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5,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席次
亂次
順祀
陰鼎
撼雷
改動
辭典
乖序
部位
語序
字典
過次
案列
鱗砌
七觀
《國語辭典》:席次  拼音:xí cì
1.座位的次序。如:「入場后請按照指定的席次入座?!埂犊鬃蛹艺Z。卷八。問玉》:「席而無上下,則亂于席次矣?!?br />2.政治團體在議會中所占的座位,藉以表示當(dāng)選的人數(shù)。如:「這次選舉,執(zhí)政黨較上次喪失了不少席次?!挂沧鳌赶弧?。
《漢語大詞典》:亂次(亂次)
亂了次序。左傳·桓公十三年:“及 鄢 ,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shè)備?!?/div>
分類:次序
《漢語大詞典》:順祀(順祀)
謂順昭穆次序而祭祀。左傳·定公八年:“冬十月,順祀先公而祈焉。” 杜預(yù) 注:“將作大事,欲以順祀取媚?!?span id="fj0l0gy" class="book">《史記·周本紀(jì)》:“先王之順祀也,有不祭則脩意,有不祀則脩言,有不享則脩文,有不貢則脩名?!?span id="qkijye0" class="book">《后漢書·質(zhì)帝紀(jì)》:“昔 定公 追正順祀,春秋善之?!?李賢 注:“ 魯閔公 立二年而薨,次 僖公 立。 僖 雖是 閔 庶兄,然嘗為 閔 臣,位次當(dāng)在 閔 下。后 文公 即位,乃進 僖公 神位居 閔 之上。左傳曰:‘躋 僖公 ,逆祀也?!?定公 八年,《經(jīng)》書:‘從祀先公?!瘡模樢?。順祀謂退 僖 神位於 閔 下。《穀梁》曰:‘從祀先公,貴正也?!?/div>
分類:次序祭祀
《漢語大詞典》:陰鼎(陰鼎)
(1).編列次序為偶數(shù)的鼎。 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鑄九鼎,五者以應(yīng)陽法,四者以象陰數(shù)。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
(2).道教所用煉丹之鼎。 唐 呂巖 《七言》之十九:“金丹不是小金丹,陰鼎陽爐里面安?!?/div>
《漢語大詞典》:撼雷
舊時一種決定獻(xiàn)藝次序的方法。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酒坊兩戶各求優(yōu)人之善者,較藝於府會,以骰子置於合子中撼之,視數(shù)多者得先,謂之‘撼雷’?!?/div>
《國語辭典》:改動(改動)  拼音:gǎi dòng
更改變動。如:「這份企劃案,經(jīng)理改動了一些細(xì)節(jié)?!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咐蠣斠粗鴽]甚么改動的,就交給他們細(xì)細(xì)兒的看看去罷?!?/div>
《國語辭典》:辭典(辭典)  拼音:cí diǎn
一種工具書。依據(jù)詞匯體系及一定的編輯體例蒐集詞、詞組、短語等資料,并加以解釋,以備查索、參考的工具書。可分普通及專業(yè)兩種,前者如「國語辭典」,后者如「電腦辭典」。也作「詞典」。
《漢語大詞典》:乖序
次序錯亂。南齊書·武帝紀(jì):“水潦為患,星緯乖序。京都囚繫??蓜w日訊決,諸遠(yuǎn)獄委刺史以時察判?!?唐 盧照鄰 《五悲·悲窮通》:“豈期晦明乖序,寒燠愆度,鱗傷羽折,筋攣肉蠹?!?/div>
分類:次序錯亂
《國語辭典》:部位  拼音:bù wèi
整體中的個別位置。如:「發(fā)音部位」、「身體部位」。
《國語辭典》:語序(語序)  拼音:yǔ xù
語詞在詞組或句子里組合排列的次序。語序的變動往往使詞組或句子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也稱為「詞序」。如「不完全懂」和「完全不懂」語序改變,意義也改變。
《國語辭典》:字典  拼音:zì diǎn
以字為單位,按一定體例編次,并解釋文字音義形體,以備查檢的工具書。如《康熙字典》、《韋氏大字典》。
《漢語大詞典》:過次(過次)
超越次序;越級。 唐 元結(jié) 《與李相公書》:“今則過次授官?!?/div>
《漢語大詞典》:案列
按次序排列。文選·張衡〈東京賦〉:“清道案列,天行星陳?!?薛綜 注:“清道,謂蹕止行者;列,猶次也。言天子行,如上天之星行,羅列有次。”
《漢語大詞典》:鱗砌(鱗砌)
謂依次序建造,排列如魚鱗。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郊畢駕回:“御路數(shù)十里之間,起居幕次貴家看棚,華綵鱗砌,畧無空閑去處?!?/div>
《國語辭典》:七觀(七觀)  拼音:qī guān
《尚書》可供借鏡的七種好處。從〈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洪范〉可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皋陶〉可以觀治,〈堯典〉可以觀美。此即七觀。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宗經(jīng)》:「于是《易》張十翼,《書》標(biāo)七觀。」
《漢語大詞典》:七觀帖(七觀帖)
法帖名。 元 翰林學(xué)士 程鉅夫 致仕南歸,翰林侍講學(xué)士 袁桷 撰《七觀》以送之,書畫家 趙孟頫 為之書寫。后世作為學(xué)習(xí)寫字的樣本,稱為“七觀帖”。 元 趙孟俯 《〈七觀〉跋》:“《七觀》者,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何為而作也?翰林承旨 程公 請老而歸,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僕雖衰老目昏,不覺援筆為書一通。若 袁公 不以筆札之陋,刻諸堅石,庶幾詞翰相須之義,傳之天下,后世以為美談云爾?!眳㈤?span id="uce4cai" class="book">《佩文齋書畫譜》卷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