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解鈴還是系鈴人(解鈴還是繫鈴人) 拼音: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在寺院修持時,個性豪邁,不做事,大家覺得他平凡無奇,但法眼禪師特別器重他。有一天,法眼問說:「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人回答不出來,剛好法燈禪師到,法眼禪師以同樣問題問他,法燈禪師說:「系者解得?!沟涑雒鳌v娜牮ⅰ吨冈落?。卷二三。六祖下第十世。法燈禪師》。比喻所有問題、困難還是得讓原作者去解決。《紅樓夢》第九○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div>
《國語辭典》:解鈴還須系鈴人(解鈴還須繫鈴人) 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系在老虎脖子的金鈴只有系上去的人能解下來。典出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六祖下第十世。法燈禪師》。比喻由誰制造出來的事端、問題需要當事人去解決。如:「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病還得心藥醫(yī),這件事仍須他出面去解決?!?/div>
《國語辭典》:今是昨非 拼音:jīn shì zuó fēi
語本文選。陶淵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宫F(xiàn)在對,而過去錯了。含有悔悟之意。宋。
辛棄疾 詩:「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丑各為容?!乖?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6465' target='_blank'>劉志淵 詞:「癭除人我,冰冷高低,喚惺今是昨非。」也作「昨非今是」。
《國語辭典》:今是昨非 拼音:jīn shì zuó fēi
語本文選。陶淵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現(xiàn)在對,而過去錯了。含有悔悟之意。宋。
辛棄疾 詩:「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丑各為容。」元。
劉志淵 詞:「癭除人我,冰冷高低,喚惺今是昨非。」也作「昨非今是」。
《漢語大詞典》:沒做是處(沒做是處)
猶言不知怎么辦。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見他只是不動,沒做是處,倒懊悔無及?!?/div>
《漢語大詞典》:沒衷一是
謂意見紛歧,不能決定哪一方面對。 郭沫若
《盲腸炎·一個偉大的教訓》:“就我見聞所及,論者的意見仍屬沒衷一是?!?/div>
《國語辭典》:貌是情非 拼音:mào shì qíng fēi
表里不一,心里所想的與所做的完全不同。南朝梁。
簡文帝 :「或十尊五圣,共處一廚,或大士如來,俱藏一匱,信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