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4,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廟祠
廟見
六廟
廟事
孔子廟
廟市
漢廟
廟上
巖廟
十廟
堂廟
行廟
廟禮
上廟
成廟
《漢語大詞典》:廟祠(廟祠)
(1).祭于宗廟。韓非子·十過:“ 秦 得 韓 之都一,驅(qū)其練甲, 秦 韓 為一以南鄉(xiāng) 楚 ,此 秦王 之所以廟祠而求也?!?br />(2).廟宇和祠堂。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岸上竝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div>
《國語辭典》:廟見(廟見)  拼音:miào jiàn
舊式結(jié)婚,新娘到廟中參拜其夫已死的父母,稱為「廟見」?!抖Y記。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div>
《駢字類編》:六廟(六廟)
禮記王制見五廟下。宋史禮志:按,堯、舜、禹皆五廟,蓋二昭二穆與其始祖也。有商建國,改立六廟,蓋昭穆之外,祀契與湯也。周立七廟,蓋親廟之外,祀太祖與文王、武王也。 元史祭祀志:至元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尚書段那海文太常禮官奏曰:始議七廟,除正殿、寢殿、正門、東西門已建外,東西六廟不須更造,馀依太常寺新圖建之。遂為前廟后寢,廟分七室。
《駢字類編》:廟事(廟事)
韓愈徐偃王廟碑:太末之里,姑蔑之城。廟事時(shí)脩,仁孝振聲。
《國語辭典》:孔子廟(孔子廟)  拼音:kǒng zǐ miào
奉祀孔子的廟宇。春秋時(shí)魯哀公始設(shè)孔子廟于曲阜,唐太宗詔州縣皆立孔子廟,乃遍及全國。我國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時(shí),于此廟舉行祭孔大典。明時(shí)因孔子為文圣,故稱為「文廟」,今簡稱為「孔廟」。
《漢語大詞典》:廟市(廟市)
設(shè)在寺廟內(nèi)或其附近的集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京師有個(gè)風(fēng)俗:每遇初一、十五、二十五日,謂之廟市。凡百般貨物俱趕在城隍廟前,直擺到 刑部街 上來賣?!?清 陳維嵩 《瑞鶴仙·慈仁寺松》詞:“只新來廟市,喧豗蹙踏?!?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新年到廟市上去看年畫?!眳⒁姟?廟會(huì) ”。
《國語辭典》:廟會(huì)(廟會(huì))  拼音:miào huì
在寺廟附近祭神及進(jìn)行娛樂、購物等活動(dòng)的市集。多在節(jié)日或規(guī)定日期舉行。
《駢字類編》:漢廟(漢廟)
水經(jīng):漢水又東徑漢廟堆下。注:昔漢女所游側(cè)水為釣臺(tái),后人立廟于臺(tái)上,世人睹其頹基崇廣,因謂之漢廟堆,傳呼乖實(shí),又名之為漢武堆,非也。
《駢字類編》:廟上(廟上)
北史張季珣傳:季珣父祥,為并州司馬。隋漢王諒反,遣其將劉建攻之,緃火燒其郭下。其城西有王母廟,祥乃望廟再拜,泣曰:百姓何罪,致此焚燒?神其有靈,可降雨相救。言訖,廟上云起,雨降而火遂滅。
《漢語大詞典》:巖廟(巖廟)
高大的宗廟。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祭崔相公文》:“惟公德望事業(yè),識(shí)度操履,為時(shí)而生,作國之紀(jì),巖廟匡輔,藩部政治,父母黎元,股肱天子?!睆R,一本作“ 廊 ”。新唐書·裴度傳:“若立巖廟,委參決,必使戎虜畏威, 幽 鎮(zhèn) 自臣。”
《駢字類編》:十廟(十廟)
隋書禮儀志:天子立四親廟,又立高祖之父高祖之祖并太祖而為七。周有文武姜嫄合為十廟。
《駢字類編》:堂廟(堂廟)
吳志步騭傳:舜命九賢,則無所用心,彈五弦之琴,詠南風(fēng)之詩,不下堂廟而天下治也。 說苑:五鼎之具,不當(dāng)生藜藿,人主堂廟,不當(dāng)生蒺藜。
《漢語大詞典》:行廟(行廟)
天子巡幸或大軍出征臨時(shí)所立的廟。晉書·溫嶠傳:“ 嶠 於是創(chuàng)建行廟,廣設(shè)壇場,告皇天后土祖宗之靈,親讀祝文,聲氣激揚(yáng),流涕覆面,三軍莫能仰視?!?span id="4epfhpj" class="book">《魏書·高祖紀(jì)下》:“乙未,解嚴(yán),設(shè)壇於 滑臺(tái)城 東,告行廟以遷都之意?!?/div>
《駢字類編》:廟禮(廟禮)
越語:其達(dá)士潔其居,飽其食,而磨厲之。于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宋書樂志:自后晉東遷,日不暇給,雖大典略備,遺闕尚多。至于樂號(hào)廟禮,未該往正。
《駢字類編》:上廟(上廟)
唐 王建 華岳廟二首 其二 上廟參天今見在,夜頭風(fēng)起覺神來。
《韻府拾遺 嘯韻》:成廟(成廟)
白帖:成廟則釁之,路寢成則考之而不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