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7詞典 3分類詞匯 94
《漢語大詞典》:彈弦(彈弦)
彈奏弦樂器。漢書·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游媚富貴,徧諸侯之后宮?!?晉 左思 《蜀都賦》:“ 巴 姬彈弦, 漢 女擊節(jié)。”
《漢語大詞典》:鳴絲(鳴絲)
指琴瑟等弦樂器。 唐 李白 《邯鄲南亭觀妓》詩:“歌鼓 燕 趙 兒, 魏 姝弄鳴絲。”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橫琴乃玄悟,豈必弄鳴絲。”
《漢語大詞典》:促軫(促軫)
旋緊調(diào)弦的軸。軫,弦樂器上調(diào)弦的軸。 唐 李嘉祐 《送兗州杜別駕之任》詩:“停車邀別乘,促軫奏胡笳?!?宋 沈遼 《太古師彈琴示道輔》詩:“揮手一奏離騷曲,促軫重作高山弄?!?/div>
《國語辭典》:調(diào)音(調(diào)音)  拼音:tiáo yīn
樂器校正音準(zhǔn)之意。通常樂器彈奏之前會先行校正音準(zhǔn)。
《國語辭典》:撥弦(撥弦)  拼音:bō xián
弦樂器彈奏技巧之一。用手指頭、指甲或薄片代替義甲彈奏的方法。
《國語辭典》:關(guān)紐(關(guān)紐)  拼音:guān niǔ
1.機關(guān)樞紐。唐。杜牧張好好〉詩:「繁弦迸關(guān)紐,塞管裂圓蘆?!?br />2.互相關(guān)聯(lián)轉(zhuǎn)換?!对?。卷二○二。釋老傳。八思巴傳》:「其相關(guān)紐而成字者,則有韻關(guān)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則有語韻之法?!?/div>
《漢語大詞典》:蠻弦(蠻弦,蠻絃)
亦作“ 蠻絃 ”。指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弦樂器。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詩:“蠻弦代雁曲如雨,一醉昏昏天下迷?!?清 陳維嵩 《瀟湘神·盱眙舟中作》詞:“ 淮水 流, 淮水 流,蠻絃銅鼓不勝愁。”
《漢語大詞典》:弦徽(絃徽)
琴弦與琴徽。借指絲弦樂器。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釋名》:“倉猝而作,立付弦徽者,仍與徒歌相仿?!?br />絃徽:一說琴弦和琴徽。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參見“ 弦徽 ”。
《國語辭典》:弦吹  拼音:xián chuī
弦,指弦樂器。吹,指管樂器。弦吹泛指各種樂器。《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溫庭筠傳》:「能逐弦吹之音,為側(cè)艷之詞?!固?。李康成 自君之出矣詩:「自君之出矣,弦吹絕無聲。」
《漢語大詞典》:龍香撥(龍香撥)
用龍香木料制成的撥子。用以彈奏月琴、琵琶等弦樂器。 唐 鄭嵎 《津陽門詩》:“ 玉奴 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宋 蘇軾 《宋叔達(dá)家聽琵琶》詩:“數(shù)絃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詞:“魚子牋中詞宛轉(zhuǎn),龍香撥上語玲瓏,明朝車馬莫西東。”
《國語辭典》:散聲(散聲)  拼音:sǎn shēng
1.弦類樂器,不按弦而彈,所發(fā)的音最低,稱為「散聲」。
2.有聲無詞的曲調(diào)。也稱為「泛聲」。
《國語辭典》:中胡  拼音:zhōng hú
樂器名,拉弦樂器。1940年代國樂交響化時的產(chǎn)物,在二胡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而成。琴筒比二胡大,琴桿比二胡長,構(gòu)造與二胡相同,音色渾厚,定音比二胡低五度。多用于合奏、伴奏,有時也用于獨奏。
《國語辭典》:錦弦(錦絃)  拼音:jǐn xián
裝飾華麗的琴瑟。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俺只斗向春風(fēng)弄錦弦,趁韶年倒玉杯。」
《國語辭典》:輪指(輪指)  拼音:lún zhǐ
一種琵琶、琴等弦樂器的彈奏指法。琵琶的輪指以大拇指挑弦,其馀四指依次彈弦;琴的輪指則用右手無名指、中指和食指次第彈弦,一般用在同一弦上,形成同音重復(fù)。
《漢語大詞典》:笙筑
笙和筑。筑,古弦樂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擊弦發(fā)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謝公 云 金谷 中 蘇紹 最勝”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石崇 《金谷詩敘》:“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游宴,屢遷其坐,或登高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筑,合載車中,道路并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