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3,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廟祀
廟中
廟朝
廟器
別廟
廟庭
廟宇
廟謀
廟號(hào)
神廟
廟室
宮廟
禰廟
野廟
仁廟
《漢語大詞典》:廟祀(廟祀)
(1).即太祝。為 漢 代太常屬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 武帝 太初 元年更曰廟祀?!?br />(2).立廟奉祀。 唐 元稹 《告祀曾祖父》:“ 唐 制:位五品皆廟祀?!?宋 曾鞏 《為人后議》:“號(hào)位不敢以非禮有加也,廟祀不敢以非禮有奉也?!?/div>
《駢字類編》:廟中(廟中)
詩:訪予落止。傳:訪,謀。落,始也。箋: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業(yè),懼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廟中與群臣謀我始即政之事。禮記祭統(tǒng):凡馂之道,每變以眾。所以別貴賤之等而興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見其脩于廟中也。廟中者,竟內(nèi)之象也。
又漢書揚(yáng)雄傳長(zhǎng)楊賦: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祐。
又齊書王敬則傳:見廟神下。
分類:廟中
《國(guó)語辭典》:廟朝(廟朝)  拼音:miào cháo
朝廷。唐。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坐于廟朝,進(jìn)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div>
《漢語大詞典》:廟器(廟器)
宗廟的祭器。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明 唐順之 《指揮僉事湯雪江墓碑銘》:“余觀古者人臣有崇勛殊閥,則上之人為之贊,述其祖先功德而錫之廟器,以彰其世美。”
分類:宗廟祭器
《漢語大詞典》:別廟(別廟)
太廟之外另立的廟。南史·后妃傳上·殷淑儀:“又諷有司奏曰:‘據(jù)春秋, 仲子 非 魯惠公 元嫡,尚得考別宮。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yīng)創(chuàng)新?!肆e廟於都下?!?span id="hzzpnhj"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三》:“其追贈(zèng)皇后、追尊皇太后、贈(zèng)皇太子往往皆立別廟。”宋史·太宗紀(jì)一:“又以 懿德皇后 符氏 , 淑德皇后 尹氏 祔別廟?!?/div>
分類:太廟之外
《漢語大詞典》:廟庭(廟庭)
(1).朝堂;朝廷。周書·晉蕩公護(hù)傳:“十月,帝於廟庭授 護(hù) 斧鉞?!?br />(2).宗廟;神廟。宋史·真宗紀(jì)一:“以太師贈(zèng) 濟(jì)陽郡王 曹彬 ,配饗 太祖 廟庭?!?清 惲敬 《都昌元將軍廟碑銘》:“其積形之神,與有血?dú)庹叱M鶃?,而人之所接,皆以人之事事神,為之像設(shè),為之廟庭,為之牲牢酒醴,為之官爵名號(hào)?!?/div>
《國(guó)語辭典》:廟宇(廟宇)  拼音:miào yǔ
寺院房舍?!度龂?guó)演義》第一五回:「若孫策能于江東立業(yè),復(fù)興故父之基,即當(dāng)重修廟宇,四時(shí)祭祀?!?/div>
《漢語大詞典》:廟謀(廟謀)
猶廟算。文選·范曄〈后漢書·光武紀(jì)贊〉:“明明廟謀,赳赳雄斷。” 李善 注:“廟謀,廟筭也。”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徙倚瞻王室,從容仰廟謀。”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每有朝廷重事,廟謀未決者,必資於 韋公 ?!?/div>
《國(guó)語辭典》:廟號(hào)(廟號(hào))  拼音:miào hào
舊時(shí)皇帝死后,升祀太廟,追尊為某祖某宗,稱為「廟號(hào)」。如:「清光緒皇帝的廟號(hào)為德宗。」
《國(guó)語辭典》:神廟(神廟)  拼音:shén miào
供奉神佛的寺廟。如:「海神廟」、「帕德嫩神廟」。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之一一:「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乖?。無名氏《替殺妻》第三折:「人間私語,天聞若雷。行道數(shù)十里地,見座神廟,我且問珓杯咱?!?/div>
《漢語大詞典》:廟室(廟室)
指宗廟內(nèi)安置神主之石室。《公羊傳·文公二年》“用栗者藏主也” 漢 何休 注:“藏于廟室中當(dāng)所當(dāng)奉事也。” 陳立 義疏:“上‘當(dāng)’當(dāng)作‘堂’,下‘當(dāng)’當(dāng)作‘常’。”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河水 又南逕 子夏 石室東,南北有二石室,臨側(cè) 河 崖,即 子夏 廟室也。”
《國(guó)語辭典》:宮廟(宮廟)  拼音:gōng miào
宗廟宮室?!段倪x。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城闕為墟,宮廟隳頓。」
《漢語大詞典》:禰廟(禰廟)
父廟。或稱考廟。左傳·襄公十二年:“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臨於宗朝。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杜預(yù) 注:“父廟也。同族謂高祖以下?!?span id="zdtlh9f" class="book">《左傳·襄公十三年》:“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杜預(yù) 注:“從先君代為禰廟?!?孔穎達(dá) 疏:“《祭法》云,諸侯立五廟,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祖考廟。此云禰廟,即彼考廟也……禰,近也。於諸廟,父最為近也?!?span id="xpr9ljb" class="book">《穀梁傳·文公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視朔。天子告朔于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范寧 注:“每月天子以朔政班于諸侯,諸侯受而納之禰廟?!?/div>
《漢語大詞典》:野廟(野廟)
野外廟宇。 宋 陸游 《思蜀》詩:“瑞草溪橋路, 青衣 野廟壖?!?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路當(dāng)出其東隅,而遙聞洞前人聲沸然,乃迂而西北至其下,則村氓之羣社於野廟者也?!?清 厲鶚 《八月十五日同敬身觀潮》詩:“買酒旗亭望山遠(yuǎn),焚香野廟拜潮生?!?/div>
分類:野外廟宇
《漢語大詞典》:仁廟(仁廟)
(1).指 宋仁宗 。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給事中 寇瑊 , 臨汝 人,仕 仁廟 朝?!?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三:“ 仁廟 將欲封皇女,下崇文院檢尋典故。”
(2).指 明仁宗 。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四集·和象棋詩》:“ 明 仁廟 在東宮時(shí),嘗觀二內(nèi)侍象奕?!?/div>
分類: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