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34,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留后
罷官
館職
特授
任子
遷徙
高華
罷免
補官
典午
釋褐
冠劍
官身
薦紳
任官
《漢語大詞典》:留后(留後)
(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晉陽 ,令 世榮 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 北平王 北宮留后?!?span id="kt1miup" class="book">《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録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后主以 貞 長大,漸忌之……令 馮士干 劾,繫 貞 於獄,奪其留后權。”參見“ 留守 ”、“ 留臺 ”。
(2).官職名。 唐 中葉后,藩鎮(zhèn)坐大,節(jié)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稱節(jié)度留后或觀察留后。亦有叛將推翻統(tǒng)師,自稱留后,而后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蚋杆雷游掌浔豢洗蛉斡捎谑孔?,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於朝?!?span id="pv96jph" class="book">《舊唐書·裴度傳》:“節(jié)度副使 王智興 自 河北 行營率師還,逐節(jié)度使 崔羣 ,自稱留后?!?br />(3). 北宋 以后,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臣。 柳亞子 《諸將》詩之三:“卻憐代將紛紜日,留后居然節(jié)度風。”
《國語辭典》:罷官(罷官)  拼音:bà guān
辭退官職?!杜f唐書。卷四五。輿服志》:「又顏延之罷官后,好騎馬出入閭里,當代稱其放誕?!埂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疙w甫閒談,說起云南總督陸夏夫,現(xiàn)已罷官在家。」
《國語辭典》:館職(館職)  拼音:guǎn zhí
唐宋時,凡在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等處為直館、直院等官職,稱為「館職」?!端问?。卷一六二。職官志二》:「直館、直院則謂之館職,以他官兼者謂之貼職?!?。
《漢語大詞典》:特授
超越常規(guī)授予某項官職。 南朝 梁簡文帝 《讓驃騎揚州刺史表》:“驃騎之號,歷選為重。 元狩 之中,始自 去病 ; 永平 之建,特授 劉蒼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監(jiān)察里行 淛東 觀察判官 趙傪 特授 高陵 縣令?!?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監(jiān)·陳增之死:“ 增 名下參隨 程守訓 者……自納銀助大工,特授中書舍人,直 武英殿 ,自是愈益驕恣。”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取士上:“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極矣。故 毅宗 嘗患之也,為拔貢、保舉、準貢、特授、積分、換授,思以得度外之士?!?/div>
《漢語大詞典》:任子
(1).因父兄的功績,得保任授予官職。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宜明選求賢,除任子之令?!?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為郎?!?宋 蘇洵 《上皇帝書》:“夫所謂任子者,亦猶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爾。”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賜同學究出身,依例赴選集,不得濫授攝官?!?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漢選士之法》:“大抵任子多為郎,以為太子洗馬?!?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jié):“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三年可以保舉子弟一人為郎,叫做‘任子’?!眳㈤?span id="40l1egk" class="book">《文獻通考·選舉七》。
(2).人質,指為取信對方而用作抵押的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馬超 ﹞固請割地,求送任子?!?span id="55tad11" class="book">《晉書·成帝紀》:“﹝ 咸和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諸將任子?!?span id="ralz4o4" class="book">《北史·吐谷渾傳》:“ 獻文 以重勞將士,乃下詔切責之,徵其任子?!?span id="h5z59si"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七年》:“ 曹操 下書責 孫權 任子, 權 召羣僚會議, 張昭 、 秦松 等猶豫不決?!?胡三省 注:“任,質任也。”
指 任公子 。文選·曹植〈七啟〉:“乃使 任子 垂釣, 魏氏 發(fā)機?!?呂向 注:“ 任子 , 任公子 ,善釣者?!眳⒁姟?任公 ”。
《國語辭典》:任公  拼音:rén gōng
任公子造大鉤巨綸以釣得大魚。見《莊子。外物》。后引用其事,比喻以道養(yǎng)人?!段倪x。謝靈運。七里瀨詩》:「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div>
分類:任公孔子
《國語辭典》:遷徙(遷徙)  拼音:qiān xǐ
1.搬移、遷移?!抖Y記。月令》:「季夏行春令,則谷實鮮落,國多風欬,民乃遷徙?!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凰幕兀骸溉绻梢砸粍谟酪荩尾涣沓暌还P款項,把百姓遷徙出去呢?」
2.更改、改變?!秶Z。齊語》:「內教既成,令勿使遷徙。」《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div>
《漢語大詞典》:高華(高華)
