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詞典 3分類詞匯 32
《國語辭典》:墊解(墊解)  拼音:diàn jiè
古時應當向上級機關呈送的款項,由于來不及徵收齊全,而改用其他款項墊補。
《國語辭典》:藏針縫(藏針縫)  拼音:cáng zhēn féng
針織時應用于袖口、下擺、摺邊等處的縫合,將針腳隱藏而不露于外,針腳間的距離一般少于半公分。
《國語辭典》:打擂臺(打擂臺)  拼音:dǎ lèi tái
1.設臺比武。如:「拳賽要登場了,這次是由前后任拳王打擂臺?!乖?。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泰安州山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2.較量技巧、手段。如:「這次球賽由我們自己人互打擂臺,相互較量?!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我才看那單子上,今年你這老貨又來打擂臺來了。」
《國語辭典》:飲流懷源(飲流懷源)  拼音:yǐn liú huái yuán
喝水的時候,想到水的來源。語本北周。庾信徵調(diào)曲〉六首之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贡扔鞑煌?。如:「受人恩惠當飲流懷源,知恩圖報?!挂沧鳌革嬎础?、「飲水思源」。
《國語辭典》:知難而退(知難而退)  拼音:zhī nán ér tuì
本指作戰(zhàn)時隨機應變,遇形勢不利則退卻?!蹲髠?。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后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唐。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書:「夫無難而退,謙也;知難而退,宜也,非謙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7865' target='_blank'>楊萬里 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幾覆車于太行,沉舟于呂梁,知難而退,棄官九載。」
《漢語大詞典》:障車文(障車文)
唐 時應用文體之一。舉行婚禮障車時的祝頌文字。 明 張萱 疑耀卷三:“世皆知古有催粧詩,而不知有障車文。 唐 天祐 中, 南平王 鐘傳 女適 江夏 杜洪 子,時及昏暝,令人走乞障車文於 湯篔 , 篔 命小吏四人,各執(zhí)紙筆,倚馬而成。今其文不傳,想亦催粧之類也?!眳⒁姟?障車 ”。
《漢語大詞典》:障車(障車)
唐 人婚嫁,候新婦至,眾人擁門塞巷,至車不得行,稱為障車。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花燭:“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壻、卻扇及觀花燭之事,又有卜地、安帳、并拜堂之禮,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span id="yxbdjta" class="book">《新唐書·唐紹傳》:“昏家盛設障車,擁道為戲樂,邀貨捐貲動萬計,甚傷化紊禮,不可示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武童生
明 清 時應武科生員之試者,稱“武童生”。亦省稱“ 武童 ”。《文明小史》第三回:“總共拿住了三十四個人,內(nèi)中有三個秀才,十八個武童,其餘十三個,有做生意的,也有來看熱鬧的?!?span id="igiprye" class="book">《清會典事例·兵部·武科》:“ 順治 二年定,京衛(wèi)武童生,每年春秋二季由兵部考試,每季取進五十名。直隸各省武童,照文童例,學政三年一考,取進多寡無定額。”《清會典事例·兵部·武科》:“ 康熙 三年題準:京衛(wèi)武童生,照直省例,歸併學政考??;三年一考,共取進百名?!眳⒁姟?武科 ”。
《國語辭典》:武科  拼音:wǔ kē
舊時選拔武官的科舉考試。唐武則天長安二年設武舉,為武科之始。以后歷朝皆因襲之,但不定期舉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鄉(xiāng)試、武會試之制。清代沿襲,考試科目為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場,又以默寫武經(jīng)為內(nèi)場。清光緒二十七年廢止。
《國語辭典》:血庫(血庫)  拼音:xiě kù
收集儲存血液以供醫(yī)護之用的機構。平時將健康人的血液抽出,按血型的不同,分類低溫保存,需要時即可取用。
《國語辭典》:小受大走  拼音:xiǎo shòu dà zǒu
父母處罰,若是輕打就接受,若是重打則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于不義。參見「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條。《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小受大走,直將代孟母投梭。」
《國語辭典》:打狗也要看主人面  拼音:dǎ gǒu yě yào kàn zhǔ rén miàn
(諺語)打狗時應顧慮到狗主人是誰。比喻責罰他人時,要顧及其上屬或相關者的情面。如:「打狗也要看主人面,即使他做錯了,我們也該看在主管的面子上,原諒他吧!」
《國語辭典》:游戲規(guī)則(游戲規(guī)則)  拼音:yóu xì guī zé
1.本指各種游戲進行的規(guī)則。
2.泛指各種事情進行時應有的規(guī)矩。如:「為了公平競爭,必須訂定和遵守游戲規(guī)則?!?/div>
《國語辭典》:預備金(預備金)  拼音:yù bèi jīn
儲存以備預算不足或意外時應用的一定之金額。也作「豫備金」。
《國語辭典》:驗貨單(驗貨單)  拼音:yàn huò dān
為進口報關時應填送海關單子之一。于船舶抵埠時,與進口報單、提貨單等一并送關,備作驗關時的紀錄。
《國語辭典》:小選區(qū)(小選區(qū))  拼音:xiǎo xuǎn qū
選舉時應選名額為一名的選區(qū)。也稱為「單一選區(qū)」。
《國語辭典》:提稱語(提稱語)  拼音:tí chēng yǔ
請受信人察閱的語詞。用時應與稱謂配合,并按雙方的關系來措詞。如對祖父母、父母用膝下、膝前;對一般長輩用鈞鑒、尊鑒;對平輩用如晤、如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