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50
詞典
1
分類詞匯
345
佛典
4
共345,分23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蘭若
阿房
梵音
恒河
僧伽
阇梨
優(yōu)婆
偈頌
阇維
瑜伽
優(yōu)波
兜率宮
優(yōu)缽曇
周羅
優(yōu)婆塞
《國語辭典》:
蘭若(蘭若)
拼音:
lán rě
寺院或空凈閑靜的地方。梵語「阿蘭若」的略稱。唐。
杜甫
謁真諦寺襌師
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埂读凝S志異。卷一。畫壁》:「偶涉一蘭若,殿宇襌舍,俱不甚弘敞?!?/div>
分類:
蘭草
寺院
杜若
梵語
香草
苦惱
惱煩
煩亂
《漢語大詞典》:
阿房
指 阿房宮 。 漢
班固
《東都賦》
:“子徒習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晉
葛洪
《
抱樸子·君道
》
:“鑒 章華 之召災,悟 阿房 之速禍?!?宋
康與之
《訴衷情令·長安懷古》
詞:“ 阿房 廢址 漢 荒丘,孤兔又羣游?!?康有為
《大同書》
甲部第二章:“ 項羽 之燒 阿房 ,赤眉之燒 長安 , 董卓 之燒 河陽 ,火延三月不止,民為之盡?!?br />梵語。地獄中鬼卒名。
《
唐詩紀事
》
卷六六引 唐 鄭愚
《大溈靈祐師銘》
:“牛阿房,鬼王通。專覷捕,見西東?!眳⒁姟?阿旁 ”。
分類:
梵語
阿房宮
地獄
鬼卒
《國語辭典》:
阿旁
拼音:
ā bàng
地獄的獄卒。譯自胡語?!督?jīng)律異相》卷四九:「諸阿傍是隸北方毗沙門天王。」《老殘游記二編》第八回:「磨子上頭站著許多的阿旁,磨子下面也有許多阿旁?!?/div>
分類:
梵語
地獄
鬼卒
《國語辭典》:
梵音
拼音:
fàn yīn
1.誦唱佛經(jīng)的聲音。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
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br />2.大梵天王所出的五種清凈之音。
分類:
佛教
梵唄
梵語
大梵天
王所
所出
印度
音聲
菩薩
《國語辭典》:
恒河(恆河)
拼音:
héng hé
Ganges River
河川名。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南流經(jīng)印度平原,再東流與雅魯藏布江會合,注入孟加拉灣,全長二千七百公里,為印度重要河川。
分類:
恒河
梵語
南亞
大河
發(fā)源
源于
南坡
《國語辭典》:
僧伽
拼音:
sēng qié
梵語sa?gha的音譯。意為大眾或會議。佛教用以指出家團體?!洞笾嵌日摗肪砣骸付啾惹鹨惶幒秃鲜敲??!?/div>
分類:
僧伽
人名
國名
梵語
獅子
譯音
西域
斯里蘭卡
名僧
大眾
塑像
俗姓
舊稱
指出
出家
佛教徒
四人
團體
波羅
《漢語大詞典》:
阇梨(闍梨)
亦作“ 闍黎 ”。 梵語“阿阇梨”的省稱。意謂高僧。亦泛指僧。
《
梁書·侯景傳
》
:“﹝ 僧通 ﹞初言隱伏,久乃方驗,人并呼為闍梨, 景 甚信敬之?!?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曠濟羣品,為天人之師,水陸空行,皆所尊貴,言必闍黎和尚,書輒致敬和南,遠近嗟詠,貴賤顒仰?!?span id="6mkaag2" class="book">《西游記》第四七回:“闍黎還念經(jīng),班首教行罷?!?姚錫鈞
《寄楚傖即題其午夢堂卷子》
詩:“幸是闍梨好才思,疎鴉殘月點 分湖 ?!?/div>
分類:
梵語
高僧
《漢語大詞典》:
優(yōu)婆(優(yōu)婆)
梵語。佛徒,僧尼。 清
黃宗羲
《安丘張母李孺人墓志銘》
:“
《傳燈録》
中以女身而得度者,亦或有之,而孺人身不履塔廟,家不納優(yōu)婆?!?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馬介甫
》
:“拔苦惱於優(yōu)婆之國,立道場於愛河之濱?!?/div>
分類:
梵語
僧尼
