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正統(tǒng)(正統(tǒng))  拼音:zhèng tǒng
1.君主時代,嫡系相承的系統(tǒng)。宋。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jiān)再入館詩:「嗚呼大廈傾,孰可任梁棟,愿公力起之,千載傳正統(tǒng)?!?br />2.學術、政治、宗教等從創(chuàng)建以來一脈相傳的嫡派。
3.明英宗年號(西元1436~1449)。
《漢語大詞典》:正統(tǒng)論(正統(tǒng)論)
對我國歷代王朝的正位與閏位的論定。 唐 皇甫湜 作《東晉元魏正閏論》。 宋 歐陽修 始作《正統(tǒng)論》, 司馬光 、 蘇軾 、 朱熹 等各有論說。由于立場不同,他們的立論各異。如: 司馬光 為 北宋 立論,以 三國 魏 為正位, 蜀 為閏位。 朱熹 為 南宋 立論,以 蜀 為正位, 魏 為閏位。參見“ 正閏 ”。
《漢語大詞典》:正閏(正閏)
(1).謂正統(tǒng)和非正統(tǒng)。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二年:“據(jù) 漢 傳於 魏 而 晉 受之, 晉 傳於 宋 以至於 陳 而 隋 取之, 唐 傳於 梁 以至於 周 而 大宋 承之,故不得不取 魏 、 宋 、 齊 、 梁 、 陳 、 后梁 、 后唐 、 后晉 、 后漢 、 后周 年號,以紀諸國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span id="um7gqa1" class="book">《宋史·宋庠傳》:“﹝ 宋庠 ﹞又輯《紀年通譜》,區(qū)別正閏,為十二卷。”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若夫不別夷夏,不分正閏,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為戎狄之德,黎民懷之,若天眷命而然,則尤公師友之所諱也?!?br />(2).平年與閏年。公歷無閏之年謂平年,有閏之年謂正年。
《國語辭典》:正統(tǒng)派(正統(tǒng)派)  拼音:zhèng tǒng pài
泛稱政治、學術、宗教上一切嫡系或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