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時政(時政)  拼音:shí zhèng
1.因時施政的原則?!蹲髠鳌N墓辍罚骸覆桓骈c朔,棄時政也?!?br />2.當時的政令?!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等傳。論曰》:「時政平則文德用,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
《漢語大詞典》:時政記(時政記)
唐 時廷議奏對的記錄,稱“時政記”。始于 唐 長壽 間。由宰相撰著,封送史館。新唐書·百官志二:“ 高宗 臨朝不決事,有司所奏,惟辭見而已。 許敬宗 、 李義府 為相,奏請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仗下,與百官皆出,不復聞機務矣。 長壽 中,宰相 姚璹 建議:仗下后,宰相一人録軍國政要,為時政記,月送史館?!眳㈤?span id="hfkrbvv" class="book">《舊唐書·姚璹傳》、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記注。
分類:奏對記錄
《國語辭典》:臨時政府(臨時政府)  拼音:lín shí zhèng fǔ
國家遇有大變革時,正式政府未產(chǎn)生,暫時組織一個代行政府職權(quán)的機關(guān)。如民國元年元旦,國父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國語辭典》:偽臨時政府(偽臨時政府)  拼音:wèi lín shí zhèng fǔ
民國二十七年日本在北平所成立的偽組織。轄華北四省及平津青三市,王克敏為偽行政委員會長,二十九年取消。
《漢語大詞典》:風會(風會)
(1).風氣;時尚。明史·喬允升曹于汴等傳贊:“雖其材識不遠,耳目所熟習,不能不囿於風會,抑亦一時之良也?!?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二:“ 西山 本姓 慎 ,避 孝宗 諱,改姓 真 。此在當時,風會如此,而不知其背於義也?!?br />(2).時勢;時政。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一:“藩鎮(zhèn)既由兵士擁立,其勢遂及於帝王,亦風會所必至也。”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復議何學士如璋奏設(shè)水師書》:“此乃轉(zhuǎn)移風會之樞紐,釐正水師之關(guān)鍵?!?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四五:“因為一時代自有一時代的文體,并且在這方面的造詣,這是風會所限,難以自超的?!?
《漢語大詞典》:時治(時治)
猶時政。當時的政治。 宋 田況 儒林公議卷上:“﹝ 范仲淹 ﹞謂朝政因循日久,庶事隳敝,志欲剗舊謀新,振興時治。”
《國語辭典》:清議(清議)  拼音:qīng yì
對時政或政治人物的批評議論。《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張溫傳》:「艷性狷厲,好為清議?!?/div>
《國語辭典》:行都  拼音:xíng dū
因應時局而暫定的首都?!端问?。卷三九三。黃裳傳》:「出攻入守,當據(jù)利便之勢,不可不定行都。」
《國語辭典》:策論(策論)  拼音:cè lùn
對策與議論文,為科舉時代試士科目之一?!端问贰>矶宋?。馮拯傳》:「拯請兼攻策問,不專以詩賦為進退。」《?;萑珪?。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雖三場試之策論,多由記問剽竊?!?/div>
《漢語大詞典》:罪言
新唐書·杜牧傳:“ 劉從諫 守 澤潞 , 何進滔 據(jù) 魏博 ,頗驕蹇不循法度。 牧 追咎 長慶 以來朝廷措置亡術(shù),復失 山東 ,鉅封劇鎮(zhèn),所以繫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稱奏議或議論時政得失的文章為“罪言”。如 清 郭嵩燾 有《罪言存略》。 康有為 《聞鄧鐵香鴻月廬安南畫界撤還卻寄》詩:“ 杜牧 《罪言》猶未得, 賈生 痛哭竟如何!”
《國語辭典》:時義(時義)  拼音:shí yì
1.因時而生的作用與價值。《易經(jīng)。遁卦。彖曰》:「小利貞浸而長也,遁之時義大矣哉?!?br />2.意義?!段倪x。謝惠連。雪賦》:「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div>
《國語辭典》:謠言(謠言)  拼音:yáo yán
民間流傳的歌謠?!逗鬂h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埂度龂萘x》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弧?/div>
《國語辭典》:謠言(謠言)  拼音:yáo yan
虛構(gòu)不實的傳聞。《老殘游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埂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敢膊磺频媚抢飦淼闹{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div>
《國語辭典》:政論(政論)  拼音:zhèng lùn
對政府施政措施及其得失的評論。
《國語辭典》:鮑焦(鮑焦)  拼音:bào jiāo
人名。周時隱者,因不滿時政,廉潔自守,躬耕自居,因悲觀抱木自殺。
《漢語大詞典》:堂餐
唐 時政事堂的公膳。新唐書·張鎰傳:“明年,以 兩河 用兵,詔省薄御膳及皇太子食物, 鎰 因奏減堂餐錢及百官稟奉三分一,以助用度?!?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定數(shù):“太平廣記載: 唐 張文瓘 居中書數(shù)年,未能食一堂餐,以為命蹇?!眳⒁妳⒁姟疤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