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孔安國(孔安國)  拼音:kǒng ān guó
人名。(西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孫,西漢大儒。治《古文尚書》,以今文讀之,又作《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
《漢語大詞典》:鄭孔(鄭孔)
經學家 鄭玄 和 孔安國 的并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學如 鄭 孔 ,文如 屈 、 宋 、 班 、 馬 者……上燭霄漢,與星月爭輝?!?/div>
《國語辭典》:出入  拼音:chū rù
1.出外與入內?!蹲髠鳌Y夜四辍罚骸甘懿咭猿?,出入三覲。」《三國演義》第九五回:「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挂沧鳌赋鲞M」。
2.往來?!蹲髠?。成公十三年》:「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
3.收入與支出?!盾髯印8粐罚骸附允挂率嘲儆?,出入相掩?!埂度辶滞馐贰返谌换兀骸该裤y錢出入,俱是婁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問。」也作「出進」。
4.不一致。如:「此事說法頗有出入,最好再查證一番。」
5.喘息。《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九。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div>
《國語辭典》:有道  拼音:yǒu dào
1.稱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抖Y記。禮器》:「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jié)h。張衡〈西京賦〉:「招有道于側陋,開敢諫之直言?!?br />2.有學問道德。《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埂妒酚?。卷一二四。游俠列傳。序》:「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
3.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墩撜Z。衛(wèi)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金瓶梅》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時?!?br />4.漢代舉士科目之一?!逗鬂h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郭太》:「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
5.合理。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埂豆騻?。桓公十一年》:「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
6.書函中常用作對人的敬稱。
《國語辭典》:不違(不違)  拼音:bù wéi
1.不違背。三國魏。王粲雜詩〉:「人欲天不違,何懼不合并?!鼓铣?。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絕。」
2.不妨害。《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br />3.不違法?!稌?。泰誓》:「仡仡勇夫,射御不違?!埂读砍烧Z注解。刑部》:「不違揭帖:呈遞揭帖俱系正論,并無違法之詞也?!?br />4.不避。《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埂痘茨献?。脩務》:「不避煩難,不違危殆?!?/div>
《國語辭典》:周官  拼音:zhōu guān
1.周禮的本名。參見「周禮」條。
2.《書經》中周書的篇名?!稌洝V芄?。序》:「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jié)h??装矅鳎骸秆灾芗以O官分職用人之法?!?/div>
《國語辭典》:南人  拼音:nán rén
1.南方人。《論語。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前者馬岱引蜀兵千馀,皆死于水中;更兼殺死南人,盡棄此處。」
2.金、元時,蒙古人稱宋人為「南人」。《金史。卷四三。輿服志。衣服通制》:「初,女直人不得改為漢姓及學南人裝束,違者杖八十,編為永制?!?/div>
《國語辭典》:利器  拼音:lì qì
1.精良、有效的工具。也泛指對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如:「機器人能代替人工,節(jié)省人事經費支出,是現(xiàn)代工業(yè)界賴以發(fā)展及賺錢的利器?!埂稌x書。卷五二。列傳。阮種》:「良工之須利器,巧匠之待繩墨也。」
2.鋒利的兵器或威力強大的武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平時在廝撲行里走,身邊常帶有利器。」《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機括靈巧,猝難臆測?!?br />3.利于國家的事物?!独献印返谌拢骸竾鳎豢梢允救?。」?jié)h。荀悅《漢紀。元帝紀上》:「賞罰者,國家之利器也,所以懲惡勸善,不以喜加賞,不以怒增刑。」
4.指兵權?!逗鬂h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妄假利器,委授國柄,使群丑刑隸,芟刈小民?!埂顿Y治通鑒。卷五九。漢紀五一。靈帝中平六年》:「而反委釋利器,更徵外助?!?br />5.比喻英才?!逗鬂h書。卷五二。崔骃列傳》:「選利器于良材,求鏌铘于明智。」《后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槃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
《國語辭典》:久要  拼音:jiǔ yāo
1.舊約,以前的約定?!墩撜Z。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抱樸子。外篇。行品》:「守一言于久要,歷歲衰而不渝者,信人也?!?br />2.老朋友。唐。沈亞之《秦夢記》:「本以小女將托久要,不謂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div>
《國語辭典》:朱紫  拼音:zhū zǐ
1.紅色和紫色?!段倪x。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br />2.朱衣紫綬,古代顯貴者的服色。比喻高官。唐。白居易 偶吟:「久寄形于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br />3.古人以朱為正色,紫為間色。比喻優(yōu)劣、善惡、正邪等相對的兩方?!逗鬂h書。卷六一。左雄傳》:「朱紫同色,清濁不分?!?br />4.比喻作品的文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新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div>
《漢語大詞典》:假人
至人,賢人。史記·殷本紀:“天既訖我 殷 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裴骃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至人以人事觀 殷 ,大龜以神靈考之,皆無知吉者?!?span id="iwci8ew" class="book">《書·西伯戡黎》假人作“格人”。
《國語辭典》:復禮(復禮)  拼音:fù lǐ
實踐禮義?!墩撜Z。顏淵》:「克己復禮為仁?!埂稌x書。卷九二。文苑傳。李充傳》:「室有善言,應在千里,況乎行止復禮克己?!?/div>
《漢語大詞典》:同升
謂與己一同升遷。論語·憲問:“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與 文子 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薦之使與己并為大夫,同升在公朝?!?span id="un9yz88" class="book">《后漢書·吳良傳》:“臣 蒼 榮寵絶矣,憂責深大,私慕 公叔 同升之義,懼於 臧文 竊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嚴禁。”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遜 ﹞又謂 諸葛恪 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div>
《國語辭典》:出金  拼音:chū jīn
拿出錢來。《書經。呂刑》:「正于五罰」句下漢。孔安國。傳:「不簡核,謂不應五刑,當正五罰,出金贖罪?!?/div>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 gù
1.父親或母親去世?!睹献印k墓稀罚骸附裱圆恍抑劣诖蠊剩嵊棺訂栍诿献?,然后行事?!埂读凝S志異。卷一一。陳云樓》:「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
2.死期、死亡?!冻o。屈原。九章。懷沙》:「舒憂娛哀兮,限之于大故?!埂稘h書。卷六○。杜周傳》:「延年愚,以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棄也?!?br />3.重大的錯誤?!墩撜Z。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4.充足條件?!赌?。經說上》:「大故,有之必無然,若見之成見也?!?/div>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i gù
1.大略?!吨熳诱Z類輯略》卷五:「因言讀書用功之難,諸公覺得大故淺近,不曾著心?!挂沧鳌复蠊拧?。
2.特別。也作「大古」。
《國語辭典》:大古  拼音:dài gǔ
1.大扺、大概。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更問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姑?。賈仲名《金安壽》第三折:「正末云:『大古里你吃了風藥來也?!弧挂沧鳌复蠊省?。
2.總之。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大古是家富小兒嬌,我則愁腌日月沒柴沒米怎生熬泠。」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又不是心中愛聽,大古似林風瑟瑟,巖溜泠泠?!挂沧鳌复拧?。
3.特別。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我從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還有甚詞賦?!挂沧鳌复蠊省埂ⅰ复拧?、「待骨」、「特古」、「特故」。
《漢語大詞典》:大古
太古。儀禮·士冠禮:“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齊則緇之?!?鄭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span id="a9mz43d" class="book">《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唐 李白 《明堂賦》:“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
分類: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