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隴西人,字子文。李延實(shí)子。尚孝莊帝姊豐亭公主。封東平郡公,位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爾朱榮之被殺,武士皆彧所進(jìn)。東魏孝靜帝初,以罪棄市。
人物簡介
【生卒】:484—529 【介紹】: 北魏梓潼涪人,字子宣。宣武帝延昌中自梁歸魏。自以大功不就,慷慨上書,時孝明帝年幼,不納。孝昌中,累轉(zhuǎn)為通直散騎常侍、冠軍將軍、西南道慰勞大使。爾朱榮死,爾朱世隆擁部曲屯據(jù)河橋,還逼都邑。孝莊帝震懼。苗獨(dú)昂然率士卒拒之,以眾寡不敵,浮河而歿。謚忠烈。全后魏文·卷五十
苗字子宣,梓潼涪人。延昌中,去梁入魏,假龍?bào)J將軍。孝明即位,除員外散騎侍郎,加襄威將軍。正光末,為魏子建行臺郎中。孝昌中,還為鎮(zhèn)遠(yuǎn)將軍、步兵校尉。尋兼尚書右丞,除司徒司馬,轉(zhuǎn)太府少卿,加龍?bào)J將軍。建義三年,拒爾朱世隆于河橋,溺死。贈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陽縣侯,謚曰忠烈。
人物簡介
【生卒】:523—588 【介紹】: 隋趙郡平棘人,字子約。早歲喪父,事母盡孝。年十二,魏廣平王元贊辟開府參軍。好學(xué)不倦,博覽群書,尤善天文術(shù)數(shù),好談玄理。北齊時屢徵召,不就。入隋,畢志不仕。家富裕,性寬厚,嘗出粟數(shù)千石貸鄉(xiāng)人以濟(jì)困。值歲饑,召貸者來當(dāng)眾燔券以償。至來春又給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及卒,一郡士女聞而流涕會葬者萬余人,相與樹碑于墓。全隋文·卷九
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魏徵士謐子。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王睿舉德行,皆不就。開皇八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約582 【介紹】: 北周趙郡人。李裔子。少學(xué)文史,兼習(xí)騎射。從達(dá)奚武與北齊戰(zhàn)于芒山,諸軍被破,子雄軍獨(dú)全。累遷涼州總管長史、亳州刺史。入隋任鴻臚卿,進(jìn)爵高都郡公。晉王楊廣出鎮(zhèn)并州,文帝委以河北行臺兵部尚書以佐之。為官正直,晉王敬憚之。歲余卒。
人物簡介
【生卒】:547—631 【介紹】: 唐觀州蓨人,字文紀(jì)。少慷慨有志節(jié),每以忠義自許。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隋為太子洗馬,旋擢尚書右丞。高祖時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頻諫太子不聽,固請老,解尚書。貞觀時拜太子少師,以足疾太宗特賜步輿,聽乘至閣,問以政事,每吐論發(fā)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志。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貞。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綱字文紀(jì)。觀州蓨人。初名瑗。字子玉。讀后漢書張綱傳。慕而改之。初為周齊王憲參軍。入隋為太子洗馬。拜尚書右丞。為楊素蘇威所惡。以屬吏。會赦免。賊帥何潘仁署為長史。高祖義師至京城。授丞相府司錄。封新昌縣公。累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進(jìn)太子少保。貞觀四年拜太子少師。五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貞。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齊上黨長子人,字子述,李業(yè)興子。高澄命盧景裕講《易》,崇祖時年十一,論難往復(fù),景裕憚之。文宣帝營構(gòu)三臺,材瓦工程皆崇祖所算。封屯留縣侯,后坐事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565—648 【介紹】: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規(guī)。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七歲能屬文,號奇童。隋時授太子舍人兼東宮學(xué)士,后歸唐。受譖,流涇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書舍人,賜爵安平縣男,詔修定《五禮》、律令,撰《齊書》。累官至宗正卿,爵為子。百藥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長于五言詩。卒謚康。所撰《齊書》行于時。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565—648 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內(nèi)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幼年多病,故以“百藥”為名。七歲解屬文,號“奇童”。隋開皇初,授東宮通事舍人,遷太子舍人,兼東宮學(xué)士。后襲父爵,進(jìn)禮部員外郎。煬帝即位。因忤旨貶為桂州司馬,廢還鄉(xiāng)里。后又授建安郡丞。入唐,為涇州司戶。太宗貞觀元年(627),召為中書舍人。二年,遷禮部侍郎。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十年,以撰《北齊書》成,加散騎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后數(shù)年自請致仕,以詩酒自適。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隋書·李德林傳》附、《大唐新語》卷八。百藥才行顯世,好獎薦后進(jìn)。系太宗時代著名詩人,藻思沉郁,尤長五言。現(xiàn)存詩作,以應(yīng)制奉和詩居多,以詠懷古跡詩稱佳,代表作為《郢城懷古》、《晚秋登古城》。原有集30卷,已佚。后人輯為《李百藥集》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3首。