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前導(前導)  拼音:qián dǎo
1.稱官吏出行時引路的儀仗?!缎挛宕?。卷二四。唐臣傳。安重誨傳》:「殿直馬延誤沖其前導,重誨怒,即臺門斬延而后奏?!?br />2.在前引路的人?!度龂萘x》第七五回:「眾軍領命,呂蒙便教前導?!?/div>
《國語辭典》:先導(先導)  拼音:xiān dǎo
1.本指在前引路。后泛指引領、指導?!冻o。嚴忌。哀時命》:「使梟楊先導兮,白虎為之先后。」?jié)h。司馬相如〈大人賦〉:「使五帝先導兮,反大壹而從陵陽。」
2.率先引導群眾的人。如:「他是革命運動的先導?!?/div>
《國語辭典》:向導(向導)  拼音:xiàng dǎo
引領、指導?!洞笏涡瓦z事。利集》:「時以郭樂師為向導,藥師前驅至浚州?!?/div>
《國語辭典》:向導(嚮導)  拼音:xiàng dǎo
1.帶路。如:「為了尋找遭遇山難的人,警方特請熟悉山路的原住民在前向導。」
2.帶路的人。如:「爬山時,一定要請一位熟悉山路的向導帶路?!?/div>
《國語辭典》:領路(領路)  拼音:lǐng lù
帶路。如:「領路羊」。《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來了兩部東洋車,西洋人在前領路?!?/div>
《漢語大詞典》:向道(嚮道)
(1).指引道路。 唐 韓愈 《送齊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異:“所謂人者,指應舉者而言。為之作嚮道者,謂指引其道路所嚮。”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內地奸人誘使為 苗 嚮道,闌入攫取人畜。”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鎮(zhèn)南王 不用嚮道,率眾深入,不戰(zhàn)自潰?!眳⒁姟?嚮導 ”。
謂向慕道義。 宋 蘇軾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歲月之暇,則夫禮樂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時而議也?!?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讀書嚮道,以充其識力,由少爺而老爺、而大老爺、而大人、而中堂,紅頂花翎,貫搖頭上,尚書侍郎,殆若天職?!?/div>
《國語辭典》:向導(向導)  拼音:xiàng dǎo
引領、指導?!洞笏涡瓦z事。利集》:「時以郭樂師為向導,藥師前驅至浚州?!?/div>
《國語辭典》:向導(嚮導)  拼音:xiàng dǎo
1.帶路。如:「為了尋找遭遇山難的人,警方特請熟悉山路的原住民在前向導?!?br />2.帶路的人。如:「爬山時,一定要請一位熟悉山路的向導帶路?!?/div>
《國語辭典》:開道(開道)  拼音:kāi dào
原指開通道路。后引申為在車前替人開路?!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笇⒄粕绒缙饋恚膫€戴紅黑帽子的開道,來富跟著轎,一直來到周家。」
《國語辭典》:開導(開導)  拼音:kāi dǎo
勸解、開導?!盾髯?。儒效》:「教誨開導成王,使諭于道而能掩跡于文武?!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好妹妹,媳婦聽你的話,你去開導、開導他,我也放心。」
《國語辭典》:引道  拼音:yǐn dào
1.起程、出發(fā)。《后漢書。卷一八。吳漢傳》:「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即引道,初無辦嚴之日?!?br />2.帶路?!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赶壬缫热?,兄弟引道罷?!?br />3.在橋梁兩端附近,自平地漸漸高起,而連接高處橋身,以便流通上下橋交通的斜長坡道。如:「橋上發(fā)生了連環(huán)車禍,使得車輛一路回堵到引道上?!?/div>
《漢語大詞典》:雙引(雙引)
(1).分列兩旁導引。 唐 張說 《王公神道碑》:“以十六年十月詔,葬於 萬年縣 見子 之原,鹵簿齊列,方相雙引?!?朱孝臧 《烏夜啼·同瞻園登戒壇千佛閣》詞:“春云深宿虛壇,磬初殘,步繞松陰,雙引出朱闌?!?br />(2).謂舉雙燭引路。 唐 制,宰相入朝須舉雙燭,故稱。 唐 白居易 《寄公垂》詩:“卻寄兩條君領取,明年雙引入中書?!弊宰ⅲ骸霸紫嗳氤e雙燭,餘官各一?!?br />(3).謂由二人引馬。 宋 制,學士以上有朱衣吏一人引馬。至入兩府,則朱衣二人引馬,故稱。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二:“舊制,學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吏引馬,所服帶用黃金,而無魚,至入兩府,則朱衣二人引馬,謂之雙引?!?/div>
