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文選。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2.空間狹小。三國。魏。阮籍〈元父賦〉:「故其城郭,卑小局促?!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3.不安適的樣子?!队魇烂餮浴>矶?。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覺局促,本是能飲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強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遷傳》:「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間耳?!?/div>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狹小。如:「你這樣心胸局促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2.形容空間狹小。如:「這房間太局促,能不能換一間大一點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適的樣子。如:「他鮮少上臺說話,難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間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適的樣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短局促  拼音:duǎn jú cù
短促。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暢好是短局促燕爾新婚,莫不我盡今生寡鳳孤鸞運。」也作「短古取」、「短卒律」。
分類:時間短促
《國語辭典》:局促一隅(局促一隅)  拼音: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個狹小的范圍內。如:「他的論斷局促一隅,不足為奇。」也作「局促一隅」。
《國語辭典》:局促不安  拼音:jú cù bù ān
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一張方方的臉皮,一陣陣的紅上來,登時覺得局促不安。」也作「跼蹐不安」。
《國語辭典》:局促一隅  拼音: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個狹小范圍內。如:「這篇社論立論偏狹,未免局促一隅,不夠深入。」也作「局促一隅」。
《國語辭典》:局促不安(局促不安)  拼音:jú cù bù ān
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如:「即將來臨的大考,使他顯得局促不安?!挂沧鳌港R蹐不安」。
《高級漢語詞典》:局促鄉(xiāng)里
碌碌無為地呆在鄉(xiāng)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