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長楊宮(長楊宮)
秦 漢 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周至縣 東南。三輔黃圖·秦宮:“ 長楊宮 在今 盩厔縣 東南三十里,本 秦 舊宮,至 漢 修飾之以備行幸。宮中有垂楊數(shù)畝,因為宮名;門曰 射熊館 。 秦 漢 游獵之所?!?/div>
《漢語大詞典》:東坑(東阬)
猶東崗。《漢書·揚雄傳上》:“陳眾車於東阬兮,肆玉軑而下馳;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顏師古 注:“阬,大阜也,讀與岡同?!币徽f指 東海 。見文選 李善 注引 如淳 說。
古城名。故址在今 湖北省 宜昌縣 東北。
《漢語大詞典》:井陘口(井陘口)
要隘名。九塞之一。故址在今 河北省 井陘縣 北 井陘山 上。又縣西有故關,乃 井陘 西出之口。詳“ 井陘 ”。
《漢語大詞典》:井陘(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脈。有要隘名 井陘口 ,又稱 土門關 。 秦 漢 時為軍事要地。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荊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高誘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縣 ?!?span id="bimhmwb" class="book">《元和郡縣圖志·恒州》:“ 井陘縣 , 六國 時 趙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興兵攻 趙 ,下 井陘 。 漢高帝 三年, 韓信 、 張耳 東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陳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門口 ,縣( 獲鹿縣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玉合記·言祖》:“萬里鳴刁斗,三軍出 井陘 ,小的們隨老爺去 河北 ,在此久等?!?王德鐘 《和悼秋醉后之作》:“書生曾把《陰符》讀,亦愿荷戈出 井陘 ?!?/div>
《國語辭典》:柴窯(柴窯)  拼音:chái yáo
一種瓷器。產(chǎn)于河南鄭州,世傳五代周世宗柴榮時燒造,一說制器者姓柴,故稱為「柴窯」。瓷器釉明如鏡,質(zhì)薄如紙,聲清如磬,紋細如絲,形制之精,乃瓷器之極品。
《漢語大詞典》:徐關(徐關)
古地名。故址在今 山東省 淄川鎮(zhèn) 西?;蛟圃?淄博市 西南。左傳·成公二年:“遂自 徐關 入。” 唐 杜甫 《送舍弟穎赴齊州》詩之一:“ 岷嶺 南蠻北, 徐關 東海 西?!?仇兆鰲 注:“ 徐關 ,在 齊 地。”
《國語辭典》:沙鹿  拼音:shā lù
地名。隸屬臺中市沙鹿區(qū),面積約四十平方公里。有縱貫鐵路海線經(jīng)過,靜宜大學設校于此。
《漢語大詞典》:天津橋(天津橋)
古浮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市 西南。 隋煬帝 大業(yè) 元年遷都,以 洛水 貫都,有天漢津梁的氣象,因建此橋,名曰 天津 。 隋 末為 李密 燒毀, 唐 宋 屢次改建加固, 金 以后廢圮。 唐 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詩:“莫悲 金谷園 中月,莫嘆 天津橋 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人?”
