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14,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洞主
諸羅
生番
五戎
浪人
土司
烏蒙
生黎
龍關
氈毳
義從
邊市
邊夷
朝離
苗子
《漢語大詞典》:洞主
(1).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陳書·周迪傳:“ 琳 至 湓城 , 新吳 洞主 余孝頃 舉兵應 琳 。” 唐 王建 《送流人》詩:“水國山魈引,蠻鄉(xiāng)洞主留?!?秦牧 《藝海拾貝·鸚鵡與蝴蝶鳥》:“它講的是古代一個勇敢的青年獵手和一個美麗姑娘的故事,他們互相熱愛著,卻受到兇惡的洞主搶婚迫害?!?br />(2). 唐 宋 時對設在名山勝地的書院中主持教授者稱山長或院長。地以洞名者或稱洞主。 宋 陳舜俞 廬山記·敘山南:“ 南唐 昇元 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學館,置田以給諸生,學者大集。以國子監(jiān)九經(jīng) 李善道 為洞主,以主教授?!?/div>
《國語辭典》:諸羅(諸羅)  拼音:zhū luó
嘉義縣的舊名。參見「嘉義縣」條。
《漢語大詞典》:生番
(1).舊時侮稱文明發(fā)展程度較低的人。多指少數(shù)民族或外族。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一:“惟 涼山 內生番……多不火食?!?span id="lhtqpbq" class="book">《清史稿·穆宗紀二》:“ 日本 兵船抵 臺灣 登岸,與生番尋釁?!?br />(2).喻兇殘野蠻的人。 楊朔 《春在朝鮮》:“那些掛著文明幌子的食人生番不能扳著地球倒轉,就永遠不能毀滅人類光明燦爛的世界?!?/div>
《漢語大詞典》:五戎
(1).五種兵器。
(2).古代泛指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五戎、六狄之人民?!?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詩:“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br />(3).五種兵車。周禮·春官·車仆“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蘋車之萃,輕車之萃” 漢 鄭玄 注:“萃,猶副也。此五者皆兵車,所謂五戎也。戎路,王在軍所乘也;廣車,橫陳之車也;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蘋,猶屏也,所用對敵自蔽隱之車也;輕車,所用馳敵致師之車也?!?br />(4).五種導致戰(zhàn)爭之道。逸周書·柔武:“維 周 禁五戎,五戎不禁,厥民乃淫。一曰王觀幸時,政匱不疑;二曰獄讐刑蔽,奸吏濟貸;三曰聲樂□□,飾女滅德;四曰維勢是輔,維禱是怙;五曰盤游安居,枝葉維落。五者不距,自生戎旅?!?孔晁 注:“言五者不禁,戎之道也?!?/div>
《國語辭典》:浪人  拼音:làng rén
1.行蹤無定,到處流浪的人。如:「他自稱國際浪人,時常在世界各國漫游?!固?。柳宗元李赤傳〉:「李赤,江湖浪人也?!?br />2.日本幕府時代,德川管轄六十個藩,各藩主門下養(yǎng)有許多武士,后藩主互斗,被滅藩的門下武士失去封祿、離開主家,成為失業(yè)或無業(yè)的武士,便稱為「浪人」。如:「他手持武士刀,十足像個東瀛浪人。」
《國語辭典》:土司  拼音:tǔ sī
1.職官名。元、明以來,在西北、西南等蠻苗地區(qū)設置由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充任世襲的官職?!睹魇?。卷七二。職官志》:「凡土司之官九級,自從三品至從七品,皆無歲祿?!?br />2.一種面包。參見「吐司」條。
《漢語大詞典》:烏蒙(烏蒙)
(1).古少數(shù)民族。居住在今 云南省 昭通縣 一帶。 元 陳旅 《題蒙泉吏隱圖》詩:“ 世皇 昔日收 云南 ,鯨鯢伾伾手所戡。 烏蒙烏撒 腹心地,不有軍府誰其監(jiān)?” 清 師范 《滇繫·疆域·昭通府》:“ 唐 烏蠻 仲由牟 之裔 阿統(tǒng) 遷此。傳至十一世孫 烏蒙 強盛,號 烏蒙部 。 宋 時封 阿杓 為 烏蒙王 ?!?br />(2).山名。在 云南省 祿勸縣 東北。 云嶺 的分支,其脈東北延,入 貴州省 為 七里山 ,總稱為 烏蒙山脈 。 毛澤東 《長征》詩:“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 磅礴走泥丸?!眳㈤?span id="jcwamdc" class="book">《嘉慶一統(tǒng)志·武定州·山川》。
《漢語大詞典》:生黎
(1).人民。 晉 陸云 《逸民箴》:“在昔后帝齊物達觀,賞不假爵,教不示勸,號謚莫設,而生黎淳晏。”
