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6,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揚威
觀兵
昭答
群聚
表見
耀武
瑞節(jié)
賣弄
正面
炳耀
掉鞅
顯效
致精
示眾
發(fā)靈
《國語辭典》:揚威(揚威)  拼音:yáng wēi
顯出威力。《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州郡各整義兵,羅落境界,舉武揚威,并匡社稷?!?/div>
《國語辭典》:觀兵(觀兵)  拼音:guān bīng
1.閱兵?!蹲髠?。僖公四年》:「觀兵于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br />2.向人炫耀軍力威嚴?!秶Z。周語上》:「祭父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弧?/div>
《漢語大詞典》:昭答
(1).謂誠敬地向上天表示酬答。 唐 柳宗元 《為廣南鄭相公奏百姓產(chǎn)三男狀》:“伏以陛下勤卹黎元,感通天地,靈心昭答,景福已興?!?span id="ov7slcs" class="book">《元典章·圣政二·崇祭祀》:“朕惟名山大川,國之秩祀,今岳瀆四海,皆在封宇之內(nèi),民物阜康,時惟神庥,而封號未加,無以昭答靈貺?!?br />(2).謂上天顯示征兆以答人世。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封言事奏狀》:“伏望陛下運以乾剛,照以離明,為宗社生靈大計,斷而行之,天意昭答,人心悅服,則夷狄不難御矣?!?/div>
《國語辭典》:群聚  拼音:qún jù
成群聚集在一起?!端逄蒲萘x》第一二回:「立起擂臺來,一個雷聲天下響,五湖四海盡皆聞,英雄豪杰群聚于臺下?!?/div>
《漢語大詞典》:表見(表見)
(1).記述;記載。史記·五帝本紀論:“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魯迅 《而已集·通信》:“現(xiàn)在要說的,只是報上所表見的,乃是一時的情形;此刻早沒有假冠了,可惜報上并不記載?!?br />(2).顯揚。 宋 歐陽修 《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於后世?!?明 李贄 《書蘇文忠公外紀后》:“余老且拙,自度無以表見於世,勢必有 長公 ( 蘇長公 )者然后可託以不朽?!?魯迅 《熱風·望勿“糾正”》:“ 胡先生 ( 胡適之 )還以為我那‘成了古人’云云,是說他( 汪原放 )做過許多工作,已足以表見于世的意思?!?br />(3).顯示,顯現(xiàn)。 宋 陸游 《通判夔州謝政府啟》:“豈有功勞,能自表見?” 清 黃宗羲 《萬公擇墓志銘》:“ 公擇 既不為世用,事功無所表見?!?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第二章第二節(jié):“文學亦學術思想所藉以表見者也?!?br />(4).指顯示出的某種才能、本領等。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鶴灘 自時文外,無他表見?!?郭沫若 《惠施的性格與思想》:“ 惠子 此外的生活,除他在政界上略有表見之外,我們從古書中得不到甚么詳細的面目?!?/div>
《漢語大詞典》:耀武
顯示武力。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軍劉公神道碑銘》:“公志氣方強,春秋甚富,將欲揚威 瀚海 ,耀武龍廷?!?span id="qrcimr6" class="book">《新唐書·王忠嗣傳》:“ 天寶 元年,北討 奚 怒皆 ,戰(zhàn)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div>
《漢語大詞典》:瑞節(jié)(瑞節(jié))
(1).即玉節(jié)。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jié)。周禮·地官·調(diào)人:“弗辟則與之瑞節(jié),而以執(zhí)之?!?孫詒讓 正義:“凡玉節(jié),通謂之瑞節(jié)。”左傳·文公十二年:“﹝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zhí)事,以為瑞節(jié),要結好命?!?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夫瑞節(jié)者,有五種:一曰鎮(zhèn)圭,二曰牙璋,三曰穀圭,四曰琬圭,五曰剡圭?!?br />(2).指瑞與節(jié)。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贄幣瑞節(jié)以鎮(zhèn)之?!?韋昭 注:“瑞,六瑞。王執(zhí)鎮(zhèn)圭,尺二寸;公執(zhí)桓圭,九寸;侯執(zhí)信圭,七寸;伯執(zhí)躬圭,六寸;子執(zhí)穀璧,男執(zhí)蒲璧,皆五寸。節(jié),六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澤國用龍節(jié),皆以金為之;道路以旌節(jié),門關用符節(jié),都鄙用管節(jié),皆以竹為之。”通典·職官三:“符寶郎: 周 官有典瑞掌節(jié)二官,掌瑞節(jié)之事。”參見“ 六瑞 ”、“ 六節(jié) ”。
