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慶元昌國人,字自得,號蘭坡。應?弟。理宗紹定四年進士。調(diào)烏程尉。議毀淫祠,惟存徐孺子廟。鄰邑有沈氏兄弟訟財,郡檄傃按實,委曲開諭,兄弟感悟,其爭遂息。官至文林郎。
全宋詩
應傃,字自得,號蘭坡,昌國(今浙江舟山)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調(diào)烏程尉。累官提點湖南刑獄。事見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1—1300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初名夢辰,字和父,自號平坡居士。理宗淳祐四年登武第,尋換文舉。累官吏部侍郎、寶謨閣待制。在六館時,上疏論巨珰黷政,言至切直。晚年家居。善古文。有《平坡文集》。
全宋詩
應節(jié)嚴(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晚號平坡居士,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武科進士。十年,換文科。歷漣水教授、浙江東路轉(zhuǎn)運司干官,知長樂縣,通判贛州,遷兩淮制置司機宜文字、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權(quán)知臨安府。累官至寶謨閣待制、吏部侍郎。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有《平坡文集》,已佚。事見《霽山文集》卷一八《故待制吏部侍郎應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八○二四
應節(jié)嚴(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溫州平陽(今浙江平陽)人。淳祐四年登武第,六年換文資。累官吏部侍郎,寶謨閣待制。晚年家居,號平坡居士,有《平坡文集》。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見林景熙《霽山文集》卷五《故待制吏部侍郎應公墓志銘》,參《宋詩紀事補遺》卷七○。
《漢語大詞典》:應生(應生)
指 漢 末 建安 七子之一的 應瑒 。 三國 魏 楊修 《答臨淄侯箋》:“ 徐 劉 之顯 青 豫 , 應生 之發(fā) 魏國 ,斯皆然矣?!?/div>
《國語辭典》:侍應生(侍應生)  拼音:shì yìng shēng
餐廳或旅社里倒茶水、上菜或聽候差遣的服務員。
《國語辭典》:備料(備料)  拼音:bèi liào
除了生產(chǎn)線所需以外的預備材料。如:「由于臨時增加訂單,備料不足,交貨時間勢必延后?!埂肚迨犯?。卷一二六。河渠志一》:「應會同三省統(tǒng)籌全修,再行設(shè)汛,撥款備料,庶可一勞永逸?!?/div>
《國語辭典》:民間工藝(民間工藝)  拼音:mín jiān gōng yì
一般大眾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以當?shù)夭牧锨矣檬止どa(chǎn)的工藝美術(shù)品。通常具有各地的風格特色。
《國語辭典》:工具工程  拼音:gōng jù gōng chéng
研究如何計劃制造程序、設(shè)計及供應生產(chǎn)工具,以及組織適當人力,以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方式,生產(chǎn)所需制品的一門學問。
《國語辭典》:新生訓練(新生訓練)  拼音:xīn shēng xùn liàn
學校為幫助新生早日認識環(huán)境、適應生活所舉行的訓練。
《國語辭典》:鹽基(鹽基)  拼音:yán jī
含有氫氧根,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一類物質(zhì)的總稱。水溶液味澀,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國語辭典》:多氯聯(lián)苯(多氯聯(lián)苯)  拼音:duō lǜ lián běn
由氯和聯(lián)苯反應生成的非常穩(wěn)定的液狀、樹脂狀或晶狀有機化合物的總稱。能抗高溫、強酸、強堿,故其混合物可用作潤滑劑、傳熱介質(zhì)、變壓器中的耐火絕緣介質(zhì),及用于電容器的浸漬,木材、金屬和混凝土的保護涂層及膠黏劑、導線的涂層。多氯聯(lián)苯化合物和大多數(shù)高度氯化的有機化合物一樣都有毒,特別是對于魚類。在土壤、河流中不易分解,而且進入生物體后便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為致癌物質(zhì)。
《漢語大詞典》:黃血鹽(黃血鹽)
無機化合物。淺黃色晶體,溶于水,與鐵鹽溶液反應生成普魯士藍沉淀。在化學分析中用作試劑,也用于制造顏料及作淬火劑等。
《漢語大詞典》:核能資源
經(jīng)原子核反應生成能量的資源。分為核裂變能資源和核聚變能資源。核裂變主要原料是鈾,鈾礦主要分布在南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核聚變原料主要是氫的同位素,海水中有大量氫同位素氘的儲藏。
《國語辭典》:熟石灰  拼音:shú shí huī
加水煮過的石灰。呈白色粉末狀,為古來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亦可制成殺菌劑,或用于涂刷墻壁。也稱為「消石灰」。
劣應生身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小乘教之意,雖佛亦為實業(yè)所生之身,故云生身。劣應者對于大乘之勝應身而言。四教儀集注上曰:「丈六劣應生身?!?參見:劣應身)。
應生眷屬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既破無明之惑,已得法身之本,即能起用化他,應入生死,導引眾生,令向佛道。如凈飯王、摩耶夫人,是千佛之父母;羅睺羅是千佛之子;諸聲聞內(nèi)秘菩薩行,是皆應生于此,故名應生眷屬。(摩耶,梵語具云摩訶摩耶,華言大術(shù)。梵語羅睺羅,華言覆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