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6
詞典
1
分類詞匯
15
分類詞匯
執(zhí)戟
筌蹄
執(zhí)紼
武舞
象板
指法
手法
懸腕
執(zhí)杖
手杖
鈴杵
腰機
懸手
鎗把
痞家
《國語辭典》:
執(zhí)戟(執(zhí)戟)
拼音:
zhí jǐ
1.手持兵戟,即從軍。南朝宋。
謝靈運
〈
齋中讀書
〉詩:「執(zhí)戟亦以疲,耕稼豈云樂?!?br />2.職官名。秦漢時的侍郎官,掌管宿衛(wèi)殿門。
分類:
宮廷
侍衛(wèi)官
值勤
時手
持戟
《國語辭典》:
筌蹄
拼音:
quán tí
1.比喻為達某種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參見「荃蹄」條。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詩。序〉:「莊列寓言,風騷比興,多假蟲鳥以為筌蹄。」
2.南朝時貴族與士大夫講經(jīng)說法時所執(zhí)拂麈之類的東西?!赌鲜贰>戆恕?。賊臣傳。侯景傳》:「上索筌蹄,曰:『我為公講?!幻半x席,使其唱經(jīng)?!?/div>
分類:
士大夫
貴族
講經(jīng)說法
時手
麈尾
捕魚
竹器
《國語辭典》:
執(zhí)紼(執(zhí)紼)
拼音:
zhí fú
送葬時手執(zhí)繩索以牽引靈柩,后泛指送葬。《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zhí)紼?!固?。
黃滔
祭崔樸闕
:「方俟彈冠,仰修程于霄漢,誰云執(zhí)紼,悲落景于桑榆?!?/div>
分類:
執(zhí)紼
喪葬
為人
時手
牽引
靈柩
大繩
《漢語大詞典》:
武舞
雅舞的一種,與“文舞”相對。始于 周 代。舞時手執(zhí)斧盾。內容為歌頌統(tǒng)治者武功。用于郊廟祭祀及朝賀、宴享等大典。
《書·大禹謨》
“舞干羽于兩階” 唐 孔穎達 疏:“
《明堂位》
云: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戚,斧也。是武舞執(zhí)斧執(zhí)楯。”
《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
:“為國家者,揖讓得天下,則先奏文舞;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
卷十二:“今之
《舞蠻牌》
即古武舞,
《舞三臺》
與
《調笑》
即古文舞。”
分類:
武舞
雅舞
時手
《國語辭典》:
象板
拼音:
xiàng bǎn
樂器名。用兩塊片狀板,一頭以繩子聯(lián)結而成的樂器。參見「拍板」條。《金瓶梅》第四三回:「內院歌姬,緊按定銀箏象板?!?/div>
分類:
象牙
拍板
打擊樂器
時大
大臣
朝見
時手
手板
《國語辭典》:
指法
拼音:
zhǐ fǎ
學習技藝時,運用手指的各種技巧。如彈琴的指法、打字的指法及中醫(yī)針灸時捻針的指法?!独蠚堄斡洝返谝弧鸹兀骸赋趼犨€在算計他的指法,調頭,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無指?!?/div>
分類:
指法
中醫(yī)
彈奏
奏樂
樂器
針灸
時手
手指
指動
原則
《國語辭典》:
手法
拼音:
shǒu fǎ
技巧方法。常用于文學、藝術、技藝等方面。如:「手法巧妙」?!都t樓夢》第八六回:「看有一套琴譜,甚有雅趣,上頭講的琴理甚通,手法說的也明白?!?/div>
分類:
手法
彈奏
手段
技巧
傷時
應付
時手
手指
人事
指動
權術
法度
《國語辭典》:
懸腕(懸腕)
拼音:
xuán wàn
寫字時腕部到肘全部懸空,不接觸桌面。也稱為「懸肘」。
分類:
寫字
時手
手腕
懸空
《漢語大詞典》:
執(zhí)杖(執(zhí)杖)
舊時父母之喪,舉行葬儀時手持喪棒,謂之“執(zhí)杖”。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思家》
:“斑衣罷想,縱然歸去,又怕帶麻執(zhí)杖。”湘劇
《琵琶上路》
:“為兒子的不能夠披麻執(zhí)杖?!?/div>
分類:
執(zhí)杖
父母
葬儀
時手
持喪
《國語辭典》:
手杖
拼音:
shǒu zhàng
拄著走路的棍子。
分類:
手杖
走路
時手
棍子
《漢語大詞典》:
鈴杵(鈴杵)
僧、道游方時手持的響器。
《
宋史·外國傳六·天竺
》
:“ 至道 二年八月,有 天竺 僧隨舶至海岸,持帝鐘、鈴杵、銅鈴各一。”
《水滸傳》
第六一回:“ 吳用 手中搖著鈴杵,口里念四句口號?!?/div>
分類:
游方
時手
響器
《國語辭典》:
腰機(腰機)
拼音:
yāo jī
一種中國古代的織機。因為用力部位全在腰尻上,故稱為「腰機」。多用于小幅布帛的紡織,所織出的布帛整齊堅實。中國偏遠邊塞如今仍有使用者。見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腰機式》。
分類:
時手
織機
《漢語大詞典》:
懸手(懸手)
寫字時手腕懸空,不著幾案。 宋
陳師道
《
后山談叢
》
卷一:“ 蘇 黃 兩公皆喜書,不能懸手…… 蘇公 論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參見“ 懸腕 ”。
分類:
寫字
時手
手腕
懸空
不著
幾案
《國語辭典》:
懸腕(懸腕)
拼音:
xuán wàn
寫字時腕部到肘全部懸空,不接觸桌面。也稱為「懸肘」。
分類:
寫字
時手
手腕
懸空
《國語辭典》:
鎗把
拼音:
qiāng bǎ
鎗托的彎曲部。射擊時手可握于其上。
分類:
彎曲
曲部
射擊
時手
《國語辭典》:
痞家
拼音:
pǐ jiā
玩牌時手氣差的人。如:「今天的牌局只有他是大痞家?!?/div>
分類:
玩牌
時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