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8
詞典
1
分類詞匯
47
共47,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煩惱
懸心
懸膽
耽心
牽慮
不憂
無憂
猶恐
寒心
深恐
憂天
憂慮
操心
無苦
驚悸
《國語辭典》:
煩惱(煩惱)
拼音:
fán nǎo
煩悶而不快活。唐。
白居易
〈
客路感秋寄明準(zhǔn)上人
〉詩:「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顾?。王觀〈
紅芍藥。人生百歲
〉詞:「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div>
分類:
佛教語
憂愁
擔(dān)心
愁苦
打擾
苦悶
迷惑
不覺
根本
煩惱
《國語辭典》:
懸心(懸心)
拼音:
xuán xīn
掛念、不放心。《紅樓夢》第三四回:「近來我為這事,日夜懸心,又不好說與人,惟有燈知道罷了?!?/div>
分類:
掛念
驚心
擔(dān)心
《國語辭典》:
懸膽(懸膽)
拼音:
xuán dǎn
1.比喻辛苦自勵。參見「臥薪嘗膽」條。《金史。卷一○○。朮虎筠壽傳》:「陛下當(dāng)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毬鞠細(xì)物動搖民間?」
2.形容鼻子的形狀直垂而圓,有如膽囊?!冻桃冶炯t樓夢》第三回:「鼻如懸膽,睛若秋波?!?/div>
分類:
懸掛
擔(dān)心
刻苦
自勵
膽囊
發(fā)憤圖強
美好
《國語辭典》: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越王句踐戰(zhàn)敗后以柴草臥鋪,并經(jīng)常舔嘗苦膽,以時時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見《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勵?!端问?。卷四三五。儒林傳五。胡安國傳》:「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敵,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臥薪嘗膽,宜思所以必報也。」宋。
蘇軾
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
:「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挂沧鳌笐夷憽?、「嘗膽」、「嘗膽臥薪」。
分類:
勾踐
戰(zhàn)敗
放還
《國語辭典》:
耽心
拼音:
dān xīn
掛心、顧慮。《紅樓夢》第五四回:「散了又齊備,我們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禮,豈不三處有益?!挂沧鳌笓?dān)心」。
分類:
專心
擔(dān)心
《漢語大詞典》:
牽慮(牽慮)
擔(dān)心。 王統(tǒng)照
《號聲》
:“他似是十分牽慮到距離不遠(yuǎn)突發(fā)的戰(zhàn)事,因而心理上感到不安!”
分類:
擔(dān)心
《國語辭典》:
不憂(不憂)
拼音:
bù yōu
不擔(dān)心、不憂慮?!墩撜Z。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jié)h。賈誼〈鵩鳥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div>
分類:
擔(dān)心
不憂
憂慮
賈誼
鵩鳥
《漢語大詞典》:
無憂(無憂)
(1).沒有憂患;不用擔(dān)心。
《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
:“ 范獻(xiàn)子 謂 魏獻(xiàn)子 曰:‘……從王命以紓諸侯, 晉國 無憂。’”
《
史記·張儀列傳
》
:“為大王計,莫如事 秦 。事 秦 則 楚 韓 必不敢動;無 楚 韓 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zé)o憂矣?!?唐
羅鄴
《上東川顧尚書》
詩:“龍節(jié)坐持兵十萬,可憐 三蜀 盡無憂。” 宋
朱熹
《次瑞泉詩韻》
:“終待寒泉食,無憂水鏡昏。”
(2).佛教語。參見“ 無憂王 ”、“ 無憂樹 ”。
分類:
無憂
佛教語
憂患
擔(dān)心
《國語辭典》:
猶恐(猶恐)
拼音:
yóu kǒng
還擔(dān)心。《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紅樓夢
》第三四回:「寶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xì)細(xì)一認(rèn)。」
分類:
猶恐
擔(dān)心
《國語辭典》:
寒心
拼音:
hán xīn