(1).指才華出眾和地望顯貴。晉書·王恭傳:“﹝ 王恭 ﹞少有美譽,清操過人,自負才地高華,恒有宰輔之望?!?br />(2).高貴顯要。新唐書·蕭復傳:“ 復 望閥高華,厲名節(jié),不通狎流俗?!?宋 秦觀 《賀呂相公啟》:“既天資之篤實,加地胄以高華,四世五公,勛在王室,一門萬石,寵冠廷臣?!?br />(3).指門第、職位高貴者。南史·蕭琛傳:“時 齊明帝 用法嚴峻,尚書郎坐杖罰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啟曰:‘……自 魏 晉 以來,郎官稍重。今方參用高華,吏部又近於通貴,不應官高昔品,而罰遵曩科?!?明 凌世韶 《贈元健似上》詩:“高華振廊廟,味結山與林?!?br />(4).顯貴的官職地位。 宋 蘇軾 《賀高陽王待制啟》:“伏審顯奉恩綸,榮更帥閫。鎮(zhèn)武垣之衝要,聯(lián)內閣之高華。”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陪眾雋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飛而上雍,遽踐高華。”
(5).典雅華美。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張蕓叟》:“ 杜牧之 詩,風調高華,片言不俗?!?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上:“ 建安 諸子,雄瞻高華。” 鄭振鐸 《桂公塘》一:“雖在流離顛沛之中,他的高華的氣度,淵雅的局量,還不曾改變?!?br />(6).高峻瑰麗。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八:“ 靈鷲 高華夜吐云,山凹指點舊家墳?!?/div>
《國語辭典》:罷免(罷免)  拼音:bà miǎn
1.罷黜官階或免除官職?!杜f唐書。卷九四。列傳。李嶠》:「中宗以嶠昌言時政之失,輒請罷免,手制慰諭而不允,尋令復居舊職?!?br />2.公民對民選的公職人員,如總統(tǒng)、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地方議員等,在其法定任期屆滿前,依法以投票方式使其去職。
3.在各級人民團體中,團體成員對其選舉出之理事長、理監(jiān)事等,在其任期屆滿前,依法或組織章程以投票方式使其去職。
《漢語大詞典》:補官(補官)
補授官職。史記·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文臣曰‘上書可采’,武臣曰‘軍前有勞’,并補官,仍許磨勘,封贈為官戶?!?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管懷珠寄夫書:“日望夫子早日補官,同到 秦中 ,合家完聚?!?/div>
《漢語大詞典》:典午
(1).“司馬”的隱語。三國志·蜀志·譙周傳:“ 周 語次,因書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午者,謂 司馬 也;月酉者,謂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馬昭 )果崩?!?晉 帝姓 司馬 氏,后因以“典午”指 晉 朝。晉書·安帝恭帝紀論:“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孫恩 豈金行之寇?!?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當涂為 魏 ,典午為 晉 ,世率知之,而意義出處,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馬也。” 柳亞子 《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詩以紀之》:“莫笑過江典午鯽,豈無橫槊 建安 才!”
(2).“司馬”的隱語。指司馬之官職。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居笠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 唐 顏真卿 《鮮于公神道碑銘》:“ 邵陽 典午, 漢陽 紆組。”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詩云:‘九月一日奉急宣,連忙趨至閤門前。忽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蓋當時謫黜者,召至閤門受命乃行也?!?/div>
分類:司馬官職
《國語辭典》:釋褐(釋褐)  拼音:shì hé
舊制,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布衣而換穿官服。后用來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段倪x。揚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宋。王禹偁 成武縣作詩:「釋褐來成武,初官且自強?!?/div>
《漢語大詞典》:冠劍(冠劍)
古代官員戴冠佩劍,因以“冠劍”指官職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詣右軍建平王》:“常欲永辭冠劍,弋釣畎壑?!?宋 司馬光 《楚宮行》:“滿朝冠劍東方明,宮門未啟君朝醒?!?/div>
《國語辭典》:官身  拼音:guān shēn
1.身任公職的人。宋。晏幾道生查子。官身幾日閒〉詞:「官身幾日閒,世事何時足?」
2.元明時代的妓女,按例須列名于官府,隨時聽候徵調,稱為「官身」?!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五:「此時太學固然得第,盼奴還是個官身,卻就娶他不得。」
《漢語大詞典》:薦紳(侟紳)
縉紳。古代稱官宦或士大夫。侟,通“ 搢 ”。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八·禪通紀二:“予悲夫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太謾,將有嘿而識之者。”
《漢語大詞典》:任官
(1).委任官職。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孔穎達 疏:“任官,謂任人以官,故云官賢才而任之……任官,是用人為官?!?宋 司馬光 《進修心治國之要札子狀》:“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賞,曰必罰?!?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國家治民以官,任官以人。”
(2).特指蔭補任職。 宋 葉適 《任子》:“人臣以子任官亦國之重事也。其與之宜當於義而稱於恩,使朝廷録功紀舊之意有所表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