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8詞典 1分類詞匯 217
《國語辭典》:教練(教練)  拼音:jiào liàn
1.訓練別人學習某種技能?!豆卤驹麟s劇。博望燒屯。第四折》:「今有曹丞相,將我取到魏地,教練三軍,拜為軍師之職。」
2.從事于訓練別人學習某種技能的人員。如:「籃球教練」、「柔道教練」。
《漢語大詞典》:鬼手
(1).鬼的手。亦用作詈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忿狷:“ 王司州 ( 王胡之 )嘗乘雪往 王螭 ( 王恬 )許。司州言氣少有牾逆於 螭 ,便作色不夷。司州覺惡,便輿牀就之,持其臂曰:‘汝詎復足與老兄計?’ 螭 撥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彊來捉人臂。’”
(2).鬼的掌握。 唐 柳宗元 《寄韋珩》詩:“奇瘡釘骨狀如箭,鬼手脫命爭纖毫。”
分類:掌握詈詞
《漢語大詞典》:庶長(庶長)
(1).妾所生之長子。 漢 班固 《白虎通·姓名》:“適長稱伯, 伯禽 是也;庶長稱孟, 魯 大夫 孟氏 是也?!?span id="6mybc6m" class="book">《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唐 孔穎達 疏:“《禮緯》云:‘庶長稱孟?!粍t適妻之子長者稱伯,妾子長於妻子則稱為孟,所以別適庶也?!?br />(2).官爵名。 春秋 時 秦 國設置,掌握軍政大權(quán),相當于卿。 商鞅 變法,制定二十級爵,從第十級到第十八級,屬于庶長一等。 漢 襲 秦 制,也置庶長。左傳·襄公十一年:“ 秦 庶長 鮑 、庶長 武 帥師伐 晉 以救 鄭 ?!?span id="ai64aax" class="book">《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 顏師古 注:“庶長,言為眾列之長也?!眳㈤?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57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百官志》“關(guān)內(nèi)侯” 劉昭 注引 漢 劉劭 《爵制》。
(3).復姓。見通志·氏族四。
《國語辭典》:太上皇  拼音:tài shàng huáng
1.皇帝的父親?!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玄宗自疑不能歸長安,肅宗以太上皇奉迎,然后自蜀還京?!?br />2.比喻于幕后掌權(quán)之人。如:「他名義上是老闆,但他老婆卻是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br />3.道教神話中,遠古帝王之一。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太上老君開天經(jīng)》:「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div>
《國語辭典》:占有  拼音:zhàn yǒu
1.占據(jù)、持有。如:「他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三十年,終于在文壇占有一席之地?!?br />2.為《民法》上重要概念,指占有人對于物有事實上管領(lǐng)力之狀態(tài),是一種事實,而非權(quán)利。
《漢語大詞典》:握樞(握樞)
掌握中樞之權(quán)。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朕秉籙御天,握樞臨極?!?唐 駱賓王 《又破設蒙儉露布》:“然則大人拯物,上圣乘時,法乾坤以握樞,體剛?cè)岫O?!?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用違其才:“本朝如 馬端肅 、 楊襄毅 兩太師,前后握樞秉銓,俱有稱於時,真全才也?!?/div>
分類:掌握中樞
《國語辭典》:當政(當政)  拼音:dāng zhèng
掌握政權(quán)。如:「當政者要有仁民愛物的心胸?!?/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要(執(zhí)要)
掌握要害;抓住關(guān)鍵。管子·君臣上:“道也者,萬物之要也。為人君者執(zhí)要而待之,則下雖有奸偽之心,不敢殺也?!?span id="d7rqvr5" class="book">《韓非子·揚權(quán)》:“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
《國語辭典》:熟習(熟習)  拼音:shú xí
1.了解得很深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在鎮(zhèn)遠有五、六年,苗情最為熟習?!?br />2.學習得非常純熟。如:「他熟習各種儀器的操作?!?/div>
《漢語大詞典》:權(quán)寄(權(quán)寄)
謂掌握的實權(quán)。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三年:“ 王儉 常曰:‘我雖有大位,權(quán)寄豈及 茹公 邪!’”
《國語辭典》:下野  拼音:xià yě
執(zhí)政者卸除職務。
《國語辭典》:醫(yī)生(醫(yī)生)  拼音:yī shēng
替人治病的人?!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高@幾日,婁太爺?shù)牟u漸有些重起來了,杜少卿又換了醫(yī)生來看。」《紅樓夢》第六九回:「醫(yī)生要大膽,須得請奶奶將金面略露露,醫(yī)生觀觀氣色方敢下藥?!挂卜Q為「醫(yī)師」。
《漢語大詞典》:秉機(秉機)
掌握時機。 南朝 梁 沈約 《勸農(nóng)訪民所疾苦詔》:“秉機或惰,則無褐終年。”
分類:掌握時機
《國語辭典》:權(quán)數(shù)(權(quán)數(shù))  拼音:quán shù
1.建立威信的方法?!豆茏印I綑?quán)數(shù)》:「桓公問管子曰:『請問權(quán)數(shù)?!还茏訉υ唬骸禾煲詴r為權(quán),地以財為權(quán),人以力為權(quán),君以令為權(quán)。』」
2.權(quán)謀術(shù)數(shù)。漢。桓寬《鹽鐵論。非鞅》:「商鞅以權(quán)數(shù)危秦國,蒙恬以得千里。」《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br />3.統(tǒng)計學上指用以權(quán)衡輕重的數(shù),稱為「權(quán)數(shù)」。
《漢語大詞典》:掌計(掌計)
(1).掌管計簿之事。 宋 王安石 《兵部郎中沈立可依前官充三司戶部判官制》:“還裨掌計之治,所以慰將命之勞。”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樊瑩》:“部運者既關(guān)係切身,無敢浪費;掌計之人,又出入有限,無可蔽藏?!?br />(2).掌握考核。 宋 陳亮 《書職事題名后》:“牋奏一局之具眼,掌計一局之司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