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84
詞典
8
分類詞匯
375
佛典
1
共375,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倡言
奏當
借徑
納下
商通
論執(zhí)
獻說
揮發(fā)
大炮
無異議
開容
主諾
執(zhí)論
漫談
奏箋
《國語辭典》:
倡言
拼音:
chàng yán
1.首先提出意見?!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言者,竊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佛牙》:「世人尊佛太甚,但有一人倡言是佛,俗子萬眾擎跽畏敬,傾家以施,焚肌以禮,安有敢證其謬者。」
2.揚言。《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俊疑飛漏言,還朝,反倡言飛逗遛不進。」《聊齋志異。卷四。田七郎》:「林兒意益肆,倡言叢眾中,誣主人婦與私。」
分類:
倡言
首先
揚言
陳述
意見
提倡
《漢語大詞典》:
奏當(奏當)
審案完畢向皇帝奏聞處罪意見。當,判罪。
《
史記·平準書
》
:“ 湯 奏當 異 九卿見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論死?!?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路溫舒?zhèn)鳌?/a>:“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當之成,雖 咎繇 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div>
分類:
審案
完畢
奏聞
意見
判罪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借徑
謂依靠他人傳遞情況或意見。
分類:
依靠
他人
傳遞
意見
《漢語大詞典》:
納下(納下)
(1).采納下面的意見。 漢 王符
《
潛夫論·明闇
》
:“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誣,而遠人不得欺也。”
(2).交下。
《三國演義》
第六十回:“ 孔明 曰:‘將軍要去,誰為副將?’ 忠 曰:‘老將 嚴顏 ,可同我去。但有疏虞,先納下這白頭?!?/div>
分類:
采納
交下
下面
意見
《漢語大詞典》:
商通
彼此商量并取得一致意見。
《初刻拍案驚奇》
卷三:“不消説了,是他母子兩個商通合計的了?!?span id="m6s6i5e"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三回:“ 繼之 商通了隔壁,在十九那天,借他的房子用,在客堂外面天井里,拆了一堵墻,通了過去。”
分類:
彼此
商量
取得
得一
一致
致意
意見
《漢語大詞典》:
論執(zhí)(論執(zhí))
發(fā)表和堅持自己的意見。
《
新唐書·崔植傳
》
:“﹝ 崔植 ﹞與 鄭覃 同時為補闕,皆賢宰相后,每朝廷有得失,兩人者更疏論執(zhí),譽望蔚然。”
《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三年
》
:“﹝上﹞謂羣臣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應論執(zhí)。比來唯睹順從,不聞違異。’”
《
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
》
:“今天下民困,正為兵多而益兵不已, 執(zhí)中 身為首相,義當論執(zhí),而因循茍簡,曾不建言?!?/div>
分類:
發(fā)表
堅持
自己
意見
《漢語大詞典》:
獻說(獻説)
進獻意見。語出 漢
班固
《東都賦》
:“ 婁敬 度勢而獻其説, 蕭公 權宜而拓其制?!?晉
潘岳
《西征賦》
:“ 靈 壅川以止鬭, 晉 演義以獻説。”
分類:
進獻
意見
《國語辭典》:
揮發(fā)(揮發(fā))
拼音:
huī fā
1.發(fā)揮、闡揚。唐。
孟郊
〈
讀張碧集
〉詩:「誰作采詩官,忍之不揮發(fā)。」
2.液體或固體在常溫中變?yōu)闅怏w散發(fā)出去的現(xiàn)象。
分類:
揮發(fā)
發(fā)揚
發(fā)揮
固體
液體
充分
分地
發(fā)表
常溫
表意
意見
為氣
氣體
詳盡
散發(fā)
闡明
明道
道理
《國語辭典》:
大炮
拼音:
dà pào
1.利用炸藥爆發(fā)產(chǎn)生推力,來發(fā)射彈藥的大口徑武器。可對特定目標做大規(guī)模的破壞,但對于游擊式或機動性的戰(zhàn)斗,則無法發(fā)揮其功能。《孽?;ā返诹兀骸赋缯摵曜h雖多,總擋不住堅船大炮的猛?!?br />2.比喻言詞激烈,攻擊力強的人。如:「他經(jīng)常對公共事務猛烈抨擊,因此大家私下都叫他『大炮』。」
分類:
口徑
好發(fā)
發(fā)表
大炮
爆炸性
火炮
激烈
武器
意見
喜歡
發(fā)議
議論
人
《國語辭典》:
無異議(無異議)
拼音:
wú yì yì
1.不反對,不提不同的意見。如:「對于這項方案,眾人無異議通過?!?br />2.沒有反對或意見不同的人。
分類:
不反
反對
不提
意見
《漢語大詞典》:
開容(開容)
氣量寬宏,能接受批評或采納意見。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曰:“﹝ 明帝 ﹞優(yōu)禮大臣,開容善直,雖犯顏極諫,無所摧戮?!?/div>
分類:
氣量
寬宏
接受
批評
采納
意見
《漢語大詞典》:
主諾(主諾)
古代地方長官對下屬意見簽署表示同意,稱為“主諾”。 唐
陳子昂
《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
:“坐嘯徒積,主諾空慙。” 唐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
詩之二:“ 湘浦 未賜環(huán), 荊門 猶主諾?!?/div>
分類:
長官
下屬
屬意
意見
簽署
同意
《漢語大詞典》:
執(zhí)論(執(zhí)論)
提出異議或謂堅持某種意見。 唐
吳兢
《
貞觀政要·政體
》
:“詔敕如有不穩(wěn)便,皆須執(zhí)論。比來惟覺阿旨順情,唯唯而過,遂無一言諫諍者,豈是道理?” 宋
葉適
《徐德操墓志銘》
:“有所執(zhí)論,發(fā)於堅毅,不可悗奪也。”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吏部一·大計部院互訐
》
:“會考時 張綸 不能對眾執(zhí)論,察后乃輾轉煩凟?!?/div>
分類:
提出
異議
或謂
堅持
意見
《國語辭典》:
漫談(漫談)
拼音:
màn tán
隨意的談說、談論。如:「漫談古今事,總有無限感慨。」
分類:
不拘
問題
發(fā)表
表意
意見
體會
《漢語大詞典》:
奏箋(奏牋)
漢 時向州郡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稱“奏牋”。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書記
》
:“迄至 后漢 ,稍有名品,公府奏記,而郡將奏牋。”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
:“奏之為言進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書,於公府曰奏記,於郡將曰奏牋?!?/div>
分類:
時向
州郡
長官
陳述
意見
文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