唐詩匯評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隋內(nèi)史令李德林子。七歲能屬文。開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學(xué)士,輒謝病去。召襲父爵,署禮部員外郎。煬帝即位,廢還鄉(xiāng)里。入唐,太宗即位,拜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大子左、右庶子,散騎常侍,宗正卿。有《李百藥集》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百藥字重規(guī)。隋內(nèi)史令德林子。開皇時襲爵安平公。武德中授涇州司戶。太宗朝累官宗正卿。貞觀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謚曰康。
作品評論
李長于五言,下筆無滯。《大唐新語》
李百藥,德林之子,才行相繼,海內(nèi)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蔚,尤工五言。太宗常制《帝京篇》,命其和作,嘆其精妙,手詔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壯,何齒之宿而意之新?”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以詩酒自適,盡平生之志。唐音癸簽
李安平藻思沉郁,尤長五言,如“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含巧于碩,才壯意新,真不虛人主品目。
人物簡介
【生卒】:?—613 【介紹】: 隋渤海蓨人。少有壯志,弱冠從北周武帝平齊,以功授帥都督。入隋,為驃騎將軍。平陳之役,以功進(jìn)位大將軍。煬帝時擒竇抗。破漢王楊諒叛,累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及楊玄感反,帝疑子雄,詔鎖送行在,子雄殺使者,亡歸玄感。玄感敗,子雄被誅。
人物簡介
【介紹】: 隋中山盧奴人。李先裔孫。博涉稽古,脫略不羈,時人稱為播郎,因以為字。善辯,屬文不拘常格。有志隱逸,尋師訪道不遠(yuǎn)千里。初為道士,中年應(yīng)詔舉任高唐尉。煬帝大業(yè)中攜妻子隱于嵩山,號黃冠子。有集。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岐州雍人。李淳風(fēng)父。歷官高唐尉。以官卑不得志,遂棄官為道士,自號黃冠子。有文學(xué),通天文歷算,與王績、呂才等為友。有文集十卷,佚。今存《天文大象賦》。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岐州雍(今陜西鳳翔)人。隋時官高唐尉,以官卑不得志,遂棄官為道士,自號黃冠子。有文學(xué),通天文歷算。與王績、呂才等為友?!?a target='_blank'>舊唐書·李淳風(fēng)傳》附其事跡。有文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出于《玉臺后集》。全隋文·卷三十六
播,中山人,一云太原人。徙岐州雍縣,為高唐尉。棄官為嵩陽觀道士,號黃冠子,即唐太史令淳風(fēng)之父。有《集》三卷。
人物簡介
【生卒】:?—622 【介紹】: 唐沂州丞人。少貧賤,以漁獵為生。隋煬帝大業(yè)末,左才相于長白山起事,子通歸之,以武力雄其間。后入據(jù)江都,稱帝,國號吳,建元明政。盛時,隋郡縣及江南人士多歸之。高祖武德四年為杜伏威所敗,降唐。次年欲再起,被捕殺。
人物簡介
【生卒】:582—618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其先世為遼東襄平人,字玄邃,一字法主。趣解雄遠(yuǎn),多策略。初為隋煬帝宿衛(wèi),謝病去,感勵讀書。楊玄感起兵,密為之謀,以不能用其策而敗。又與翟讓據(jù)洛口,稱魏公,江淮以北,遠(yuǎn)近響應(yīng),復(fù)殺讓。旋為王世充所敗。歸唐,拜光祿卿。以失望復(fù)叛,為盛彥師所斬。時年三十七。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582—618 字玄邃,一字法主。郡望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西北),其先居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后徙家,遂為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以父蔭為隋左親衛(wèi)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隋大業(yè)九年(613),楊玄感反隋,以密為謀主。后兵敗依翟讓,號蒲山公。旋為眾推立為主,建號魏公。唐武德元年(618)歸唐,拜光祿卿,封邢國公。以賞薄怨恨。會奉命出使,疑懼謀叛,為熊州副將盛彥師所殺。生平見《隋書》及新、舊《唐書》本傳、魏徵《唐故邢國公李密墓志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作于隋代。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密字元邃。一字法主。其先遼東襄平人。父寬。隋上柱國。封蒲山郡公。遂家長安。大業(yè)九年。楊元感舉兵黎陽。以密為謀主。元感敗。以策干東郡賊翟讓。讓令別統(tǒng)所部。號蒲山公。十三年二月。推密為主。建號魏公。改元永平。越王侗稱帝。遣使授密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武德元年。為王世充所敗。歸唐。拜光祿卿。封邢國公。以賞薄怨望。高祖使領(lǐng)本兵經(jīng)略東都。行至桃林。復(fù)徵之。大懼謀叛。熊州副將盛彥師斬之。
人物簡介
【生卒】:?—627 【介紹】: 隋唐時襄州襄陽人,寓居京兆云陽,字子延。性剛愎不仁,勇攻戰(zhàn)。善用槊。隋大業(yè)中以戰(zhàn)功補(bǔ)虎賁中郎將,駐守涿郡。大業(yè)十二年起兵,取柳城、懷遠(yuǎn)等地,自稱幽州總管。唐高祖武德元年歸唐,賜姓李,封燕郡王。助唐敗劉黑闥,任天節(jié)將軍,鎮(zhèn)守涇州。太宗貞觀元年率兵反唐,入據(jù)幽州,后敗逃至烏氏為左右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