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聞達(聞達)  拼音:wèn dá
被稱揚薦拔?!段倪x。諸葛亮。出師表》:「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div>
《國語辭典》:大至  拼音:dà zhì
顯達?!段簳>砹?。崔亮傳》:「大崔生寬和篤雅,汝宜友之;小崔生峭整清徹,汝宜敬之。二人終將打至。」《南齊書。卷三二。張岱傳》:「張東遷親貧須養(yǎng),所以棲遲下邑。然名器方顯,終當大至。」
分類:大至顯達
《漢語大詞典》:利達(利達)
猶顯達。孟子·離婁下:“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宋 張琰 《〈洛陽名園記〉序》:“加以富貴利達、優(yōu)游閒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嫵媚,爭妍競巧於鼎新革故之際?!?明 宋濂 《清風亭記》:“是功成而不居者,其視富貴利達何有哉!”
分類:顯達
《國語辭典》:燒尾(燒尾)  拼音:shāo wěi
1.唐時初拜官職的大臣,依例設宴獻食,以表慶祝酬謝,稱為「燒尾」。見《新唐書。卷一二五。蘇鑲傳》。
2.唐代士子登第,必設盛筵歡聚,稱為「燒尾」。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燒尾》。
3.比喻人顯達。唐。許渾 晚登龍門驛樓詩:「風云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div>
《漢語大詞典》:顯大(顯大)
顯達。 宋 蘇舜欽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族間譁然,以謂 韓 氏世不甚顯大,而上有親老且嚴。”
分類:顯達
《國語辭典》:發(fā)達(發(fā)達)  拼音:fā dá
1.發(fā)跡顯達。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秀才每幾時能勾發(fā)達?!埂对x外編。飛刀對箭。第一折》:「每日則著我使牛耕種,薛仁貴也,幾時是我那發(fā)達的時節(jié)也呵?!?br />2.興盛、進步、開展。如:「工業(yè)發(fā)達」、「經(jīng)濟發(fā)達」。
《國語辭典》:暢達(暢達)  拼音:chàng dá
順暢通達。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div>
《漢語大詞典》:利通
顯達。管子·法禁:“交於利通而獲於貧窮……枉法以求於民者,圣王之禁也?!?俞樾 諸子平議·管子二:“利通,猶利達也?!?/div>
分類:利通顯達
《漢語大詞典》:申達(申達)
(1).顯達。魏書·甄琛傳:“於時 趙脩 盛寵, 琛 傾身事之。 琛 父 凝 為中散大夫,弟 僧林 為本州別駕,皆託 脩 申達?!?br />(2).指使顯達。北史·宋弁傳:“時大選內(nèi)外羣官,并定四海士族, 弁 專參銓量之任……高門大族意所不便者, 弁 因毀之;至於舊族淪滯而人非可忌者,又申達之?!?/div>
分類:顯達
《漢語大詞典》:達顯(達顯)
猶顯達。揚劇《鴻雁傳書》:“早知你是池中蛟龍未達顯,我自信雙眼能夠識英賢?!?/div>
分類:顯達
《漢語大詞典》:炫達(衒達)
猶顯達。后漢書·宦者傳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權彊者,皆腐身熏子,以自衒達?!?/div>
分類:顯達
《國語辭典》:窮通(窮通)  拼音:qióng tōng
窮困與顯達?!段簳?。卷三五。崔浩傳》:「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jié)?!挂沧鳌父F達」。
《漢語大詞典》:窮達(窮達)
困頓與顯達。墨子·非儒下:“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漢 王粲 《登樓賦》:“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員外》詩:“窮達君雖了,沉淪我亦傷?!?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長素 固云:窮達一節(jié),不變?nèi)?。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div>
《國語辭典》:特達(特達)  拼音:tè dá
1.特出于眾。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丞相因覺,謂顧曰:『此子圭璋特達,機警有鋒。』」
2.特為通告轉達。
《漢語大詞典》:不顯(不顯)
(1).不顯明;不清楚。《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朱熹 集傳:“不顯,幽隱之處也?!?清 王韜 《淞隱漫錄·吳也仙》:“以簽語末句觀之,此生結局當在水云鄉(xiāng)里。然仙語隱而不顯,從無如是之明白昭示者也。” 王老九 《進北京》詩:“只怨我沒生千里眼,幾十丈遠看不顯?!?br />(2).不顯達。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父 道 ,獨留事 晉 而不顯。”
(3).盛大貌。不,通“ 丕 ”。《詩·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8812'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晉郊祀歌·饗神歌》:“不顯遺烈,之德之純。”一本作“ 丕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