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勢頭(勢頭)  拼音:shì tóu
1.勢力、聲勢。《醒世恒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那老兒與一官宦人家薄薄里有些瓜葛,冒著他的勢頭,專在地方上嚇詐人的錢財,騙人酒食。」《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其夫假勢頭已過,早已發(fā)作不出了。」
2.情勢。《三國演義》第三九回:「且說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改欠右妱蓊^勇猛,正要逃走?!?/div>
《漢語大詞典》:嚴凌(嚴凌)
謂嚴峻而有威勢。 田濤 《希望》:“他簡直沒有改變,態(tài)度那么嚴凌逼人, 升云 聽他哼了一句,知道他下面一定又要責(zé)備他辜負了他的希望。”
分類:嚴峻威勢
《漢語大詞典》:養(yǎng)信(養(yǎng)信)
謂保持、培養(yǎng)威信。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yǎng)信也。” 楊倞 注:“信謂使萬人見而信之,相至尊也?!币徽f,保持培養(yǎng)神圣的威勢。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古多借信為伸,此又借信為神,神與伸皆同聲之字,故可相通?!?/div>
《漢語大詞典》:飆霆(飆霆)
亦作“颷霆”。 狂風(fēng)迅雷。比喻威勢。 明 張居正 《得道長生頌》:“賞一行,則雨露均濡;威一振,則颷霆同迅。”
《漢語大詞典》:氛焰(氛燄)
猶氣焰。喻指人的威勢、意氣。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其氛燄所及,視 乾隆 時,何啻十倍。”
《國語辭典》:倒了架  拼音:dǎo le jià
丟臉、出丑?!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天教我這番倒了架也!倘是個不良人,這樣神力,如何敵得?」也作「倒了柴」。
《漢語大詞典》:震主之威
謂使君主畏忌的威勢。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span id="enypars" class="book">《晉書·明帝紀》:“屬 王敦 挾震主之威,將移神器?!?清 朱琦 《名實論》:“古有負蓋名之功而思持其后,挾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終。”
《國語辭典》:望風(fēng)而靡(望風(fēng)而靡)  拼音:wàng fēng ér mǐ
草木隨風(fēng)伏倒。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折服傾倒,或為敵人氣勢所震懾,未作戰(zhàn)就潰敗了。《漢書。卷六○。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fēng)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jié)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埂度龂萘x》第一回:「賊勢浩大,官軍望風(fēng)而靡?!挂沧鳌竿L(fēng)披靡」。
《漢語大詞典》:養(yǎng)勢(養(yǎng)勢)
蓄養(yǎng)威勢。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以正治國:“飾權(quán)養(yǎng)勢以實其民,飛言儛事以惑敵人?!?/div>
《國語辭典》:氣焰熏天(氣焰熏天)  拼音:qì yàn xūn tiān
熏天,熏炙天空。形容威勢極盛。氣焰熏天比喻人的氣勢如火焰般逼人?!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巡守雍丘》:「獨不見氣焰熏天,誰敢當(dāng)。」《孽?;ā返谖寤兀骸刚翘蒙弦缓簦孟掳僦Z;氣焰熏天,公卿倒屣。」
《國語辭典》:狐藉虎威  拼音:hú jiè hǔ wēi
比喻憑恃有權(quán)勢者的威勢恐嚇?biāo)?、作威作福。參見「狐假虎威」條。《宋書。卷九四。恩倖傳。序》:「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內(nèi)有專用之功?!?/div>
《國語辭典》:虎威狐假  拼音:hǔ wēi hú jiǎ
憑恃有權(quán)者的威勢恐嚇?biāo)恕⒆魍鞲?。參見「狐假虎威」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或以隼翼鴳披,虎威狐假;沾漬鋒鏑,脂膏原野?!?/div>
《國語辭典》:撼山拔樹(撼山拔樹)  拼音:hàn shān bá shù
形容力量或威勢浩大,幾可搖動山岳,拔起樹木。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二折:「風(fēng)呵,兀的不傒倖殺人也,方才撼山拔樹,飛沙走石般起?!?/div>
《國語辭典》:力蹙勢窮(力蹙勢窮)  拼音:lì cù shì qióng
力量威勢局促窮盡而不得伸展。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率皆縱臾而不克,躑躅而不進,力蹙勢窮,吞志而沒?!?/div>
《國語辭典》:挾貴倚勢(挾貴倚勢)  拼音:xié guì yǐ shì
倚仗權(quán)貴和威勢。清。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端邸挾貴倚勢,盛氣陵人,漢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剋。」也作「挾權(quán)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