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河南洛陽人。少英毅,多武藝,美須眉,有威儀,凜然不可犯。仕北周為大將軍。楊堅為相,北周趙王宇文招欲謀害堅,胄以身入衛(wèi)得免。入隋,封武陵郡公。后拜靈州總管,鎮(zhèn)邊以防突厥。坐與蜀王楊秀交通,除名。煬帝時坐事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32 【介紹】: 唐徐州彭城人,字道洽。隋煬帝大業(yè)末,歷華陰縣丞、太原縣長。李淵起晉陽,以為咨議參軍,出定西河,授西河通守。唐高祖武德元年,為浩州刺史,封武陵郡公。以拒劉武周功,除太府卿。五年,拜襄州道行臺兵部尚書、持節(jié)山南道巡撫大使。尋除司農(nóng)卿。后以本官檢校安荊二大都督府長史、襄荊二州都督。太宗貞觀五年,除荊州刺史。卒。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瞻字幾之。其先彭城。徙桂陽。太和初進士。又登博學(xué)宏詞科。咸通中拜戶部侍郎。充翰林學(xué)士。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xué)士。罷為荊南節(jié)度使。再貶驩州司戶參軍。僖宗立。徙康州刺史。量移虢州。以刑部尚書召。復(fù)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扶風(fēng)茂陵人。馬璘子。自初命四遷至太子左贊善大夫,歷光祿少卿、左驍衛(wèi)將軍。代宗大歷中,馬燧節(jié)制太原,奏統(tǒng)中軍兵馬,拜左衛(wèi)將軍,封武陵郡王。又歷右衛(wèi)將軍、兼云州刺史、大同軍使,遷代州刺史、代北軍使。為本道所請,復(fù)將中軍,兼御史大夫,遷蔚州刺史、橫野軍使、代北都知兵馬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7前 【介紹】: 唐人,字晦伯。德宗貞元四年,游無錫慧山寺,與竇群、朱宿唱和留題。歷諫官,終倉部員外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字晦伯。德宗貞元四年(788)游無錫,與竇群、朱宿唱和。歷諫官,終倉部員外郎,卒于憲宗元和二年(807)前。事跡見《宿慧山寺詩序》、竇群《重游慧山寺記》、《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八?!?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全唐文·卷八百五
武陵字晦伯。咸通時官倉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4 【介紹】: 唐信州人,一說澧州人。憲宗元和進士。直史館。因事流永州,與柳宗元交。吳元濟叛,武陵遺書曉之,元濟不悟。裴度東討,韓愈為司馬,武陵數(shù)因愈獻策。文宗大和初入為太學(xué)博士。后出為忠州刺史,改韶州刺史,坐贓貶潘州司戶參軍。工詩文。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43,或861 本名侃,自稱東吳王孫??ねш?今河南濮陽),信州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排行二十一。憲宗元和二年(807)登進士第,次年坐事流永州,與柳宗元過從甚密。元和末主鹽務(wù)于朔方。穆宗長慶二年(822)以不職為戶部侍郎判度支竇易直所薄。文宗大和元年(827)官太學(xué)博士,向禮部侍郎崔郾力薦杜牧,牧果于次年登進士第。歷忠、韶二州刺史。以貪贓貶潘(一作播)州司戶參軍,卒。生平見《新唐書》本傳。岑仲勉有《吳武陵事跡》(收于《金石論叢》四《貞石證史》)?!?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外編》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武陵。信州人。元和初進士。官太學(xué)博士。出為韶州刺史。以贓貶播州司戶參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末五代時京兆杜陵人,名鄴,以字行。唐宣宗大中時,舉進士不第。往來商洛、巴蜀間。嘗賣卜于市,隱居自適。后欲卜居瀟湘,未果。一說唐末登進士第,五代時仕后唐,曾任都官員外郎、工部郎中。后唐明宗天成三年自縊卒。工詩,尤善五律。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名鄴,以字行。杜曲(今陜西長安縣南)人。宣宗大中時,舉進士不第,往來商、洛、巴、蜀間。不慕榮貴,賣卜于市,隱居自適。與山僧、道士、隱者交往。后至瀟湘,愛其風(fēng)景,欲卜居而不成,遂歸老嵩陽別墅。生平事跡散見《唐詩紀(jì)事》卷五八及卷六三、《郡齋讀書志》卷四中、《唐才子傳》卷八。武陵工詩,尤長五律。元辛文房稱“興趣飄逸多感。每終篇一意,策名當(dāng)時”(《唐才子傳》卷八)。明胡震亨謂其“擬項斯、馬戴未足,方儲嗣宗、司馬札有余”(《唐音癸簽》卷八)?!?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于武陵詩》1卷、《于鄴詩》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于武陵詩1卷、于鄴詩1卷?!度圃娎m(xù)拾》補收詩1首。
唐詩匯評
于武陵,生卒年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杜曲人。大中中,登進士第。曾漫游巴蜀、商洛、吳楚等地,后歸老嵩陽別墅。工五言詩,多羈旅行役、送別寄贈之作。有《于武陵詩》一卷,又《于鄴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于鄴、于武陵名下各編詩一卷,其中十八首詩重出互見。或云武陵名鄴,然此事未見北宋前記載,唐末有于鄴,恐別是一人。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清奇雅正主:李益……及門八人:僧良又、潘誠、于武陵、詹雄、衛(wèi)準(zhǔn)、僧志定、喻鳧、朱慶馀。
唐才子傳
(武陵)詩多五言,興趣飄逸多感。每終篇一意,策名當(dāng)時。
唐音癸簽
于鄴詩小小有致,擬項斯、馬戴未足,方儲嗣宗、司馬扎有馀。
《詩源辨體》
《于武陵集》五言律之外,惟絕句數(shù)篇而已。其詩氣格遒緊,故為矯激,而聲韻急促,語意快露,實多出于元和,亦晚唐一家。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于鄴五律外無別體,所得句亦鏤心刻骨者也。雖乏峭削之致,然自不得混水部派,附賈氏門后。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武陵,劍浦(今福建南平)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十七年,以國子錄充點檢試卷官,二十年,又以太學(xué)博士充檢點試卷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八、九)。官至煥文閣學(xué)士、吏部尚書。事見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二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43 【介紹】: 明宗室。太祖第六子楚王朱楨孫。正統(tǒng)中襲封楚王。卒謚憲。有《東平河間圖贊》、《毓秀軒集》、《維藩清暇錄》。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上)
王莊王孟烷子,太祖曾孫。初封武陵王,正統(tǒng)五年襲封,八年薨。有《毓秀軒集》。 (《楚紀(jì)》:王務(wù)學(xué)時敏,嘗夢持水晶筆大書,自茲文藻煥發(fā),詩調(diào)高曠。《題東平圖》云:「東平昔賢王,居家惟樂善。富貴非所樂,忠誠意無倦。讜言契宸衷,奏疏答天眷。永言躡芳蹤,千載繼成憲。」《河間圖》云:「我聞河間賢,懋學(xué)由好古。心契羲皇奧,神游洙泗浦。求書留其真,道術(shù)言有補。九原不可作,百世吾疇與?!怪两裢亮侄嗾b之。所著有《毓秀軒詩》、《維藩清暇錄》,管延枝為之序。)

人物簡介

維基
彭希鄭(1764年—1831年7月29日),字會英,號葦間,一號雅田,又號武陵退叟,江蘇長洲(今蘇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