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518 【介紹】: 明廣東博羅人,字廣漢。成化二十三年進士。除建陽知縣,筑城郭,建朱熹諸賢祠。累擢為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進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諸府,所部水軍,請停織造。尋加至戶部右侍郎。全粵詩·卷一六二
張津(一四六四—一五一八),字廣漢,號羅峰。博羅人。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進士。初授建陽知縣。憂歸,補大冶,徵授御史。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忤旨下獄,尋得釋。武宗正德初,巡按廣西,出為泉州知府。以不附劉瑾,削籍為民。瑾敗,起任寧波知府,遷山東左參政,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進右副都御史,巡按應天諸府。官至戶部右侍郎。卒,贈南京戶部尚書?!?a target='_blank'>明史》卷一八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〇有傳。維基
張津(?—1518年),字廣漢,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博羅縣(今廣東省博羅縣)人,明朝戶部侍郎。廣東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八十一名進士。授建陽縣知縣。升監(jiān)察御史。弘治十四年,吏部尚書職位缺,廷臣推馬文升、閔圭,而張津與同官文森、曾大有請用致仕尚書周經(jīng)、兩廣總督劉大夏等,忤逆旨意而下詔獄。后言官論救得以釋放。明武宗繼位后,巡按廣西,彈劾總鎮(zhèn)中官韋經(jīng)擅移官帑。之后出任泉州府知府。劉瑾被誅后,起用為寧波府知府、升山東左參政、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之后晉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府等地。后加戶部右侍郎,仍巡撫應天。死后,贈南京戶部尚書。
人物簡介
【生卒】:1475—1539 【介紹】: 明浙江永嘉人,字秉用,后賜名孚敬,字茂恭,號羅峰。二十四歲中舉人,屢應會試落第,聚徒教授,名所居為羅峰書院。正德十六年始中會試。以武宗在南方,至次年世宗即位,始應殿試,中進士。世宗欲追崇生父興獻王,璁迎合帝意,力折廷臣,上疏請改稱孝宗為皇伯考,興獻帝為皇考。爭議數(shù)年,廷臣死于廷杖者十余人,貶竄相繼。三年九月終用其議定尊稱。自南京刑部主事內(nèi)召為翰林學士,歷兵部侍郎,于嘉靖六年入閣,仕至華蓋殿大學士。士大夫咸切齒。璁亦頗事報復,逐退異己者頗眾。然持身特廉,痛惡貪官,清勛戚莊田,罷天下鎮(zhèn)守中官,建樹亦多。有《諭對錄》、《奏對錄》、《保和冠服圖》、《張文忠集》。
人物簡介
張喬檜,字行節(jié),號羅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灶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進士。兵部觀政,授直隸蘇州府推官,起復補淮安府。
人物簡介
張羅彥(?—1644年),字仲美,直隸清苑縣(今河北省清苑縣)人。明末官員。張羅彥舉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初官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累遷吏部文選司郎中。秩滿,遷光祿寺少卿,被人誣陷,落職歸里。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張羅彥與兄張羅俊等守城。城破,羅彥迅速返家,將官階、姓名大書于墻上,投繯自盡。全家死者二十三人?!?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