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公冶長 朝代:春秋齊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齊國人,字子長。一作魯國人,名萇,字子芝。孔子弟子、女婿。為人能忍辱,傳能通鳥語??鬃又^其雖拘在獄中,非其罪過,以女妻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45或前135—? 【介紹】: 西漢左馮翊夏陽人,字子長。司馬談子。早年游歷遍及南北。初任郎中。曾奉使巴、蜀、邛、笮、昆明等地,并隨武帝巡游諸名山大川,重要都邑。元封三年,繼父任為太史令,得博覽皇室秘書。太初元年,參與歷法改革,與唐都、落下閎等制訂《太初歷》。又繼父遺志,開始撰史。天漢二年,李陵降匈奴,遷為之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輯理金匱石室之文獻,寫成《太史公書》(即《史記》),是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對后世史學、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全漢文·卷二十六
遷字子長,談子。元封中為太史令。天漢中坐罪宮刑,后為中書令。有《史記》一百三十卷,《集》一卷。
李尋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扶風平陵人,字子長。治《尚書》。獨好《洪范》災異之說。又學天文月令陰陽術。翟方進除為吏。哀帝時,待詔黃門,極言宜抑外親,拜騎都尉,使護河堤。建平二年,夏賀良謂漢朝氣運已衰,需改元易號,得尋助,見信于哀帝。大臣爭以為不可許,帝乃下詔誅賀良,尋等減死一等,徙敦煌。
全漢文·卷五十五
尋字子長,平陵人。成帝時,丞相翟方進以為議曹。哀帝初待詔黃門,遷黃門侍郎,拜騎都尉,使護河堤,坐夏賀良事徙敦煌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河內朝歌人,字子平。隱居不仕,性尚中和,通《老子》《易經(jīng)》。光武時與禽慶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94—475 【介紹】: 南朝宋瑯邪開陽人,字長玉。本名瑗。初為晉瑯邪王大司馬府中典軍。東晉末,從劉裕北伐,為劉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歷事六主,參掌機要。明帝泰始三年,以爰素不親己,斥為奸佞,詔徙交州。明帝死,還京都,位終中散大夫。有史才,孝武帝時曾領著作郎,奉命續(xù)撰何承天草創(chuàng)之宋史,多為沈約《宋書》所本。
全宋文·卷四十
爰字長玉。(《釋文敘錄》作「季玉」。)初名瑗,南瑯邪開陽人。仕晉為瑯邪王大司馬府中典軍。至宋元嘉中,累遷殿中侍御史,轉南臺侍御史始興王浚后軍,遷員外散騎侍郎。孝建初補尚書水部郎,轉殿中郎,進尚書右丞。遷左丞,大明中領著作郎,遷游擊將軍。景和初為黃門侍郎,領射聲校尉,封吳平縣子。泰始初,例削封,改領長水校尉兼尚書左丞,尋除太中大夫,徙付交州。還,除南康郡丞。后廢帝即位,以為南濟陰太守,除中散大夫。元徽三年卒,年八十二,有《宋書》六十五卷,集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8—493 【介紹】: 即文惠太子。南朝齊南蘭陵人,字云喬,小字白澤。齊武帝長子。初仕宋為輔國將軍,雍州刺史。南朝宋順帝升明初,荊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蕭道成,梁州刺史范柏年心存觀望,密相應和。事平,長懋誘柏年至襄陽,殺之。齊高帝建元初封南郡王,累遷南徐州刺史。齊武帝即位,為皇太子。禮接文士,畜養(yǎng)武人。好釋氏,立六疾館以養(yǎng)窮人。性豪侈,宮城服玩過制,武帝見之大怒。卒謚文惠。齊郁林王立,追尊為文帝,廟號世宗。
全齊文·卷六
太子諱長懋,字云喬。武帝長子。小字白澤。升明初為輔國將軍,遷晉熙王撫軍主簿,轉秘書丞,不就,除中書郎,遷黃門侍郎。出為左中郎將、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齊受禪,封南郡王,進號征虜將軍,征為侍中、中軍將軍,移鎮(zhèn)西州。遷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武帝即位,立為皇太子。永明十年死,謚曰文惠。葬景安陵。郁林即位,追尊為文帝,廟稱世宗。有集十一卷。
長孫子彥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代人,本名俊。長孫冀歸子。有膂力,屢從父征討,以功封槐里縣子。孝武帝與高歡有隙,加子彥中軍大都督、行臺仆射,鎮(zhèn)弘農,以為心膂。后從帝入關。封高平郡公,屢遷侍中、兼尚書令,拜太子太傅。少嘗墜馬折臂,肘上骨突起寸余,乃剖肉鋸骨,流血數(shù)升而言戲自若。后遍體生惡瘡,醫(yī)藥不愈,乃以毒蛇觸之,中毒死。
《漢語大詞典》:高良姜(高良薑)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細毛,花白色。塊根可制健胃劑。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草語·高良薑:“高良薑,種自 高涼 ,故名。不曰‘涼’者,言為薑之良也。其根為薑?!?/div>
《國語辭典》:度日如年  拼音:dù rì rú nián
過一天如過一年般的長。比喻日子不好過。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如今度日如年,遭縲紲心中嗟怨,悔不聽賢相之言?!埂督鹌棵贰返谝涣兀骸傅侥慵易∫蝗?,死也甘心。省的奴在這里度日如年?!挂沧鳌付热杖鐨q」。
《漢語大詞典》:男大須婚(男大須婚)
男子長大成年后總要娶親成家。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侍郎楊杰居士:“忽大悟,乃別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須婚,女長須嫁。討甚閒工夫,更説無生話?!?span id="lnfzzls"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span id="3vtia3k"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人生大禮?!币嘧鳌?男大當婚 ”、“ 男大當娶 ”。 明 朱鼎《玉鏡臺記·議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 潤玉 年已及笄,要覓一婿?!?span id="i2k7gkj" class="book">《好逑傳》第八回:“古語説得好:男大當婚,女大須嫁。侄女年雖不大,也要算做及笄之時?!?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男大當娶,女大當聘,你六十九了,白活!”
《漢語大詞典》:經(jīng)折裝(經(jīng)折裝)
也叫梵夾裝。圖書裝訂方式之一。以卷子長幅改作折迭,成為書本形式,前后粘以書面,佛教經(jīng)典多用此式。它是從卷軸裝演變而來的,因卷軸裝展開和卷起,都很費時,改用經(jīng)折裝后,較為方便。凡經(jīng)折裝的書本。都稱“折本”。
《國語辭典》:麥秀兩歧(麥秀兩歧)  拼音:mài xiù liǎng qí
麥結雙穗。為豐年的吉兆?!端问?。卷六四。五行志?;鹬鞠隆罚骸搁c六月,資州麥秀兩歧?!挂沧鳌耕溗雰善纭?。
《國語辭典》:老身長子(老身長子)  拼音:lǎo shēn zhǎng zǐ
自己老了,而子女也長大成人。指一輩子、終身?!盾髯印H逍А罚骸付窕髴呗?,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說,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div>
《國語辭典》:驢生戟角(驢生戟角)  拼音:lǘ shēng jǐ jiǎo
驢子長角。比喻絕不可能的事。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無錢的可要親近,則除是驢生戟角,甕生根?!挂沧鳌阁H生笄角」。
《漢語大詞典》:鈴蘭(鈴蘭)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開鐘狀小花,向下垂,形狀像鈴,白色。結漿果,紅色,球形,可以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