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2分類詞匯 16
《國語辭典》:搪塞  拼音:táng sè
敷衍了事、塞責(zé)應(yīng)付。參見「唐塞」條?!段饔斡洝返谒奈寤兀骸高@先兒只好哄這皇帝,搪塞黎民,全沒些真實本事?!埂段拿餍∈贰返诹兀骸脯F(xiàn)在依我的愚見,碰著有錢的,就放松些;碰著沒有錢的,就拿他兩個來搪塞搪塞,也卸我們的干系?!?/div>
《國語辭典》:敷衍搪塞  拼音:fū yǎn táng sè
做事馬虎,應(yīng)付了事?!段拿餍∈贰返谝灰换兀骸冈俨蝗唬f尺牘上現(xiàn)成句子,抄上幾十聯(lián),也可以敷衍搪塞?!?/div>
《國語辭典》:行唐  拼音:xíng táng
1.懈怠、敷衍。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豈敢行唐,大走向庭前去問當(dāng)?!乖J龑殹蹲显仆ァ返谒恼郏骸感莸眯刑?,火速疾忙。」
2.植物名。茄科天仙子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毒。莖高三十至一百公分,根莖粗壯。葉互生,長橢圓形,粗齒牙緣或羽狀淺裂?;▎紊~腋,花冠鐘形,黃色,具紫紋。蒴果卵圓形。也稱為「莨菪」、「天仙子」。
《漢語大詞典》:天仙子
(1).詞牌名。來自 西域 ,本名《萬斯年》,屬 龜茲 部舞曲,后用為詞牌。因 皇甫松 詞有“懊惱天仙應(yīng)有以”句,取以為名。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三十四字,有五仄韻、四仄韻、兩仄韻、三平韻、五平韻數(shù)種;雙調(diào)六十八字,仄韻。
(2).曲牌名。南曲黃鐘宮、北曲雙調(diào)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與詞牌全闋同,亦有只用前半闋者;另一用作過曲,與詞牌全闋同。北曲有《天仙令》,入雙角只曲,亦作《天仙子》,與南曲異。
(3).植物名。又稱“莨菪”。葉和種子可入藥。
《漢語大詞典》:抵塞
堵塞;搪塞。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三:“則可以抵塞眾口,可以熒惑圣聰?!?span id="tzg556r" class="book">《封神演義》第七三回:“ 胡升 無言抵塞,追悔莫及?!?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直是不識‘敬’字,支吾抵塞耳?!?沙汀 《酒后》:“保長冷冷地抵塞說:‘把電棒照起嘛!’”
分類:堵塞搪塞
《國語辭典》:唐塞  拼音:táng sè
唐,堤防?!柑迫乖付氯谭郎系目住UZ本《淮南子。人間》:「唐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购蠖嘀阜笱芰耸?、塞責(zé)應(yīng)付?!读凝S志異。卷三。毛狐》:「戴月披星,終非了局。使君自有婦,唐塞何為?」也作「搪塞」、「塘塞」。
《國語辭典》:支持  拼音:zhī chí
1.支撐維持。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埂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葛堷櫳鷧s支持不住,只是伏在椅子上打盹?!?br />2.贊同、鼓勵。如:「鼎力支持」、「我支持這個提議。」
3.應(yīng)付、照應(yīng)。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覺來我自支持他,包你沒事。」
4.支付、支出?!队魇烂餮浴>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一應(yīng)殯殮之費,都要他支持。你可服么?」
5.說話吞吐含糊、搪塞應(yīng)付。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唇巧舌,信口支持?!?/div>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ú
1.抵抗、抗拒?!杜f五代史。卷一三六。周書僭偽傳三。孟知祥傳》:「與遂、閬兵合,則勢不可支吾?!乖o名氏《凍蘇秦》第二折:「逼得他忍饑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挂沧鳌钢ξ唷?。
2.應(yīng)付、對付。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端詳了你上馬嬌,怎支吾蜀道難!」《水滸傳》第九回:「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div>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u
用含混牽強的言語,應(yīng)付搪塞他人?!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胡說!世間不信有這等巧事,他家失去了十五貫錢,你卻賣的絲恰好也是十五貫錢,這分明是支吾的說話了?!埂都t樓夢》第七三回:「你們查的不嚴(yán),怕得不是,還拿這話來支吾?!?/div>
《漢語大詞典》:塞白
謂拼湊文字搪塞或應(yīng)付考試。 宋 鄭樵 《〈通志〉總序》:“ 班固 者浮華之士也,全無學(xué)術(shù),專事剽竊……及諸儒各有所陳, 固 惟竊 叔孫通 十二篇之儀以塞白而已?!?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八:“今吏部每選考試監(jiān)生作經(jīng)義,有不能記本題者,任意書平日所記文字塞白,名曰‘請客文章’。”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五經(jīng)中額》:“浮夸躁進(jìn)之徒,剽竊擬題,購求坊刻,割截成篇,臨時強記塞白?!?/div>
《漢語大詞典》:應(yīng)塞(應(yīng)塞)
應(yīng)付搪塞。 章炳麟 《訄書·訂孔》:“凡説人事,固不當(dāng)以祿胙應(yīng)塞,惟 孔氏 聞望之過情有故。”
《國語辭典》:支調(diào)(支調(diào))  拼音:zhī diào
敷衍、打發(fā)。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他既然支調(diào)咱家回去,早氣出我個四句來了。」《金瓶梅》第四○回:「隨你催討終朝,只拿口兒支調(diào)?!?/div>
《漢語大詞典》:檻塞(檻塞)
猶閉塞,搪塞。《漢書·谷永傳》:“此欲以政事過差丞相父子、中尚書宦官,檻塞大異,皆瞽説欺天者也。” 顏師古 注:“檻,義取檻柙之檻。檻,猶閉也?!?王先謙 補注:“檻塞猶遮塞,若今云搪塞矣。”
分類:閉塞搪塞
《漢語大詞典》:枝枝梧梧
猶支支吾吾。說話躲躲閃閃,搪塞應(yīng)付。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么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枝枝梧梧,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漢語大詞典》:吱唔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糊躲閃。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四:“人家給她談情說愛,她三言兩語吱唔過去,叫人沒法往下談。” 孔慶德 《六安兵變》:“我一時竟答不上來,只是吱唔著,心不住地崩崩跳?!?/div>
《國語辭典》:支吾其詞(支吾其詞)  拼音:zhī wu qí cí
以含混牽強的言語,搪塞應(yīng)付他人。《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二回:「余藎臣見王小五子揭出他的短處,只得支吾其詞:『他的差使本來要委的了。銀子是他該我的,如今他還我,并不是花了錢買差使的。』」
《國語辭典》:推搪  拼音:tuī táng
推諉搪塞。如:「處理事情容易推搪的人,總是無法讓人放心?!?/div>
分類:推托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