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2分類詞匯 56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乾旱
謂雨量不足,氣候干燥。 唐 杜甫 《柴門》詩:“東城乾旱天,其氣如焚柴?!?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我想這男兒受困遭磨難,恰便似蛟龍未濟(jì)逢乾旱?!?陶鑄 《松樹的風(fēng)格》:“嚴(yán)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
《國語辭典》:乾旱  拼音:gān hàn
因降雨量過少或水源不足,導(dǎo)致土壤、氣候太過乾燥?!段饔斡洝返谌呋兀骸柑炷昵?,草子不生,民皆饑死,甚是傷情。」
《漢語大詞典》:乾燥
1.猶干旱。管子·度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糾列之時(shí)也?!?span id="fjrqitb" class="book">《漢書·溝洫志》:“春夏乾燥少水時(shí)也,故使 河 流遲,貯淤而稍淺?!?br />2.失去水分;缺少水分。 漢 王充 論衡·商蟲:“穀乾燥者,蟲不生?!?span id="zt311jn"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一一四:“脣舌乾燥,耳鼻焦閉,五臟內(nèi)煎,津液外竭?!?span id="vuc41jk" class="book">《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遇夫》:“丫頭又忙掇過一碗湯來,説:‘飯乾燥,吃些湯罷!’”
3.枯燥,沒有趣味。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十八:“算學(xué)書上的文字,雖說干燥無味,但正確細(xì)密,實(shí)為他科書籍所不及?!?茅盾 《夜讀偶記·中國文學(xué)史上現(xiàn)實(shí)主義與反現(xiàn)實(shí)主義的斗爭(zhēng)》:“《大雅》《頌》的文學(xué)語言那就是廟堂中的語言,即后世所謂‘雅言’,裝模作樣,官氣十足,干燥無味。”
4.干澀,不甜潤(rùn)。 巴金 《家》九:“祖父的聲音又干燥,又嚴(yán)厲?!?徐遲 《財(cái)神和觀音》:“那一笑干燥得象荒漠上的鷹叫?!?br />5.喻困難;拮據(jù)。朱子語類卷七二:“是盡乾燥處困之極,事無可為者?!?span id="tewvr3m" class="book">《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zhǎng)安》:“看看家中金銀搬完,屯鹽賣完,手中乾燥,央人四處借債?!?br />6.干凈。 明 沈鯨《雙珠記·纊衣寄詩》:“東宮的尿瓶?jī)A洗得乾浄,公主的夜桶收拾得乾燥?!?/div>
《漢語大詞典》:時(shí)陽(時(shí)陽)
(1).干旱。漢書·王莽傳中:“太白司艾,西岳國師典致時(shí)陽?!?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言之不從,是謂不艾。艾,安也。厥罰常陽。陽,旱也。”
(2).指春天。《文選·潘岳〈笙賦〉》:“若夫時(shí)陽初暖,臨川送離,酒酣徒擾,樂闋日移?!?劉良 注:“時(shí)陽,春時(shí)也。”
《漢語大詞典》:乾暵
猶干旱。 宋 鄭俠 《謝太守答詩》:“陰陽為之疹,涇潦仍乾暵。” 清 張楟 《七浦塘》詩:“或旱而乾暵,或潦而汪洋?!?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李廣濟(jì)》:“ 楊君 是時(shí)官 湖南 鹽法道,因此年天時(shí)乾暵,迎真人入城而雨,雨后送之還山。”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陽旱(陽旱)
干旱。 漢 焦贛 《易林·乾之暌》:“陽旱炎炎,傷害禾穀,穡人無食,耕夫嘆息?!?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崔光傳》:“今春夏陽旱,穀糴稍貴,窮窘之家,時(shí)有菜色?!?/div>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旱干(旱乾)
干旱。孟子·盡心下:“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shí),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宋 曾鞏 《襄州岳廟祈雨文》:“自秋不雨,方冬尚溫,麥田苦於旱乾?!?魯迅 《野草·一覺》:“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間,拚命伸長(zhǎng)他的根?!?/div>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熯涸
干旱。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諮目》:“旱歲亦扃之,駐水溉田,可救熯涸之災(zāi)?!?/div>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乾熯
猶干旱。《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天氣乾熯,暑熱殊酷?!?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旱潦》:“因樹木能放養(yǎng)氣、能潤(rùn)本根,故乾熯之區(qū)咸資灌溉也。”
分類:干旱
《國語辭典》:乾燥  拼音:gān zào
缺乏水分?!豆茏?。度地》:「春三月,天地乾燥?!?/div>
《漢語大詞典》:干暵(乾暵)
猶干旱。 宋 鄭俠《謝太守答詩》:“陰陽為之疹,涇潦仍乾暵?!?清 張楟 《七浦塘》詩:“或旱而乾暵,或潦而汪洋?!?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李廣濟(jì)》:“ 楊君 是時(shí)官 湖南 鹽法道,因此年天時(shí)乾暵,迎真人入城而雨,雨后送之還山?!?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干熯(乾熯)
猶干旱。《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天氣乾熯,暑熱殊酷。”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旱潦》:“因樹木能放養(yǎng)氣、能潤(rùn)本根,故乾熯之區(qū)咸資灌溉也?!?
分類:干旱
《漢語大詞典》:涸旱
干旱。管子·小問:“飄風(fēng)暴雨不為人害,涸旱不為民患。”呂氏春秋·慎大:“ 商 涸旱, 湯 猶發(fā)師,以信 伊尹 之盟?!?高誘 注:“涸,枯也?!?/div>
分類:干旱
《國語辭典》:水旱  拼音:shuǐ hàn
水災(zāi)和旱災(zāi)?!妒酚?。卷三○。平準(zhǔn)書》:「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zāi),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埂度龂萘x》第一七回:「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div>
《國語辭典》:云漢(雲(yún)漢)  拼音:yún hàn
1.天空聯(lián)亙?nèi)鐜У男侨骸!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漢之湯湯?!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漢?!挂卜Q為「銀河」。
2.《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云漢,仍叔美宣光也。」或謂此為憂旱之詩。首章二句為:「倬彼云漢,昭回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