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06,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傅
重體
擬論
魏兩
睿齡
隋煬帝
儲妃
東闈
二傅
鶴關(guān)
沖天鶴
儲端
齒學(xué)
銅龍樓
秦烏
《漢語大詞典》:大傅
(1).古三公之一,為國君的輔弼之臣。左傳·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濁 為大傅,使修 范武子 之法?!?br />(2).輔導(dǎo)太子的官。禮記·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立大傅少傅以養(yǎng)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重體(重體)
舊指鉛字中的黑體。《杜詩引得·敘例》:“其首一數(shù)碼用重體字者為頁次?!?br />重離之體。指帝王或太子。 晉 王讚 《侍皇太子宴始平王》詩:“亹亹圣胤,繼明重體?!眳⒁姟?重離 ”。
《漢語大詞典》:重離(重離)
(1).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孔穎達(dá) 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離》卦為離上離下相重,故以“重離”指太陽。 晉 陸云 《喜霽賦》:“爾乃俯順習(xí)坎,仰熾重離,兼明暢而天地曄兮,羣生悅而萬物齊?!?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482'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下》:“重離得位,芒種在時(shí)?!?清 王夫之 《南岳賦》:“母黃精之函載,焫相見於重離?!?br />(2).古以帝王喻日,因本《易·離》之義,以“重離”指帝王或太子。 南朝 梁 沈約 《謝立皇太子賜絹表》:“重離在天,八紘之所共仰;明兩作貳,萬國所以咸寧。”隋書·楊素傳:“伏惟陛下照重離之明,養(yǎng)繼天之德?!?span id="wpllsys" class="book">《隋書·史祥傳》:“仰惟體元良之德,煥重離之暉?!?/div>
《漢語大詞典》:擬論(擬論)
(1).指擬立為太子之說。三國志·魏志·荀彧傳:“初, 文帝 與 平原侯 植 并有擬論, 文帝 曲禮事 彧 。”
(2).科學(xué)上有待證明的假設(shè)。 李四光 《跟著中國科學(xué)翻了身的地質(zhì)學(xué)》:“一切科學(xué)的活動(dòng),必須在理論或擬論的指導(dǎo)下進(jìn)行?!?/div>
《漢語大詞典》:魏兩(魏兩)
魏 太子。亦特指 曹丕 。兩,貳;副。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 漢 貳稱敏, 魏 兩垂芳?!?南朝 梁 沈約 《謝賜軫調(diào)絹等啟》:“昔 劉氏 歸國,未聞 漢 儲之禮; 曹植 還蕃,非降 魏 兩之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周弘正傳》:“雖復(fù) 夏啟 、 周誦 、 漢 儲、 魏 兩,此數(shù)君者,安足為大王道哉?!?/div>
分類:太子曹丕
《漢語大詞典》:睿齡(睿齡)
皇帝或太子的年齡。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圣主命名:“大臣以立太子請,上命先命名,徐議冊立,始以元年正月賜今御名。故事命名在百日,至是睿齡已五歲矣?!?/div>
《國語辭典》:隋煬帝(隋煬帝)  拼音:suí yáng dì
帝號。隋代楊廣的帝號。參見「楊廣」條。
《漢語大詞典》:儲妃(儲妃)
太子之妃。 唐 胡元范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之一:“帝子威儀絶,儲妃禮度優(yōu)?!?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石志:“ 齊 太子 穆妃 將葬,立石誌。 王儉 曰:‘……儲妃之重,禮絶常例,既有哀榮,不煩石銘?!?/div>
分類:儲妃太子
《漢語大詞典》:東闈(東闈)
指東宮。太子居所。 唐 白居易 《和答詩·答〈四皓廟〉》:“從容下南山,顧盼入東闈。前瞻 惠太子 ,左右生羽儀。” 宋 劉筠 《賀冊皇太子表》:“前曜開祥,東闈播憲。 漢 儀丕赫,天下之本。”
《漢語大詞典》:二傅