1.害怕戰(zhàn)慄。《左傳。哀公十五年》:「齊因其病取歡與闡,寡君是以寒心?!?jié)h。
馬援
誡兄子嚴(yán)敦書
:「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br />2.因失望而痛心。《紅樓夢》第五五回:「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不要說出那般誅心的話,來叫人聽著寒心。」也作「冷心」。
分類:
戰(zhàn)栗
傷心
戒懼
失望
擔(dān)心
恐懼
痛心
《國語辭典》:
深恐
拼音:
shēn kǒng
極為擔(dān)心。如:「我們深恐你承受不了這種打擊?!?/div>
分類:
擔(dān)心
《漢語大詞典》:
憂天(憂天)
擔(dān)心天塌下來。喻多余的顧慮。亦以喻憂慮國家危亡。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和林卿韻》
詞之二:“疇昔憂天,如今懷土,田舍雞肥社酒香?!?清
方文
《移尊過萬茂先兼悼蘇武子》
詩:“華髮蕭疎將蹈海,朱顏憔悴為憂天?!?清
魏源
《〈公羊春秋〉論下》
:“憂天憫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將見之。” 清
黃遵憲
《述懷》
詩:“時時發(fā)狂疾,痛灑憂天淚。”參見“ 杞人憂天 ”。
分類:
擔(dān)心
多余
顧慮
憂慮
國家
危亡
《國語辭典》:
杞人憂天(杞人憂天)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古時杞國有個人,擔(dān)心天會塌下來,因而寢食難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無謂的憂慮?!队讓W(xué)瓊林。卷一。天文類》:「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埂赌鹾;ā返诹兀骸刚嗡麄兓ソㄆ鎰?,為書生吐氣,一面又免不了杞人憂天,代為著急?!挂沧鳌歌絿鴳n天」、「杞人之憂」。
分類:
不必
必要
憂慮
《國語辭典》:
憂慮(憂慮)
拼音:
yōu lǜ
憂愁擔(dān)心。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五:「值歡無復(fù)娛,每每多憂慮?!埂都t樓夢》第六九回:「王夫人正因他風(fēng)聲不雅,深為憂慮;見他今行此事,豈有不樂之理。」
分類:
憂慮
憂愁
愁思
思慮
擔(dān)心
《國語辭典》:
操心
拼音:
cāo xīn
1.勞費心力、精神?!睹献?。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埂都t樓夢》第五五回:「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yǎng)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br />2.執(zhí)持的心志?!妒酚洝>砭虐?。傅寬傳》太史公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堅正,身不見疑。」宋。
司馬光
皮公弼第二札子
:「蓋言人操心不正者,雖有材能,無所用也?!?/div>
分類:
操心
勞神
小心
執(zhí)持
費心
賀敬
心志
敬之
料理
擔(dān)心
五場
《漢語大詞典》:
無苦(無苦)
(1).不痛苦難受。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
:“
《脈法》
曰:‘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nèi)關(guān)?!瘍?nèi)關(guān)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無苦?!?span id="dxxhheo" class="book">《
宋史·王審琦傳
》:“﹝ 太祖 ﹞顧謂 審琦 曰:‘試飲之?!?審琦 受詔,飲十杯無苦。”
(2).不要擔(dān)心受怕,沒關(guān)系。 宋
吳淑
《
江淮異人錄·洪州書生
》
:“ 成 驚曰:‘此人誠忤君子,然斷人之頭,流血在地,豈不見累乎?’書生曰:‘無苦?!?/div>
分類:
痛苦
苦難
擔(dān)心
難受
沒關(guān)系
《國語辭典》:
驚悸(驚悸)
拼音:
jīng jì
驚恐心悸?!侗笔贰>硭?。魏世宗宣武帝本紀(jì)》:「初,夢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為龍,繞己數(shù)匝,寤而驚悸,遂有娠?!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只是思想前事,未免悒悒不快,又有些驚悸成病,不久而死。」
分類:
驚悸
驚慌
心悸
分擔(dān)
擔(dān)心
害怕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