(3).謂顯示吉慶之時節(jié)。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慶改號啟》:“嘉生蠲慶,風云瑞節(jié)。”
《國語辭典》:賣弄(賣弄)  拼音:mài nòng
1.玩弄?!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列傳》:「驕溢踰法,多請徒士,盛修第舍,賣弄威福?!?br />2.處理、應付。元。鄭光祖《三戰(zhàn)呂布》第三折:「老三!你賣弄的好了,打酒請你。」
3.誇耀、顯露本事?!逗鬂h書。卷三三。朱馮虞鄭周列傳。朱浮》:「二十年,代竇融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賣弄國恩免?!埂都t樓夢》第一三回:「那鳳姐素喜攬事,好賣弄能干,今見賈珍如此央他,心中早已允了?!?/div>
《國語辭典》:正面  拼音:zhèng miàn
1.身體五官的那一面。亦用于指物體裝飾較講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都t樓夢》第一二回:「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燈底下翻過來把正面看了一會,翻過來又把反面看了一會?!?br />2.面對面,指直接。如:「正面沖突」。《清史稿。卷三七二。關天培列傳》:「十月,敵以大艦正面來攻,小舟載兵從側乘潮撲岸,殲之于山岡。」
3.比喻具有良好趨向或發(fā)展的一面。如:「正面意義」、「正面影響」。
《漢語大詞典》:炳耀(炳燿)
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1).顯示光芒;照耀。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梁太尉與王僧辯書》:“天狼炳曜,非無戰(zhàn)陣之風;參虎揚芒,便有干戈之務?!?宋 蘇轍 《南京祈禱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蕭蛻庵 《徐園追祭宋遁初》詩:“虎觀論洋溢,麟閣光炳耀?!?br />(2).文采煥發(fā);光輝燦爛。后漢書·劉瑜傳:“蓋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關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 文王 患憂,繇辭炳曜,符采復隱,精義堅深?!?span id="612qxyg"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七四回:“惟見兩龍張鬣相向,五色炳耀?!?br />(3).昭彰;昭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衛(wèi)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南朝 梁 劉勰 《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br />(4).顯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國恩,門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
《國語辭典》:掉鞅  拼音:diào yāng
1.拉正馬頸上駕軛的皮帶,以示閒暇。《左傳。宣公十二年》:「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zhí)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br />2.形容才力寬綽,從容不迫的樣子。唐。柳宗元 送苑論登第后歸覲詩序:「觀其掉鞅于術藝之場,游刃乎文翰之林。……左右圜視,朋儕拱手,甚可壯也?!?/div>
《漢語大詞典》:顯效(顯效)
(1).顯著的功效。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其顯效未詶,名籍未立者,大鴻臚趣上,朕將差而録之?!?唐 羅隱 《自貽》詩:“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朝廷藉不吾以宜,且自贊以植顯效,醻天下屬己之意。”
(2).顯示效果。如:這種農(nóng)藥顯效快,毒性低。
《漢語大詞典》:致精
(1).積聚精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國身:“治身者務執(zhí)虛靜以致精,治國者務盡卑謙以致賢;能致精則合明而壽,能致賢則德澤洽而國太平?!?br />(2).顯示精巧。后漢書·張衡傳:“ 蒱且 以飛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div>
《國語辭典》:示眾(示眾)  拼音:shì zhòng
公開讓眾人觀看,通常含有警誡之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西游記》第九回:「先將李彪釘在木驢上,推去市曹,剮了千刀,梟首示眾訖?!?/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靈(發(fā)靈)
顯示靈驗。 宋 范仲淹 《狄梁公碑文》:“七世發(fā)靈,萬年垂光。”宋書·禮志三:“天 岱 發(fā)靈,宗 河 開寳。”
分類:顯示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