(2).舊時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 黎族 中山居者的稱謂。宋史·蠻夷傳三·黎洞:“今 儋崖 、 萬安 皆與 黎 為境,其服屬州縣者為熟 黎 ,其居山洞無征徭者為生 黎 ,時出與郡人互市。” 清 袁枚 新齊諧·禁魘婆:“ 廣東 崖州 居民半屬 黎 人,有生熟 黎 之分。生 黎 居 五指山 中,不服王化;熟 黎 尊官長,來見則膝行而入?!?/div>
《漢語大詞典》:龍關(龍關)
指漠北少數(shù)民族所設的關隘。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冰州炎徼,來獻其?。谎愫}堦P,亦柔好音?!?胡之驥 注:“龍關,單于龍庭之關也?!?/div>
《漢語大詞典》:氈毳(氈毳)
亦作“氊毳”。
(1).我國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數(shù)民族所穿毛織服裝。隋書·西域傳·高昌:“棄彼氊毳,還為冠帶之國?!?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時方五月中,﹝蠻人﹞皆被氊毳,臭不可邇?!?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至其衣氊毳,食湩酪,仰茶忌痘,則 藏 民所同?!?br />(2).借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 宋 蘇軾 《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 三蘇 ?!?宋 范成大 《合江亭》詩:“氈毳昔亂 華 ,車馬隔中州?!?明 瞿佑 歸田詩話·多景樓:“蓋自 吳 晉 以來,立國於南者,恃 長江 天險,兢兢保守,北望中原,置之度外,況沙漠之境,氈毳之域哉?!?/div>
《國語辭典》:義從(義從)  拼音:yì zòng
自愿隨行的人、志愿從軍的人。《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遂以干為假司馬,將弛刑及義從千人就超?!?/div>
《漢語大詞典》:邊市(邊市)
指邊地少數(shù)民族或境內外邊民的貿易市場。 明 湯顯祖 有《邊市歌》。如:自改革開放以來,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境內的邊市更加繁榮興旺,并吸引了更多 緬甸 邊民進入我國趕集、串親戚。
《漢語大詞典》:邊夷(邊夷)
邊境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晉書·滕脩傳:“ 脩 在南積年,為邊夷所附?!?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87029' target='_blank'>《敦煌曲子詞·洞仙歌》:“華燭光輝,深下帡幃,恨征人久鎮(zhèn)邊夷?!?明 陶宗儀 輟耕錄·正統(tǒng)辨:“夫 遼 固 唐 之邊夷也,乘 唐 之衰,草竊而起?!?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駐札大臣原始:“十三年, 厄魯特 糾邊夷入犯 西寧 ?!?/div>
《漢語大詞典》:朝離(朝離)
即株離。古東方少數(shù)民族樂名。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故東夷之樂曰朝離?!卑矗?span id="alfhwnc" class="book">《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以舞大夏” 漢 何休 注作“株離”。參見“ 株離 ”。
《漢語大詞典》:株離(株離)
(1).古代西方少數(shù)民族樂名。《周禮·春官·鞮鞻氏》“ 鞮鞻氏 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漢 鄭玄 注:“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币徽f古代東方少數(shù)民族樂名。《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以舞 大夏 ” 漢 何休 注:“四夷之樂,大德廣及之也。東夷之樂曰株離,南夷之樂曰任,西夷之樂曰禁,北夷之樂曰昩?!?br />(2).古舞曲名。尚書大傳卷一下:“ 陽伯 之樂,舞《株離》?!?鄭玄 注:“《株離》,舞曲名,言象物生育離根株也。”
《國語辭典》:苗子  拼音:miáo zi
住在貴州山中的居民?!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嘎犚娢覀兝蠣敵霰鹘嗣缱?,把苗子平定了,明年朝廷必定開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