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遠期(遠期)
(1).謂期望時間長遠。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天下重器,??植蝗?,日復一日,安敢遠期十歲乎?”《文選·陸機〈長歌行〉》:“遠期鮮克及,盈數(shù)固希全?!?李善 注引管子:“任之重者莫如身,期之遠者莫如年。”
(2).遙遠的時日。 南朝 宋 鮑照 《送從弟道秀別詩》:“游子苦行役,冀會非遠期。”
(3).謂遠會。 清 黃鷟來 《十三夜碧山堂宴集作》詩:“佳人來遠期,清波開素襟?!?br />(4). 漢 鐃歌名。參見“ 遠如期 ”。
《漢語大詞典》:遠如期(遠如期)
漢 鐃歌名。一名《遠期》。以首句“遠如期”三字為名。《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遠如期,益如壽。處天左側,大樂萬歲,與天無極?!?span id="1111111" class="book">《晉書·樂志下》:“ 漢 時有《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遠如期》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戰(zhàn)陣之事。”
分類:鐃歌三字
《國語辭典》:旬朔  拼音:xún shuò
十天或一個月?!赌鲜?。卷十九。謝靈運傳》:「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踰旬朔?!埂段倪x。曹攄。思友人詩》:「自我別旬朔,微言絕于耳?!?/div>
分類:十天時日
《國語辭典》:早日  拼音:zǎo rì
1.時日提早。如:「早日歸來」、「早日完工」?!肚迨犯?。卷一五三。邦交志一》:「俄皇特命戶部大臣威特見出使大臣許景澄,云欲為中國代借鉅款,俾早日退兵?!?br />2.從前。如:「早日共游之地,今日重游,卻是景物全非?!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送李六協(xié)律歸荊南詩:「早日羈游所,春風送客歸?!?/div>
《漢語大詞典》:費日(費日)
耗費時日。 漢 焦贛 《易林·坎之鼎》:“探巢捕魚,耕田捕鰌,費日無功,右手空虛?!?宋 劉攽 《泛舟西湖》詩:“名園皆有主,費日試幽尋?!?清 孫枝蔚 《贈汪漢年奕師》詩:“能事看君等斵輪,惟嫌費日損精神。”
《國語辭典》:木拱  拼音:mù gǒng
墓前的樹木已成拱抱,比喻時日已久。《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固啤6鸥Α从^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分類:樹木時日
《漢語大詞典》:嘉時(嘉時)
美好的時日,美好的時刻。漢書·外戚傳下·班倢伃:“既過幸於非位兮,竊庶幾乎嘉時?!?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六:“嘉時在今辰,零雨灑塵埃?!?南朝 梁元帝 《纂要》:“時曰良時嘉時芳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div>
《漢語大詞典》:日錄
(1).史書記事的一種體例。記其事并記其時日。《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漢 何休 注:“於所聞之世……大夫卒,無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br />(2).指史官按日的記錄。宋史·周常傳:“陛下於災暾可畏之候,暫停進對,亦人情之常;若著為定令,則必記於日録,傳之史筆?!?br />(3).猶日記。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 山谷 晚年作日録,題曰《家乘》?!?阿英 《敵后日記·〈廟灣紀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離 泰州 前來軍部……諸凡海陸河川,風雨晦暝,艱辛苦難,無不飽經(jīng)。故抵達軍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將途中日録,匯為一冊存之。”
《漢語大詞典》:便時(便時)
(1).吉利的時日。后漢書·董卓傳:“宮室營寺焚滅無餘,是時唯有 高廟 、京兆府舍,遂便時幸焉?!?李賢 注:“便時謂時日吉便。”后漢書·魯丕傳:“ 趙王 商 嘗欲避疾,便時移住學官, 丕 止不聽?!?三國 魏 曹植 《圣皇篇》詩:“便時舍外殿,宮省寂無人?!?br />(2).謂選取吉利的時日。漢書·外戚傳下·孝平王皇后:“ 宮 、 豐 、 歆 授皇后璽紱,登車稱警蹕,便時 上林 延壽門 ,入 未央宮 前殿?!?span id="1111111"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安帝延光三年》:“壬戌,車駕還京師,便時太學,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胡三省 注引 李賢 曰:“且於太學待吉時而后入也,故曰便時?!?br />(3).適當?shù)臅r候,方便的時候。《后漢書·宋意傳》:“宜割情不忍,以義斷恩,發(fā)遣 康 焉 各歸蕃國,令 羨 等速就便時,以塞眾望。” 孫犁 《澹定集·燼馀書札》:“附上書目二紙,請寫信給上海文藝出版社那位同志,請他便時到書店給我們找找,你看可以嗎?”
