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5詞典 7分類詞匯 48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段倪x。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2.空間狹小。三國。魏。阮籍〈元父賦〉:「故其城郭,卑小局促?!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3.不安適的樣子?!队魇烂餮?。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覺局促,本是能飲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強(qiáng)他?!挂沧鳌妇执佟?、「跼促」。
4.短促?!侗笔贰>硭奈?。夏侯道遷傳》:「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間耳?!?/div>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狹小。如:「你這樣心胸局促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間狹小。如:「這房間太局促,能不能換一間大一點(diǎn)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適的樣子。如:「他鮮少上臺說話,難免感到局促?!挂沧鳌妇执佟?、「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間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適的樣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短局促  拼音:duǎn jú cù
短促。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暢好是短局促燕爾新婚,莫不我盡今生寡鳳孤鸞運(yùn)?!挂沧鳌付坦湃 ?、「短卒律」。
《國語辭典》:局促一隅(局促一隅)  拼音: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個(gè)狹小的范圍內(nèi)。如:「他的論斷局促一隅,不足為奇?!挂沧鳌妇执僖挥纭埂?/div>
《國語辭典》:局促不安  拼音:jú cù bù ān
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一張方方的臉皮,一陣陣的紅上來,登時(shí)覺得局促不安?!挂沧鳌港R蹐不安」。
《國語辭典》:局促一隅  拼音: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個(gè)狹小范圍內(nèi)。如:「這篇社論立論偏狹,未免局促一隅,不夠深入?!挂沧鳌妇执僖挥纭?。
《國語辭典》:局促不安(局促不安)  拼音:jú cù bù ān
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如:「即將來臨的大考,使他顯得局促不安?!挂沧鳌港R蹐不安」。
《高級漢語詞典》:局促鄉(xiāng)里
碌碌無為地呆在鄉(xiāng)里
《國語辭典》:迫脅(迫脅)  拼音:pò xié
1.用威勢強(qiáng)迫人服從。《后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jì)》:「案不以罪,迫脅無辜,致令自殺者,一歲且多于斷獄。」《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趙高執(zhí)柄,專制朝權(quán),威福由己,時(shí)人迫脅,莫敢正言?!?br />2.狹窄簡陋?!段倪x。張衡。西京賦》:「狹百堵之側(cè)陋,增九筵之迫脅?!?/div>
《漢語大詞典》:趢趗
(1).局促;窘迫。文選·張衡〈東京賦〉:“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qū)。” 薛綜 注:“趢趗,局小貌也。” 唐 白居易 《中和節(jié)頌》:“齷齪 唐 虞 ,趢趗 羲皇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十集·周鐵墩傳》:“遭逢時(shí)變,暴富之客將奄致之。 鐵墩 蹙然曰:‘承事相國以至今日,乃反顏面事趢趗兒,吾寧甘乎!’”
(2).形容步子急促細(xì)碎。 唐 李賀 《摩多樓子》詩:“曉氣朔煙上,趢趗胡馬蹄。”
小兒行走貌。 清 周正 《散粥行》:“行如兒始步,趢趗乃屈躃?!?/div>
《國語辭典》:蜷局  拼音:quán jú
彎曲、捲曲?!冻o。屈原。離騷》:「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挂沧鳌蛤檑R」。
《國語辭典》:蜷跼(踡跼)  拼音:quán jú
捲曲不能舒展的樣子。《楚辭。王逸。九思。憫上》:「蜷跼兮寒局?jǐn)?shù),獨(dú)處兮志不申。」《西游記》第四一回:「你看他蜷跼四肢伸不得,渾身上下冷如冰。」也作「蜷局」。
《漢語大詞典》:迫迮
(1).物密聚、緊靠貌。《詩·唐風(fēng)·鴇羽》“集于苞栩” 毛 傳“苞,稹栩杼也” 漢 鄭玄 箋:“稹者,根相迫迮梱致也?!?孔穎達(dá) 疏:“ 孫炎 曰:‘物叢生曰苞, 齊 人名曰稹?!?郭璞 曰:‘今人呼物叢緻者為稹?!{云:‘稹者,根相迫迮梱緻貌?!嘀^叢生也?!?span id="aj5iiep" class="book">《釋名·釋宮室》:“笮,迮也。編竹相連迫迮也?!?br />(2).狹窄;局促。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門不容車,而不可踰越” 晉 杜預(yù) 注:“門庭之內(nèi)迫迮,又有墻垣之限。” 宋 蘇軾 《石恪畫維摩頌》:“我觀 維摩 方丈室,能受九百萬菩薩。三萬二千師子坐,皆悉容受不迫迮?!?br />(3).指困厄。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久游不忍還,迫迮冠蓋場?!?/div>
《漢語大詞典》:迫狹(迫狹)
亦作“ 迫陿 ”。
(1).寬度窄,范圍小。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長公主府第,最為迫狹,計(jì)用彩繪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種種,有不可計(jì)者。國家帑藏,安得不虛罄乎!”
(2).指見識、心胸等不寬廣。 明 宋濂 《跋東萊止齋與龍川尺牘后》:“當(dāng)時(shí)論 晦翁 者,或有迫狹之譏,而 龍川 亦甚病其細(xì)碎。” 清 黃宗羲 《紫環(huán)姜公墓表銘》:“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狹之世論,不復(fù)再試,是可惜也?!?br />(3).局促;不順心。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無山林,嘗迫狹不自得。” 明 唐順之 《至常熟陳中丞白訓(xùn)導(dǎo)邀登福山看?!?/a>詩之二:“久緣迫陿悲時(shí)俗,海嶠春臨思若何?”
《漢語大詞典》:蹙蹜
(1).退縮不前貌。
(2).局促。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元年:“我自任政事,幾二十年,每進(jìn)對,稍忤上意,即蹙蹜不能自容,以是知其偉度矣。”
分類:局促退縮
《漢語大詞典》:蹐局(蹐跼)
局促;拘束。 南朝 梁 劉潛 《為安成王讓江州表》:“六轡沃若,不策玄黃之馬;九成輪奐,無求擁腫之材。何則,蹐跼之路已窮,梁棟之用斯闕?!?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阿稚》:“自愧山野不文,頗形蹐跼。”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如姬 愈平淡自若, 信陵君 仍蹐跼無言?!?
分類:局促拘束
《漢語大詞典》:瑟踧
猶局促。形容拘束的樣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 黃瑟 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div>
分類:局促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