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冒煙(冒煙)  拼音:mào yān
1.煙向上升起。如:「那幢房子在冒煙,好像失火的樣子?!?br />2.頂著煙?!度龂萘x》第三回:「且說張讓、段圭擁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
3.形容很生氣。如:「每次一提起那件糗事,他就氣得冒煙?!?/div>
《漢語大詞典》:乾旱
謂雨量不足,氣候干燥。 唐 杜甫 《柴門》詩:“東城乾旱天,其氣如焚柴?!?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我想這男兒受困遭磨難,恰便似蛟龍未濟(jì)逢乾旱?!?陶鑄 《松樹的風(fēng)格》:“嚴(yán)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div>
《國語辭典》:枯燥  拼音:kū zào
1.乾燥。宋。陸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嘗得小校言火山軍地枯燥,不可耕。」
2.單調(diào)、無興趣。如:「不夠生動(dòng)的演講總讓人感到枯燥乏味?!?/div>
《國語辭典》:龜裂(龜裂)  拼音:jūn liè
1.皮膚因太冷或乾燥而生裂痕。
2.裂縫。如:「天氣乾旱日久,稻田都龜裂了。」
《漢語大詞典》:枯風(fēng)(枯風(fēng))
干燥的風(fēng)。 唐 孟郊 《秋懷》詩之九:“冷露多瘁索,枯風(fēng)饒吹噓。”
分類:干燥
《漢語大詞典》:白薤
植物名。新鮮鱗莖可食,干燥鱗莖(薤白)可入藥。 宋 梅堯臣 《田家》詩:“燈前飯何有?白薤露中肥?!?/div>
《國語辭典》:膠結(jié)(膠結(jié))  拼音:jiāo jié
1.如膠凝結(jié)。形容事物難以分解。晉。干寶晉紀(jì)總論〉:「理節(jié)則不亂,膠結(jié)則不遷?!姑鳌7叫⑷妗瓷顟]論五〉:「天下之民膠結(jié)而不可解,有不齊者,從而以法令之,則令之易服,而治之不難?!?br />2.黏性物質(zhì)乾燥后硬化而黏結(jié)在一起。
《國語辭典》:綠茶(綠茶)  拼音:lǜ chá
將茶樹嫩葉采摘后,立即加高溫烘焙以抑制葉子里的氧化酵素活動(dòng),防止茶葉酦酵,再經(jīng)揉捻、乾燥制造而成的不酦酵茶。
《國語辭典》:阿魏  拼音:ē wèi
植物名。傘形科阿魏屬,多年生草本,全株具強(qiáng)烈蔥蒜臭味。原產(chǎn)中國大陸新疆、西藏至伊朗及北印度。葉三至四回羽狀全裂,小裂片長橢圓形至線形,背面密被柔毛。復(fù)傘形花序,傘輻五至二十五枝,花瓣黃色。其乳液乾燥成塊后,可入藥,極臭,能祛痰驅(qū)風(fēng)。也稱為「形虞」。
《漢語大詞典》:燥剛(燥剛)
(1).干燥剛勁。爾雅·釋地“ 漢 南曰 荊州 ” 邢昺 疏引 漢 李巡 曰:“ 漢 南,其氣燥剛,稟性彊梁,故曰 荊 。” 宋 李覯 《袁州學(xué)記》:“厥土燥剛,厥位面陽,厥材孔良。”
(2).指燥烈干熱的藥。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燥剛以發(fā)舒,酸苦以涌洩;杵臼無停鳴,鐺鼎不暇滌。”
《漢語大詞典》:高塏(高塏)
(1).高而干燥。宋書·志序:“且 關(guān) 洛 高塏,地少川源,是故 鎬 、 酆 、 潦 、 潏 ,咸入禮典。”
(2).指高而干燥之地。 金 麻九疇 《堂溪城南感寓》詩:“斷岸崩崖帶草長,茂林高塏晚生涼?!?/div>
分類:干燥
《國語辭典》:皸裂(皸裂)  拼音:jūn liè
皮膚表面角質(zhì)層裂開的現(xiàn)象,多因寒冷、乾燥、刺激而形成。
《國語辭典》:紅茶(紅茶)  拼音:hóng chá
一種發(fā)酵過的茶,沏出的茶色紅艷,具有特別的香氣和滋味。臺灣及華中、華南等地都有生產(chǎn)。因其制造過程費(fèi)時(shí)繁復(fù),故有些地區(qū)稱為「工夫茶」。
《漢語大詞典》:焦乾
1.極其干燥。 漢 焦贛 《易林·泰之困》:“振急絶理,常陽不雨。物病焦乾,華實(shí)無有?!?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三章:“曬得焦干的玉米棒、高粱穗捆得好好的?!?br />2.喻拮據(jù)。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我這幾日不曾見他,就弄我手里都焦乾了?!?/div>
《漢語大詞典》:焦燥
(1).干枯,干燥。南史·齊東昏侯紀(jì):“剗取細(xì)草,來植階庭,烈日之中,至使焦燥?!?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栗:“日出曬,令栗肉焦燥?!?br />(2).同“ 焦躁 ”。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三出:“幾番焦燥,命直不好,埋寃知是幾宵?!?span id="a7vmlwx" class="book">《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姑娘也焦燥起來,教莊家往東村尋取兒子,并無蹤跡?!?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懊惱著,并且焦燥地瞇起眼睛向四外眺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