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尊者  拼音:zūn zhě
1.地位或輩分高的人。《禮記。喪服小記》:「養(yǎng)尊者必易服,養(yǎng)卑者否?!埂豆騻?。閔公元年》:「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2.佛教用語。對出家人的敬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個尊者在內(nèi),做洞主。」
《漢語大詞典》:竹尊者
謂竹林中最長最大的竹子。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崇勝寺 后有竹千餘竿,獨一根秀出,人呼為竹尊者。” 宋 黃庭堅 有《題竹尊者軒》:“平生脊骨硬如鐵,聽風聽雨隨宜説,百尺竿頭放步行,更向腳跟參一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脅尊者(脅尊者)
梵文音譯為“波栗濕縛”、“波奢”等。說一切有部傳為佛祖第十世。投尊者 佛陀蜜多 出家,勤修苦行,未曾以脅至席而臥,時人號為“脇比丘”、“脇尊者”。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國語辭典》:迦葉尊者(迦葉尊者)  拼音:jiā yè zūn zhě
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的尊稱。少欲知足,常修苦行,傳說是佛教第一次結(jié)集的召集人。
《分類字錦》:器尊者壺(器尊者壺)
陶翰冰壺賦:冰貴于水,器尊者壺。國因時而必用,軍每擊而何虞。
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淚墜尊者
佛教用語。佛滅后,“大阿羅漢”有大悲心,常因悲三途的眾生而啼泣,故稱
《漢語大詞典》:伏念
(1).謂退而自省。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壄。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br />(2).伏,敬詞;念,念及,想到。舊時致書于尊者多用之。 唐 韓愈 《上宰相書》:“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是果於自棄,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宋 曾鞏 《謝杜相公書》:“伏念昔者方 鞏 之得禍,罰於 河 濱,去其家四千里之遠?!?br />(3).猶俯念,下念。謂在上者體察下情。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書戶部郎中判度支案制》:“茲用省于有司之獄,莫不伏念隱悼,周知物情?!?/div>
《國語辭典》:伏乞  拼音:fú qǐ
請求的敬辭。如:「若有疏漏之處,伏乞賜教?!?/div>
《國語辭典》:雷霆  拼音:léi tíng
1.洪大而急發(fā)的雷聲。如:「忽然烏云密布,雷霆大作,下起傾盆大雨來?!埂兑捉?jīng)。系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br />2.比喻聲威或怒氣?!秾O子。軍爭》:「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愿太尉息雷霆之怒?!?/div>
《國語辭典》:太師(太師)  拼音:tài shī
1.職官名。三公之最尊者。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妒酚?。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于太師、少師?!埂度龂萘x》第八回:「本欲留將軍止宿,恐太師見疑。」
2.古代樂官之長。掌管樂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于是就太師以正雅頌,因魯史以修春秋?!?/div>
《國語辭典》:杖屨(杖屨)  拼音:zhàng jù
杖,手杖。屨,以麻、葛織成的鞋子。杖屨皆為出行時的用具。金。段克己 漁家傲。龍尾溝邊飛柳絮詞:「花底醉眠留杖屨,花上露,隨風散漫飄香霧?!挂沧鳌刚嚷摹埂?/div>
《國語辭典》:侍御  拼音:shì yù
1.在君王左右侍從車御的官吏?!稌?jīng)。囧命》:「昔在文武,聰明齊圣。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其侍御仆從,罔匪正人?!?br />2.清朝御史的通稱。負糾察、彈劾責任的官吏,屬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僉都御史,監(jiān)察御史等。
《國語辭典》:杖履  拼音:zhàng lǚ
1.手杖和鞋子。因皆為出行時的用具,故引申為腳步、足跡。唐。朱慶馀〈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一○首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壞摍?!埂读凝S志異。卷一。葉生》:「以犬馬病,勞夫子久待,萬慮不寧。今幸可從杖履?!挂沧鳌刚葘铡?。
2.年長者拄杖而行,故以杖履為對尊長的敬稱。唐。李商隱〈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詩:「不因杖履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國語辭典》:在下  拼音:zài xià
稱自己處于下賤的職位。后多用作自稱的謙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在下初入京師,未有下處?!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附袢掌婢?,在下到也懂得些個?!?/div>
《國語辭典》:祭酒  拼音:jì jiǔ
1.酹酒祭祀或祭奠?!秲x禮。鄉(xiāng)射禮》:「獲者南面坐,左執(zhí)爵,祭脯醢。執(zhí)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
2.古代宴饗時,先由尊長者酹酒祭神,故稱為「祭酒」?!妒酚洝>砥咚?。孟子荀卿傳》:「齊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姑?。許浩《兩湖麈談錄》:「按古禮賓客得主人饌,則老者一人舉酒以祭于地,示有先也,故謂祭酒,蓋尊重之稱也。」
3.年高德劭、舉足輕重的首腦人物。《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以武著節(jié)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yōu)寵之?!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高@杜少卿是此間詩壇祭酒,昨日因有人說起佳作可觀,所以來請教。」
4.職官名。漢平帝置六經(jīng)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為五經(jīng)博士之首。晉初改置國子祭酒;隋唐以后則置國子監(jiān)祭酒,為國子監(jiān)之主管官,至清末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