《國語辭典》:
偈頌(偈頌)
拼音:
jì sòng
1.印度文學的詩歌。無韻,以四句為一偈頌,每句音節(jié)長短須相同。亦專指佛經(jīng)中詩歌形式的部分。
2.中國僧侶所寫蘊含佛法的詩。也稱為「偈子」、「偈言」。
分類:
偈頌
梵語
佛經(jīng)
頌詞
三字
四字
五字
六字
七字
至多
不等
《漢語大詞典》:
阇維(闍維)
梵語。指人死后火化。 晉 法顯
《
佛國記
》
:“火然之時,人人敬心,各脫上服及羽儀傘蓋,遙擲火中,以助闍維。”
《
景德傳燈錄·釋迦牟尼
》
:“請尊三昧火,闍維金色身。” 明
宋濂
《凈慈禪寺第七十六代住持無旨禪師授公碑銘》
:“龕留七日,顏貌不變。用闍維法從事,齒牙貫珠不壞?!?/div>
分類:
梵語
火化
《國語辭典》:
瑜伽
拼音:
yú jiā
佛教用語。梵語yoga的音譯:(1)謂修行。指控制和運用我們的一切事物和心念,發(fā)展直觀的能力,達到解脫或成佛的理想。《瑜伽論記。卷一之上》:「此中意說三乘所有境、行、果法并名瑜伽?!?2)狹義的僅指某種修行方法。如修定或修行止觀,或修八正道?!惰べふ撚?。卷一之上》:「修三摩地名『瑜伽』」。(3)指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一:「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而內(nèi)有,事皆唯識。」
分類:
梵語
相應
《漢語大詞典》:
優(yōu)波(優(yōu)波)
梵語。即優(yōu)婆。 南朝 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
:“末地之報已終,優(yōu)波之身且謝?!?/div>
分類:
梵語
《國語辭典》:
兜率宮(兜率宮)
拼音:
dōu shuài gōng
欲界六天之一。參見「兜率天」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div>
分類:
梵語
天宮
《漢語大詞典》:
優(yōu)缽曇(優(yōu)鉢曇)
(1).梵語。即優(yōu)曇缽。
《
南史·夷貊傳下·波斯國
》
:“國中有優(yōu)鉢曇花,鮮華可愛。” 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三:“ 豫章 之詩,……貫穿馳騁,工夫精到,雖未極古之源委,而其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詭也。開闢以來,能自表現(xiàn)於世若此者,如優(yōu)鉢曇華時一現(xiàn)耳?!?br />(2).指優(yōu)缽曇花。 清
朱錫綬
《幽夢續(xù)影》
:“ 唐 人之詩,多類名花: 長吉 似優(yōu)鉢曇,彩云擁護; 飛卿 似曼陀羅,璚月玲瓏?!眳㈤?清 吳其浚
《
植物名實圖考
》
卷三六。
分類:
梵語
優(yōu)曇缽
三六
《漢語大詞典》:
周羅(周羅)
(1).包攬。
《
朱子語類
》
卷一一三:“ 程先生 云:‘周羅事者,先有周羅之病在心?!?br />(2).遍布。 清 王晫
《
今世說·雅量
》
:“ 周櫟園 雪夜坐念室中,獄事正急,鐵衣周羅戶外?!?br />(3).梵語。意為小髻。
《
起世因本經(jīng)·閻浮洲品
》
:“如此小千世界,猶如周羅。”原注:“周羅, 隋 言髻也,外國人頂上結少許長髮為髻?!?span id="eiaqsiw" class="book">《
釋氏要覽·剃發(fā)
》:“周羅髮,即今親教和尚最后為剃頂上髮也。梵語周羅,此云小髻。”
分類:
梵語
遍布
包攬
《國語辭典》: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塞)
拼音:
yōu pó sè
梵語音譯。指受五戒的在家男性佛教徒?!洞笾嵌日摗肪硭模骸溉魪纳蠑?shù),應先菩薩,次第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菩薩次佛故?!挂沧鳌敢疗讶?、「鄔波索迦」。
分類:
優(yōu)婆塞
梵語
在家
中奉
男子
居士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