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補水(補水)
由于貨幣成色、價值的不等,兌換時給予一定的貼補費,謂之補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九回:“ 理之 笑道:‘光板和爛板比較,要伸三分多銀子的水;你用出去,不和他討補水,他那得不疑心你用銅銀呢?!?歐陽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賬房:]啊喲,中央紙嗎?那是不行的!我們收的都是毫洋,而且都是新毫,(指著搭褳)不信你看。[ 王素薇 :]我們照市價補水就是。”
《漢語大詞典》:減銀(減銀)
成色不足的銀子。 元 張仲章 《勘頭巾》楔子:“我要兩件信物,芝蔴羅頭巾,減銀環(huán)子?!?/div>
《國語辭典》:水絲(水絲)  拼音:shuǐ sī
舊時稱成色低的銀子為「水絲」?!毒劳ㄑ?。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自開解庫,為富不仁,輕兌出,重兌入,水絲出,足紋入。」
分類:成色銀子
《國語辭典》:紋銀(紋銀)  拼音:wén yín
中國古代貨幣單位。成色最佳的銀塊,鑄成馬蹄形?!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假如別人將東西去解時,他卻把九六七銀子,充作紋銀?!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溉」迌A了出來,竟是一錠細絲紋銀。」也稱為「馬蹄銀」。
《漢語大詞典》:質色(質色)
質地色澤;質地成色。 明 馮夢龍 《情史·情妖·石妖》:“后遇玉工,出示,剖之得白璧焉。質色非常,因獲厚鏹。”《清會典事例·戶部九一·雜賦》:“ 安化 斤甎,廣盒千兩百兩,質色較麤,每斤納稅銀六錢。”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皓紗》:“時尚浮華,反謂質色厚重者為非製?!?/div>
《國語辭典》:低潮  拼音:dī cháo
1.潮汐的起落,于每次水位到達最低時,稱為「低潮」。
2.形容人的情緒或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低落、停滯的狀態(tài),稱為「低潮」。如:「人在遭逢挫折時,情緒難免陷入低潮?!?/div>
《漢語大詞典》:低錢(低錢)
成色低的錢。《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怎當 梁 胡 二人半個低錢也不曾帶了出來,空餓得叫苦連天,卻拿甚么買吃?”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丑接錢再數(shù),換低錢?!?王季思 等注:“換低錢--意是把成色差一些的錢換過?!?/div>
分類:成色
《漢語大詞典》:鬧銀(鬧銀)
成色低劣的銀子。《金瓶梅詞話》第九四回:“他一個錢兒不拿出來,止與了這根簪兒,還是鬧銀的?!?魏子云 《金瓶梅詞話注釋》:“還是鬧銀的”:“此所謂‘鬧銀’,自亦是當時流行的語言,當係指銀子的成色不足,混有錫鉛在內的銀器。”
《國語辭典》:足銀(足銀)  拼音:zú yín
成色十足的銀子。也稱為「足紋」。
《漢語大詞典》:足紋(足紋)
成色足的紋銀。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只是價錢上相讓多了,銀水要足紋的。”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革官銀匠》:“若銀係足紋,止須本匠看明,不必另為用印?!?/div>
分類:成色
《漢語大詞典》:減鐵(減鐵)
成色不足的鐵。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那廝緑羅衫絳是玉結,皁頭巾環(huán)是減鐵?!?/div>
分類:成色不足
《漢語大詞典》:元絲課(元絲課)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鏡花緣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條子,又算喝了半碗雞湯,而主人只覺客人滿嘴吃的都是‘元絲課’。”
《漢語大詞典》:真紋(真紋)
指成色好的銀子。 清 李漁 《凰求鳳·畫策》:“我 殷四娘 揭得一張招子,換了五十兩真紋,這樁生意,也做得過了。”
分類:成色銀子
《漢語大詞典》:貼米(貼米)
因米的成色差而以米貼補。 清 馮桂芬 《與許撫部書》:“今則斛不必甚大,公然唱籌計數(shù),七折八扣,而淋尖踢斛捉豬,樣盤米、貼米等,尤在其外?!弊宰ⅲ骸疤舫咨?,不出私費,即講貼米?!?/div>
分類:成色貼補
《國語辭典》:樣銀(樣銀)  拼音:yàng yín
用來表明成色如何的銀子?!督鹌棵贰返谌兀骸缸蛉帐顾瑏肀D昧藘慑V大銀子作樣銀,已是有了來了,約下今日兌銀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