(1).指太傅與少傅,均為輔導(dǎo)太子之官。晉書·李憙傳:“自 魏明帝 以后,久曠東宮,制度廢闕,官司不具……唯置衛(wèi)率令典兵,二傅并攝眾事?!?span id="jjcvpwm" class="book">《南齊書·王儉傳》:“舊太子敬二傅同,至是朝議接少傅以賓友之禮?!?br />(2).指 南朝 齊 傅琰 、 傅翽 父子。南史·文學(xué)傳·丘仲孚:“遷 山陰 令,居職甚有聲。百姓謡曰:‘二 傅 、 沈 、 劉 ,不如一 丘 。’前世 傅琰 父子、 沈憲 、 劉玄明 相繼宰 山陰 并有政績,言 仲孚 皆過之。”
《漢語大詞典》:鶴關(guān)(鶴關(guān))
(1).太子宮禁之門。 南朝 梁 蕭統(tǒng) 《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陟龍樓而靜拱,掩鶴關(guān)而高臥。”《隋書·元德太子楊昭傳》:“蜃綍宵載,鶴關(guān)曉闢,肅文物以具陳,儼賓從其如昔。”
(2).邊關(guān)。 唐 王勃 《秋夜長》詩:“思自傷,征夫萬里戍他鄉(xiāng),鶴關(guān)音信斷,龍門道路長,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div>
《漢語大詞典》:沖天鶴(沖天鶴)
亦作“沖天鶴”。 傳說 周靈王 太子 晉 從道士 浮邱公 游,曾在 緱氏山 巔控鶴沖天。 唐 王維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yīng)制》:“庭養(yǎng)沖天鶴,溪留上漢查。”參閱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漢語大詞典》:儲端(儲端)
太子詹事的別稱。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侯府寄隆,儲端任顯。” 李周翰 注:“儲端任顯,謂 緬 為太子詹事也?!?南朝 梁 陸倕 《除詹事讓表》:“尊官厚秩,無因而至;陋巷蓽門,鬱成爽塏。儲端華重,實(shí)異恒司?!?清 梁章鉅 稱謂錄·詹事府職官:“《事文類聚》:‘太子詹事號儲端?!?/div>
分類:太子詹事
《漢語大詞典》:齒學(xué)(齒學(xué))
語本《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齒於學(xué)之謂也。”因以“齒學(xué)”指太子入學(xué),不敢居人之前,與公卿之子依年齡大小為序,以示謙卑。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臣聞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齒學(xué)之讓,元良由是作貞?!?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雖甫逮勝衣,習(xí)為容於趨拜;而方思就傅,賴齒學(xué)之漸磨?!?span id="zjpgjjj" class="book">《明史·黃鳳翔傳》:“繹《世子》篇陳保傅之教,齒學(xué)之儀,則可見皇儲之當(dāng)早建豫教?!?/div>
《漢語大詞典》:銅龍樓(銅龍樓)
飾有銅龍的門樓。借指太子宮室。亦借指帝王宮闕。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zèng)》:“價(jià)重 銅龍樓 ,聲高重門側(cè)?!币嗍》Q“ 銅樓 ”。 唐 王勃 《九成宮頌》:“鳳闈宵靜,陰靈宣王閫之華;鶴禁朝趨,離象峻 銅樓 之景。” 蔣清翊 注:“銅樓即‘龍樓門’之‘龍樓’。漢書·成帝紀(jì):‘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 ?!ⅲ骸?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唐 盧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應(yīng)制》詩:“視膳銅樓下,吹笙玉座中?!眳⒁姟?銅龍門 ”。
《國語辭典》:銅龍門(銅龍門)  拼音:tóng lóng mén
古代太子宮門上雕有銅制龍首,故稱太子宮門為「銅龍門」。南朝齊。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叔〉詩:「屬叼金馬署,又點(diǎn)銅龍門?!?/div>
《漢語大詞典》:秦烏(秦烏)
戰(zhàn)國 末年 燕太子 丹 ,留質(zhì)于 秦 。 丹 求歸, 秦王 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丹 乃仰天嘆,烏頭即白,馬亦生角。事見《燕丹子》。后因稱烏鴉為“秦烏”。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诇約》:“嘆西歸難把 秦 烏守,向南棲空教 越 鳥留?!?/div>
分類:末年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