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詞典 4分類詞匯 70
《國語辭典》:當世(當世)  拼音:dāng shì
1.今世、當代?!俄n非子。六反》:「今學者皆道書筴之頌語,不察當世之實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觀之上古,驗之當世?!?br />2.出仕、為世所用?!蹲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后必有達人。」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當權(quán)執(zhí)政?!稇?zhàn)國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埂洞笏涡瓦z事。利集》:「緣京用事,奸人并進?!?br />2.行事、辦事。如:「意氣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釋皎然《詩式。用事》:「詩人皆以徵古為用事,不必盡然也?!顾巍烙稹稖胬嗽娫?。詩法》:「押韻不必有出處,用事不必拘來歷。」
《國語辭典》:當路(當路)  拼音:dāng lù
1.遮蔽要道?!稘h書。卷二九。溝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br />2.身居要津。指掌握政權(quán)者。《孟子。公孫丑上》:「夫子當路于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唐。孟浩然 留別王維詩:「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國語辭典》:當國(當國)  拼音:dāng guó
主掌國政?!蹲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固?。白居易寄隱者〉詩:「云是右丞相,當國握樞務?!?/div>
《國語辭典》:當?shù)溃ó數(shù)溃 ?span id="uimebtj" class='label'>拼音:dāng dào
1.攔阻道路?!妒酚?。卷八。高祖本紀》:「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shù)?,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箷x。干寶《搜神記》卷四:「文王夢一婦人,甚麗,當?shù)蓝?。?br />2.路的中間。《三國演義》第二九回:「見一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立于當?shù)溃傩站惴傧惴蓝?。」《醒世恒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正行之間,只見當?shù)缆愤?,青松影里,綠檜陰中,見一古廟。」
3.居要位。指掌握政權(quán)的人?!段簳?。卷七七。列傳。高崇》:「古人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shù)?,不問狐貍?!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竿砩皇莻€直言,并不肯阿諛趨奉,所以這些當?shù)来笕耍忝上鄲??!?/div>
《國語辭典》:當涂(當塗)  拼音:dāng tú
1.執(zhí)掌大權(quán),身居要津。《韓非子。五蠹》:「行貨賂而襲當涂者則求得,求得則私安?!埂段倪x。揚雄。解嘲》:「當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溝渠?!?br />2.縣名。參見「當涂縣」條。
《漢語大詞典》:當途(當途)
見“ 當涂 ”。
分類:當途
《漢語大詞典》:當涂高(當塗高)
漢 代讖書中的隱語。指 三國 魏 。后漢書·袁術(shù)傳:“﹝ 術(shù) ﹞又少見讖書,言‘代 漢 者當涂高’,自云名字應之?!?李賢 注:“當涂高者,‘魏’也?!?span id="li5timo"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肅承天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史丞 許芝 條 魏 代 漢 見讖緯于 魏王 曰:‘……故 白馬 令 李云 上事曰:‘ 許 昌氣見於當涂高,當涂高者當昌於 許 。’當涂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shù)蓝叽笳摺骸?魏 當‘代 漢 ’?!?宋 歐陽修 《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火數(shù)四百炎靈銷,誰其代者當涂高?!?/div>
分類:讖書
《國語辭典》:當朝(當朝)  拼音:dāng cháo
1.當代?!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序》:「時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當朝,鄉(xiāng)人為之謠曰?!?br />2.當今天子。清。洪升《長生殿》第一三出:「(副凈)休得把誣蔑語,憑虛造。(扯凈介)我與你同去面當朝!」
《國語辭典》:當朝(當朝)  拼音:dāng zhāo
當日。《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自家當朝一日,和那婦人叫了一和,兩下都有言語。」
《國語辭典》:秉鈞(秉鈞)  拼音:bǐng jūn
執(zhí)掌政權(quán)。元。蒲道源閑居紀事〉詩二首之二:「寄聲秉鈞者,風俗何時淳?」也作「秉權(quán)」、「秉軸」。
《國語辭典》:專政(專政)  拼音:zhuān zhèng
1.獨攬政權(quán)。《漢書。卷八一。張禹傳》:「吏民多上書言災異之應,譏切王氏專政所致?!?br />2.國家元首有無限權(quán)力,可獨斷獨行的政治型態(tài)。
《漢語大詞典》:得國(得國)
(1).謂獲得國家政權(quán)。禮記·檀弓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span id="s5rcky8" class="book">《史記·鄭世家》:“自 郢 至此,士大夫亦久勞矣。今得國舍之,何如?” 范文瀾 蔡美彪 《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他是完全依附 隋 朝得國的,不得不對 隋 表示忠誠。”
(2).指執(zhí)政。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內(nèi)閣稱大人:“時 江陵公 新得國,以位業(yè)自矜重?!?/div>
《漢語大詞典》:秉軸(秉軸)
比喻執(zhí)政。軸,機械中傳遞動力的主要零件。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太尉增封第三表》:“秉軸之鈞,心希在治。” 宋 蘇軾 《賀孫樞密啟》:“佇觀秉軸,更增帝載之熙?!?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二折:“秉軸持鈞政事堂?!?/div>
《漢語大詞典》:任政
(1).執(zhí)政。史記·孟嘗君列傳:“ 齊湣王 不自得,以其遣 孟嘗君 。 孟嘗君 至,則以為 齊 相,任政。”
(2).指所擔負的職責、政事。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夫能出於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異。”
《漢語大詞典》:持鈞(持鈞)
執(zhí)政。 唐 李白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詩:“賴得契宰衡,持鈞慰風俗?!?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二折:“調(diào)和鼎鼐理陰陽,秉軸持鈞政事堂?!?/div>
分類:執(zhí)政
《漢語大詞典》:持政
(1).爭持家政。韓非子·揚權(quán):“夫妻持政,子無適從?!?王先慎 集解:“夫唱婦隨者,禮之正也。今夫妻爭持其政,故子不知所從也?!?br />(2).執(zhí)政。漢書·韓延壽傳:“大將軍 霍光 持政?!?span id="pvpfssy" class="book">《魏書·天象志一》:“主弱,小人持政?!?/div>
《國語辭典》:為政(為政)  拼音:wéi zhèng
1.治理國家,執(zhí)掌國政。《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左傳。宣公元年》:「于是晉侯侈,趙宣子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于楚。」
2.指執(zhí)政者?!秲x禮。大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弧?jié)h。鄭玄。注:「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br />3.處理政事。唐。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br />4.做主?!蹲髠鳌P辍罚骸府犖糁?,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br />5.從政為官。如:「奉公守法,克盡職守,是為政第一要務?!埂墩撜Z。為政》:「子奚不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