《國語辭典》:開路(開路)  拼音:kāi lù
1.開辟通路?!稘h書。卷二三。刑法志》:「北伐山戎,為燕開路?!?br />2.比喻在前排除障礙,引導路徑。《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蕭云仙帶領步兵五百名在前,先鋒開路。」《紅樓夢》第一四回:「早有寧府開路傳事人看見,連忙回去報與賈珍?!?br />3.指辭職走路。如:「誰要是不盡責,而又不改過,那就請他開路?!?/div>
《國語辭典》:開路(開路)  拼音:kāi lu
一種朝山進香會中的雜技,舞飛叉居前列,故稱為「開路」。
《漢語大詞典》:作眼
(1).做眼線。謂充當暗中偵察、引路以及現場示意者。《水滸傳》第十八回:“就帶原解生辰綱的兩個虞侯作眼拿人。”《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即差緝捕使臣帶領幾個做公的,押 張霸 作眼,前去捕獲?!?span id="s4y6njg" class="book">《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 梅氏 母子作眼,率領民壯,往東壁下掘開墻基,果然埋下五個大罈。”
(2).圍棋術語。參見“ 做眼 ”。
《國語辭典》:做眼  拼音:zuò yǎn
做向導或探報消息?!端疂G傳》第一八回:「當下便差八個做公的,一同何濤、何清,連夜來到安樂村,叫了店主人做眼,徑奔到白勝家里?!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沈公沈婆得那賊道東西,替他做眼,一夥人干這等事,如何不做手腳?」
《漢語大詞典》:啟導(啓導)
1.開導;啟發(fā)指導。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蒙啟導,將言其一隅焉?!?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啟導聰明,飾染質素?!?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見我等學法語,音不合則殷勤啟導?!?br />2.開道,引路。 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王旅出塞,途由山中九百餘里, 疇 帥兵五百,啟導山谷,遂滅 烏丸 ,蕩平塞表。”
《國語辭典》:引線(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縫衣針。
2.從中引導媒介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原來木仙當過幾年闊幕友,很認得幾省的督撫,清抱合官場來往,盡是他從中做引線的?!埂赌鹾;ā返诰呕兀骸附衤犚姇f中國語,這是絕好的引線了?!?br />3.替人拉攏、介紹?!缎咽酪鼍墏鳌返谒幕兀骸敢策€要晚生與他引引線,扯扯牽兒?!?br />4.內線、眼線。《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盜賊引線,就是撞鐘太歲,只嚴審他,便知端的。」
5.引火線、導火線。
《漢語大詞典》:呵道
亦作“ 呵導 ”。 指封建時代官員外出時,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讓路。亦泛指為權勢者開路。 唐 裴铏 《傳奇·馬拯》:“此是倀鬼,被鬼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宋史·劉溫叟傳:“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御樓也?!?元 顧瑛 《次鐵雅先生無題韻》:“朱衣小隊高呵道,粉筆新圖徧寫真?!?清 劉鑾 《五石瓠·珠冠價》:“﹝尚書 張忻 夫人﹞行步出戶,婢女呵導如官儀,則宮庭不足異矣?!?/div>
《漢語大詞典》:先馬(先馬)
牽著馬在前引路。亦為古代官名,即洗馬。荀子·正論:“諸侯持輪、挾輿、先馬?!?楊倞 注:“先馬,導馬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舍人?!?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前驅也。國語曰 句踐 親為 夫差 先馬。先或作洗也?!卑唇癖?span id="bgyvqyw" class="book">《國語·越語上》作“其身親為 夫差 前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