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1詞典 2分類詞匯 109
《國語辭典》:力役  拼音:lì yì
1.以武力征伐?!豆攘簜?。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2.勞役。
3.徵用民力。《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弧埂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是時(shí)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
《國語辭典》:執(zhí)役(執(zhí)役)  拼音:zhí yì
不直言本人而稱其侍者,以表尊敬之意。執(zhí)役猶左右,指仆役或侍者。漢。崔瑗司隸校尉箴〉:「使臣司隸,敢告執(zhí)役?!?/div>
《漢語大詞典》:使役
(1).服役;服事,伺候。尹文子·大道下:“其所望者,蓋欲料長幼,平賦斂,時(shí)其饑寒,省其疾痛,賞罰不濫,使役以時(shí),如此而已?!?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時(shí)伺閒隙,周章詢請?!?br />(2).指仆役。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冒美》:“祖父當(dāng)年不積德,投靠宦家充使役?!?br />(3).役使,驅(qū)使。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遨游上下,使役萬靈。”
《漢語大詞典》:作務(wù)(作務(wù))
勞作;服役。墨子·非儒:“貪於飲食,惰於作務(wù)。”百喻經(jīng)·詐稱眼盲喻:“昔有工匠師,為王作務(wù),不堪其苦?!?宋 洪邁 容齋三筆·北狄俘虜之苦:“自 靖康 之后,陷于 金 虜者,帝王子孫,宦門仕族之家,盡沒為奴婢,使供作務(wù)?!?/div>
分類:勞作服役
《國語辭典》:答應(yīng)(答應(yīng))  拼音:dā yìng
1.應(yīng)聲回答。《京本通俗小說。錯(cuò)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里便聽見?敲了半晌,方才知覺,答應(yīng)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yīng)了一聲,方接過了戲單?!?br />2.對答、應(yīng)付。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那禮節(jié)上便不省的,倘遇著人說起詩詞歌賦來,怎生答應(yīng)?!埂端疂G傳》第一四回:「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問時(shí),保正也好答應(yīng)。」
3.允許、同意。《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吳二浪子說:『再賭一場,一統(tǒng)算帳?!淮蠹也淮饝?yīng)?!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阜曛么藱C(jī)會,又訛了人家一千銀子,答應(yīng)替他想法,包打贏官司?!?br />4.感應(yīng)。漢。蔡邕〈伯夷叔齊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答應(yīng)?!?br />5.聽候使喚、伺候。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老漢最殷勤,答應(yīng)在白門,謹(jǐn)遵老母命,持言見大人?!乖o名氏《黃鶴樓》第三折:「兀那樓下有聰明伶俐的,著一個(gè)上樓去,答應(yīng)元帥。」《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寧國府及賈赦那宅兩處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個(gè)小太監(jiān)答應(yīng)?!?br />6.清時(shí)宮女有答應(yīng)之稱,位在貴人之下,僅供使令。見《稱謂錄。卷一○。列宮。常在答應(yīng)》。
《漢語大詞典》:趨役(趨役)
(1).驅(qū)役,役使。戰(zhàn)國策·齊策五:“由此觀之,約於同形則利長;后起則諸侯可趨役也。”
(2).指服役。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少吏論:“ 漢 法,民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始免歸田里。不趨役,即不從軍?!?/div>
分類:服役役使
《漢語大詞典》:奉役
服役。 唐 盧綸 《酬靈澈上人》詩:“軍人奉役本無期,落葉花開總不知?!?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bǔ)編·張光晟》:“﹝ 張光晟 ﹞因奉役至 華州 ,盛暑驅(qū)馳,心不平?!?/div>
分類:服役
《漢語大詞典》:役隸(役隸)
(1).服賤役的人。北齊書·文宣帝紀(jì):“詔免諸伎作、屯、牧、雜色役隸之徒為白戶。”
(2).謂服役。 清 曹寅 《小游仙》詩之十:“役隸金庭亞左神,乍看癡肉似凡身?!?/div>
分類:服役賤役
《漢語大詞典》:執(zhí)職(執(zhí)職)
(1).專司某事;服役。穆天子傳卷六:“執(zhí)職之人,倍之?!?郭璞 注:“執(zhí)職,猶職事也?!?br />(2).持旗。職,通“ 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zhí)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一作‘幟’?!?/div>
《國語辭典》:一事  拼音:yī shì
1.一件事。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若其紀(jì)一事,詠一物。」
2.同樣一件事?!逗鬂h書。卷二八上?;缸T傳》:「又見法令決事,輕重不齊,或一事殊法?!?/div>
《國語辭典》:小兒(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童。《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埂度龂萘x》第二三回:「〈洛陽小兒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弧?br />2.稱謂。對人自稱自己的兒子或子侄輩?!侗笔贰>砦逦?。元文遙傳》:「小兒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操曰:『此汝侄審榮所獻(xiàn)也?!慌渑唬骸盒翰恍?,乃至于此。』」
《國語辭典》:小兒(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年時(shí)代。如:「這孩子打從小兒起就很聽話?!?br />2.對仆役的稱呼。唐。陳鴻《東城老父傳》:「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br />3.男嬰。如:「胖小兒」。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體較小的人。相對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稌?jīng)。無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埂墩撜Z。顏淵》:「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3.無德智修養(yǎng)、人格卑劣的人?!兑捉?jīng)。系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埂度龂尽>砣?。蜀書。諸葛亮傳》:「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br />4.自稱的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弧埂抖膛陌阁@奇》卷三二:「小人附舟來的,是巡檢鄒圭,他也是老爺?shù)呐f吏,老爺問他,他備知端的?!?/div>
《國語辭典》:庶子  拼音:shù zǐ
1.嫡子以外的眾子或妾所生的兒子。《儀禮。喪服》:「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埂抖Y記。內(nèi)則》:「適子、庶子祇事宗子、宗婦,雖貴富,不敢以貴富入宗子之家?!?br />2.職官名。太子宮官員之一。掌王族版籍。
《國語辭典》:宮女(宮女)  拼音:gōng nǚ
宮中執(zhí)役的女子?!度龂萘x》第四回:「帝與后、妃在樓上,宮女報(bào)李儒至,帝大驚。」
《國語辭典》:趨走(趨走)  拼音:qū zǒu
1.疾走?!稇?zhàn)國策。趙策二》:「不佞寢疾,不能趨走?!?br />2.供人差遣奔走。《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攸進(jìn)見無時(shí),便辟趨走,或涂抹青紅,優(yōu)雜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謔浪之語,以蠱上心?!?/div>
《國語辭典》:役使  拼音:yì shǐ
差遣、使喚?!妒酚?。卷二三。禮書》:「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設(shè)章醮以通上界,建考照以達(dá)冥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