《漢語大詞典》:卒時(卒時)
(1).盡時。謂度過三個月。國語·晉語一:“吾聞以亂得聚者,非謀不卒時,非人不免難,非禮不終年,非義不盡齒,非德不及世,非天不離數(shù)。” 韋昭 注:“卒,盡也。三月為一時?!?br />(2).度過時日。 晉 張協(xié) 《七命》:“樂以亡戚,游以卒時?!?/div>
《漢語大詞典》:留日
(1).整天;終日。《逸周書·大匡》:“哭不留日?!?孔晁 注:“留,盡也。”
(2).延誤時日。晏子春秋·外篇下二:“古者圣人,非不知能繁登降之禮,制規(guī)矩之節(jié),行表綴之數(shù)以教民,以為煩民留日,故制禮不羨于便事?!?吳則虞 集釋引 劉師培 曰:“《淮南·齊俗訓》云‘……以為曠日煩民而無所用,故制禮足以佐實喻意而已矣?!幢敬宋摹!畷缛铡?,即‘留日’也?!?br />(3).留住日光。 唐 李華 《含元殿賦》:“飛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div>
《漢語大詞典》:視日(視日)
(1).看日影以知時刻。禮記·曲禮上:“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 孔穎達 疏:“視日蚤莫者,君子或瞻視其庭影,望日蚤晚也?!?br />(2).占候時日,以卜吉兇。史記·陳涉世家:“ 周文 , 陳 之賢人也。嘗為 項燕 軍視日?!?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視日時吉兇舉動之占也?!?/div>
《漢語大詞典》:銷日(銷日)
消磨時日。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唐 白居易 《官舍閑題》詩:“送春唯有酒,銷日不過棋。” 宋 歐陽修 《試筆·學書工拙》:“每書字……嘗有初不自喜,隔數(shù)日視之,頗若稍有可愛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銷日,何用較其工拙?”
分類:消磨時日
《漢語大詞典》:沈滯(沈滯)
亦作“沉滯”。
(1).積滯;郁積。國語·周語下:“氣不沉滯,而亦不散越?!?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加以跡少愆累,心無沉滯,故得耳?!?br />(2).猶隱退。《楚辭·九辯》:“愿沉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span id="1111111" class="book">《后漢書·崔駰傳》:“故英人乘斯時也,猶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為嘿嘿而久沉滯也?”后漢書·崔駰傳:“子笑我之沉滯,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br />(3).指仕宦久不遷升。 漢 王充 論衡·狀留:“遵禮蹈絶,修身守節(jié),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滯之留?!?三國 魏 曹操 《與王脩書》:“將言前后百選,輒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滯冶官。”晉書·陳壽傳:“﹝ 壽 ﹞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屯娭l(xiāng)黨以為貶議。及 蜀 平,坐是沉滯者累年?!?劉師培 《廢兵廢財論》:“蓋一切之威力,均生于財。同一作宦,富者可以躋升,而貧者終身沉滯?!?br />(4).泛指長期處于某種狀況;停滯。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八:“效法 日本 其實是間接效法 歐 美 ,更具體地說:便是在暗默間想怎樣把 中國 數(shù)千年沉滯著的封建社會轉(zhuǎn)化為近代的資本主義社會?!?br />(5).拖延時日;耽擱。后漢書·袁安傳:“久議沉滯,各有所志,蓋事以議從,策以眾定……君何尤而深謝?”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生與 韶華 曰:‘我有手書一緘,煩汝送 瓊 ,幸勿沉滯。’”
(6).滯留;淹留。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道人異事:“我亦以子沉滯人間,未能遠引也?!?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身是幽魂,沉滯於此,不聞讀書聲者,百餘年矣?!?br />(7).滯重,不靈便。呂氏春秋·情欲:“筋骨沉滯,血脈壅塞?!?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絕頂聰明,然而他給予人的卻是那么一種沉滯的懶怠之感。”《花城》1981年第5期:“下班了,我拖著沉滯的步子,經(jīng)過隔壁門口?!?br />(8).謂疾病沉重,經(jīng)久不愈。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吾今疾在沉滯,性命無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煬帝紀上》:“今歲耆老赴集者,可於近郡處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滯,不堪居職,即給賜帛,送還本郡?!?/div>
《漢語大詞典》:淹日
(1).滿日;經(jīng)日。新唐書·房琯傳:“ 圓 以金畀 李輔國 ,不淹日被寵,遂怨 琯 ?!?span id="1111111" class="book">《新唐書·奸臣傳下·蔣玄暉》:“﹝ 蔣玄暉 ﹞還 洛 不淹日, 全忠 矯詔收付有司車裂之?!?br />(2).拖延時日。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xù)集·差除行詞》:“用此觀之,則凡有除授即命詞,詞下即給告,不淹日也。”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康定元年:“知諫院 富弼 力奏:‘ 平 引兵赴援,行不淹日,以姦臣不救,故敗,竟駡賊不食而死,宜恤其家?!?/div>
《漢語大詞典》:引日
(1).拉轉(zhuǎn)日輪。比喻扭轉(zhuǎn)形勢。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加塞漠之外,胡敵掣肘,必未能摧鋒引日,規(guī)自開張。”
(2).拖延時日。 三國 魏 曹操 《表劉琮令》:“身沒之后,諸子鼎峙,雖終難全,猶可引日?!?span id="1111111" class="book">《周書·楊忠傳》:“若引日勞師,表里受敵,非計也?!?唐 陸贄 《奉天論李晟所管兵馬狀》:“右賊 泚 稽誅,保聚宮苑,勢窮援絶,引日偷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