《國語辭典》:謻臺(謻臺)  拼音:yí tái
位于今河南洛陽的古臺。相傳為周景王所筑,周赧王曾避債于此?!稘h書。卷十四。諸侯王表》:「至虖阸?河洛之間,分為二周,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句下漢。劉德。注:「洛陽南宮謻臺是也?!挂卜Q為「逃債臺」。
《漢語大詞典》:樂游苑(樂遊苑)
(1).古苑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為 秦 時的 宜春苑 , 漢宣帝 時改建 樂游苑 。 唐 時,為 長安 士女游賞的勝地。西京雜記卷一:“ 樂游苑 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 唐 李白 《憶秦娥》詞:“ 樂游原 上清秋節(jié), 咸陽 古道音塵絶?!?唐 李白 《登樂游園望》:“獨上 樂游園 ,四望天日曛。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云?!?清 吳偉業(yè) 《畫蘭曲》詩:“何似 杜陵 春禊飲, 樂游原 上采蘭人?!?br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境。 南朝 宋武帝 所建。 南朝 梁 沈約 有《應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參見“ 樂游 ”。
《漢語大詞典》:樂游(樂遊)
(1).歡樂地游逛。 唐 李冗 《獨異記》卷中:“ 陸賈 得 南越王 趙佗 所贈橐,中裝萬金。歸分五男,各令散居。而 賈 攜侍兒竟樂游於五子之家,每止十日,極其滋味承奉。” 清 唐甄 潛書·獨樂:“夜起寢者,與之觀色而聽音,甘味而樂游也,豈其所愿哉。”
(2).“ 樂游苑 ”的省稱。指 漢宣帝 所建者。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詩:“ 長安 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 樂游 下矚無遠近,緑槐萍合不可芟?!眳⒁姟?樂游苑 ”。
(3).“ 樂游苑 ”的省稱。指 南朝 宋武帝 所建者。 唐 李白 《月夜金陵懷古》詩:“別殿悲 清暑 ,芳園罷 樂游 ?!?王琦 注引《六朝事跡》:“ 樂游苑 ,《輿地志》云,在 晉 為 藥園 , 宋 元嘉 中以其地為北苑,更造樓觀,后改為 樂游苑 ?!眳⒁姟?樂游苑 ”。
《國語辭典》:井臺(井臺)  拼音:jǐng tái
架設于海底的石油開采井,放置器材設備及人員作業(yè),為海上的工作基地。
《漢語大詞典》:雪臺(雪臺)
古臺名。故址在今 河南 開封 東南。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吾 梁 吹臺 在城南,是 師曠 作樂處, 梁孝王 改為 繁臺 , 班 史稱 吹臺 為 平臺 , 謝惠連 於此作《雪賦》,又名 雪臺 ?!?/div>
《漢語大詞典》:巨橋(巨橋)
古代糧倉名。故址在古 衡潼 東岸,因水上有大橋得名。今屬 河北省 曲周縣 。相傳為 殷紂 聚斂糧食之所, 周武王 克 殷 后散其粟賑民。逸周書·克殷:“﹝ 武王 ﹞乃命 南宮忽 振 鹿臺 之財, 巨橋 之粟。”管子·地數(shù):“夫昔者 武王 有 巨橋 之粟,貴糴之數(shù)?!?尹知章 注:“ 巨橋倉 ,在今 廣平郡 曲周縣 。” 宋 王禹偁 《吊稅人場文》:“虎之搏人也,止於充腸;官之稅人也,幾於敗俗。則有泉涌 鹿臺 之錢,山積 巨橋 之粟?!?/div>
《漢語大詞典》:九龍池(九龍池)
(1). 唐 代 長安 池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趕 九龍池 賞 楊 家一捻紅。” 元 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 若耶溪 西施 戲瓢, 九龍池 玉環(huán) 鬭草?!?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九龍池》:“ 九龍池 接近 昭陵 ,其北有 粹澤亭 為累朝駐蹕之地。”
(2).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縣 。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四川汶山縣:“ 巨人山 在 汶山縣 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傳是 九龍池 。”
《漢語大詞典》:望海臺(望海臺)
古臺名。故址在今 河北省 滄縣 東北。又名 漢武臺 ,方術之士為 漢武 求仙處?;蛟?漢武 東巡海上所筑。一說 秦始皇 東巡望海處。參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巨洋水、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直隸四·河間府》。
《漢語大詞典》:螺亭
古亭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贛州市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螺亭 在 南康郡 。昔有一女採螺為業(yè),曾宿此亭,夜聞空中雨聲,乃見眾螺張口而至,便亂噉其肉,明日惟有骨存焉,故號此亭為 螺亭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四:“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嶂遶 螺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