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令辰  拼音:lìng chén
良辰吉日。南朝梁。沈約湘州枳園寺剎下石記〉:「齊之永明六年六月三日,蓋木運將啟之令辰?!?/div>
《國語辭典》:十二時(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2.全天。唐。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埂端问?。卷三八五。葛邲傳》:「十二時中,莫欺自己?!?br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
《漢語大詞典》:鵑血(鵑血)
傳說杜鵑啼聲凄苦,晝夜不止,甚至口中流出血來,故稱。常以形容悲怨之深。 清 王夫之 《讀〈指南集〉》詩之一:“鵑血春啼悲 蜀 鳥,鷄鳴夜亂度 秦 關(guān)?!?清 徐吳念 《石門蔡貞女辭》:“三月鵑血帶啼痕,清操直欲凌冰霜?!眳⒁姟?鵑魂 ”。
《漢語大詞典》:鵑魂(鵑魂)
相傳古代 蜀 帝 杜宇 讓位 鱉靈 自逃,后欲復(fù)位不得而死,魂化為鵑,悲啼不止,乃至血出,人稱冤鳥。故以“鵑魂”指冤魂。 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詩:“當(dāng)時我客皆鉤黨,悲颯填胸爾不任。鶴骨難支蕭寺雨,鵑魂彳亍故園心?!?/div>
《漢語大詞典》:日天
方言。天。指一晝夜。只能與數(shù)詞連用。《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八回:“新嫂嫂最乖不過,一看 陶子堯 氣色不對,連忙拿話打岔道:‘大人路浪辛苦哉!走仔幾日天?太太阿曾同來?’”
《漢語大詞典》:宵中
(1).謂晝夜時間相等。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孫星衍 注引 馬融 曰:“日中、宵中者,日見之漏,與不見者齊也。古制,刻漏書夜百刻。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br />(2).夜半。 晉 夏侯湛 《周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雞鳴在門?!?/div>
《漢語大詞典》:十時(十時)
上古分一晝夜為十時, 秦 漢 始分為十二時。左傳·昭公五年:“日之?dāng)?shù)十,故有十時,亦當(dāng)十位?!眳⒁姟?十二時 ”。
《國語辭典》:十二時(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2.全天。唐。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埂端问?。卷三八五。葛邲傳》:「十二時中,莫欺自己?!?br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
《國語辭典》:時辰(時辰)  拼音:shí chen
1.將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時段,此種兩小時為一時段,稱為「時辰」?!度龂萘x》第五九回:「相談有一個時辰,方回馬而別,各自歸寨?!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咐蠚堈耗蛯懀瑢憙尚?,烘一烘,不過半個多時辰,信已寫好?!?br />2.時刻、時候?!段饔斡洝返谒木呕兀骸高@等干,只是忒費事,擔(dān)擱了時辰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div>
《國語辭典》:百刻  拼音:bǎi kè
古時刻漏計時的刻度,一日可分為一百刻。晉。陸機漏刻賦〉:「度晝夜乎一箭,抱百刻以駿浮?!埂杜f唐書。卷三五。天文志上》:「面上為兩界,內(nèi)外為周天百刻?!?/div>
《漢語大詞典》:變時(變時)
指時間的換算。 清 人分一晝夜為三百六十度,則一度換算成時間是四分鐘。清史稿·時憲志四:“推節(jié)氣用時法,以交節(jié)氣本日均數(shù)變時為均數(shù)時差,反其加減。”原注:“一度變時之四分。凡言變時皆倣此?!?/div>
《國語辭典》:半刻  拼音:bàn kè
一刻時間的一半。比喻極短的時間?!都t樓夢》第七回:「略待半刻,見王夫人無話,方欲退出?!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眾媳婦聽了,忙去了,半刻圍了寶玉進(jìn)來?!?/div>
《漢語大詞典》:三刻
古代分一晝夜為百刻,三刻相當(dāng)于今時四十三分。 漢 衛(wèi)宏 《漢舊儀》:“立夏立秋晝六十二刻,夏至?xí)兞蹇?。夜漏不盡五刻,擊五鼓;夜漏不盡三刻,擊三鼓?!?span id="uzdhlli" class="book">《文選·陸倕〈新刻漏銘〉》“自天觀象,昏旦之刻未分” 李善 注引《五經(jīng)要義》:“昏,闇也。旦,明也。日入后漏三刻為昏,日出前漏三刻為明?!?span id="qhkumma" class="book">《南史·到沆傳》:“命羣臣賦詩,獨詔 沆 為二百字,三刻便成, 沆 於坐立奏,其文甚美?!?/div>
《漢語大詞典》:杜鵑血(杜鵑血)
傳說杜鵑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黃遵憲 《近世愛國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闕輒哭謁。眼枯淚未枯,中有杜鵑血?!?/div>
《漢語大詞典》:晨宵
日夜,晝夜。《南齊書·文惠太子長懋傳》:“臣地屬元良,業(yè)微三善,光道樹風(fēng),於焉蓋闕,晨宵忷懼,有若臨淵。”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晨宵懷至理,終愧撫遐荒。”
分類:日夜晝夜
《國語辭典》:八關(guān)齋(八關(guān)齋)  拼音:bā guān zhāi
關(guān),禁閉之意,嚴(yán)禁不正當(dāng)?shù)男袨?,使之不犯。八關(guān)齋是佛教八戒法和齋法的合稱。八戒為: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花鬘瓔珞,八、不習(xí)歌舞伎樂。齋法指過午不食。合此九條戒律,稱為「八關(guān)齋」?!对鲆话⒑?jīng)》卷一六:「持八關(guān)齋,閉塞六情,防制五欲?!挂卜Q為「八關(guān)齋戒」、「八齋戒」、「齋戒」。
《漢語大詞典》:榮趎(榮趎)
即 春秋 時 南榮趎 曾行七晝夜,問道于 老子 。 老子 教導(dǎo)他要心無所偕,稟絕俗累,返樸歸真。事見《莊子·庚桑楚》。 明 唐順之 《宿荊溪上塘庵述懷》詩:“ 叔夜 惟貪睡, 榮趎 又孰偕?!?/div>
分類:晝夜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