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7詞典 2分類詞匯 235
《漢語大詞典》:木弓
木制的弓。后漢書·東夷傳·倭:“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為鏃?!?唐 曹松 《商山》詩:“木弓未得長離手,猶與官家射麝香?!?span id="n5nh0ik" class="book">《宋史·外國傳七·日本國》:“上令 滕木吉 以所持木弓矢挽射,矢不能遠(yuǎn),詰其故,國中不習(xí)戰(zhàn)斗。”
分類:木制
《國語辭典》:畫架(畫架)  拼音:huà jià
用以繃緊畫布或支撐畫板,以便作畫的木架。如:「同學(xué)們在公園中,各自找到一個適當(dāng)?shù)慕嵌?,便支起畫架,開始寫生。」
《漢語大詞典》:檿桑
(1).即山桑。葉可飼蠶。木堅勁,古代多用以制弓和車轅。周禮·考工記·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span id="sskxiko" class="book">《爾雅·釋木》:“檿桑,山桑?!?郭璞 注:“似桑,材中作弓及車轅?!?郝懿行 義疏:“今山桑葉小於桑而多缺刻,性尤堅緊?!?br />(2).檿桑木制的弓。弓性強勁。《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下》引 柯古 善繼 《三階院連句》:“密密助堂堂, 隋 人歌檿桑,雙弧摧孔雀,一矢隕貪狼?!?/div>
《漢語大詞典》:主祏
古代宗廟中所藏的神主。神主為木制,平時藏于石函中,故稱“主祏”。左傳·昭公十八年:“﹝ 子產(chǎn) ﹞使祝史徙主祏於 周 廟,告於先君?!?杜預(yù) 注:“祏,廟主石函。” 孔穎達(dá) 疏:“每廟木主皆以石函盛之,當(dāng)祭則出之,事畢則納於函,藏於廟之北壁之內(nèi),所以辟火災(zāi)也。”三國志·魏志·韓暨傳:“時新都 洛陽 ,制度未備,而宗廟主祏皆在 鄴 都。 暨 奏請迎 鄴 四廟神主,建立 洛陽 廟,四時蒸嘗,親奉粢盛?!?span id="4w5uzm0" class="book">《歧路燈》第一○八回:“到了家中,拜主祏,與祖母、父親、母親、生母各磕了頭。”
《國語辭典》:鈴鼓(鈴鼓)  拼音:líng gǔ
樂器名,打擊樂器。在圓形木框的一面,傳統(tǒng)蒙上羊皮或驢皮,木框的周圍嵌系若干銅、鐵制成的小鐃鈸,藉著敲打皮面、磨擦或搖動木框而帶動鐃鈸,發(fā)出輕快明亮且熱鬧的聲響。為英語Tambourine的意譯。多用于歌唱、舞蹈伴奏或器樂合奏等。
《國語辭典》:扁擔(dān)(扁擔(dān))  拼音:biǎn dan
竹制或木制的扁長形,用來挑物的器具?!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易饬艘粋€破亭子,兩條扁擔(dān),四個鄉(xiāng)里人歪抬著,也沒有執(zhí)事。」也作「扁挑」、「匾擔(dān)」。
《漢語大詞典》:木甲
(1).木制的護(hù)身衣甲。借指戰(zhàn)士。 南朝 陳 徐陵 《冊陳王九錫文》:“木甲殪於中原,氊裘赴於 江水 ?!?br />(2).樹皮。宋史·劉子羽傳:“ 子羽 焚 興元 ,退守 三泉縣 ,從兵不滿三百,與士卒取草芽、木甲食之?!?/div>
《國語辭典》:馬槽(馬槽)  拼音:mǎ cáo
供馬食用、飲水的器具。多為木制。
分類:馬槽木制
《漢語大詞典》:木夾(木夾)
(1).古代傳遞并保護(hù)文書用的木制夾板。資治通鑒·唐僖宗乾符三年:“ 蠻 遣 瑤 還,遞木夾以遺 駢 ?!?胡三省 注:“遞牒以木夾之,故云木夾。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曰: 紹興 元年, 安南 與 廣西 帥司及 邕 通信問,用兩漆板夾繫文書,刻字其上,謂之木夾。按 宋白 《續(xù)通典》,諸道州府巡院傳遞敕書,皆有木夾,是中國亦用木夾也?!?br />(2).木制的衣夾。中有小彈簧,日常所用。
《國語辭典》:長鼓(長鼓)  拼音:cháng gǔ
樂器名,打擊樂器:(1)徭族的打擊樂器。鼓身木制,腰細(xì)而實,兩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繪花紋。演奏時,斜挎胸腰,邊用手擊奏邊跳舞。(2)朝鮮族的打擊樂器。源于古代的細(xì)腰鼓。鼓身木制,長約七十公分,鼓腰細(xì)而中實,兩端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鐵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條或繩索,可以調(diào)整鼓的音調(diào)。演奏時,擊帶掛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執(zhí)細(xì)長竹制鼓杖敲擊,左手大指按鼓框邊,其馀四指伸直拍擊。技法豐富,節(jié)奏繁復(fù),多用于長鼓舞、農(nóng)樂舞及器樂合奏。
《國語辭典》:界方  拼音:jiè fāng
1.用以壓紙的條狀文具。一般為木制,也有用玉石、象牙、水晶等為材料者?!队魇烂餮浴>矶?。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書案上文房四寶,壓紙界方下露出些紙,信手取看時,是一幅詞?!?br />2.醒木。說書人拍案引起聽眾注意,所使用的硬木,稱為「界方」?!端疂G傳》第五一回:「拈起鑼棒,如撒豆般點動。拍下一聲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詩?!?/div>
《漢語大詞典》:檀床(檀牀)
指佛龕。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銘》:“蒸哉我王,施踰寳鉢,供等檀牀,蕭宮改構(gòu),梵宇方壯?!?/div>
《漢語大詞典》:木缽
木制的缽。僧人所用食器。 元 薩都剌 《送龍翔寺約上人之俗歸宜興狀寺》詩:“早趁鐘聲持木鉢,夜隨燈影認(rèn)禪牀?!?/div>
《漢語大詞典》:木契
木制的符信或憑證。新唐書·百官志一:“凡有召者,降墨敕,勘銅魚、木契,然后入。”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木契:“猺人無文字,其要約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執(zhí)其一,守之甚信?!?span id="idkgqdy" class="book">《宋史·兵志十》:“ 康定 元年,頒銅符、木契、傳信牌?!?span id="650orml" class="book">《遼史·儀衛(wèi)志三》:“木契,正面為陽,背面為陰,閤門喚仗則用之?!?/div>
《漢語大詞典》:呼蘭(呼蘭)
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一種木制煙囪。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呼蘭,因木之中空者,刳使直達(dá),截成孤柱,樹簷外,引炕煙出之。上覆荊筐,而虛其旁竅以出煙,雨雪不能入。比戶皆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