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753—1817 【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字仲魚,號簡莊,又號河莊。嘉慶三年舉人。在京師與錢大昕、王念孫等往來。強記博識,精研文字訓詁,長于??陛嬝?。阮元稱為浙中經(jīng)學最深之士。藏書甚富。有《續(xù)唐書》、《論語古義》、《簡莊文鈔》等。晚晴簃詩匯·卷一一三
陳鳣,字仲魚,又字簡莊,海寧人。嘉慶戊午舉人。有《簡莊詩草》。
人物簡介
【介紹】: 清福建閩縣人,字檀河。乾隆五十一年舉人,官陜西洵陽知縣。坐事遣戍,援贖免歸。工詩。博聞強記,嘗著《經(jīng)史匯考》、《小檀弓》等,后毀于火。有《白華樓詩鈔》。晚晴簃詩匯·卷一○五
薩玉衡,字檀河,一字蔥如,閩縣人。乾隆丙午舉人,官洵陽知縣。有《白華樓詩鈔》。
人物簡介
鄭光策 (1759年—1804年),原名天策,字憲光,一字瓊河,號蘇年,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同進士出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鄭光策中進士。終生不為官,早年在泉州講學,后主講福州鰲峰書院。他為人耿直敢言,連當朝貪官和珅也畏他三分。鄭光策著有《西霞叢稿》,梁章鉅精選部分文稿編成《西霞文鈔》上、下兩卷。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廣東番禺人,字渭遠,號秋河,又號云華子。工詩詞。有《云華閣詩略》等。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三
易宏,字渭遠,號秋河,新會人。有《云華閣詩略》。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滄浪。諸生。性愛硯。曾以采硫至臺灣,以竹枝詞形式,詠臺灣風俗。有《稗海紀游》。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二
郁永河,字滄浪,仁和人。諸生。全臺詩
郁永河(?~?),字滄浪,浙江省仁和縣人。諸生。好遠游,意興甚豪,遍歷閩幕。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冬,福州火藥庫遇災爆炸,典守被罰賠償損失,派人至臺灣淡水采集火藥原料硫黃,當時任幕客的郁永河,自告奮勇,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來臺采硫磺,足跡遍歷島之西岸,經(jīng)府城,歷新港、目加溜灣等地,旋渡淡水,并赴北投筑屋煮硫,歷盡艱險,于十月初才離開臺灣?! ∮粲篮泳优_九月馀,著《裨海紀游》〖編者按:蔣師轍《臺灣通志》記其書曰「采硫日記」三卷。〗,記來臺見聞,高拱乾《臺灣府志》、王禮《臺灣縣志》等皆記其「所賦詩,亦有可傳者」,對全臺山川形勢、番俗民情,特別詳細記載,為散文佳作,其中詩作〈臺灣竹枝詞〉十二首、〈土番竹枝詞〉二十四首,對臺灣斯時生活狀況有深刻之描寫,富有現(xiàn)實感。郁永河后來還寫了〈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nèi)形勢〉,都提到了臺灣。郁氏主要著作為《裨海記游》,此書留下十七世紀末臺灣的地理景觀、人文歷史的文獻,它對于文學的貢獻也許不是直接的,卻是彌足珍貴。方豪《合校本裨海紀游》于1950年由臺灣省文獻會出版,后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出版之《裨海紀游》即采方豪校本,但刪去校勘按語,據(jù)該書「弁言」,臺銀本以「屑玉叢譚本」為底本???。茲亦據(jù)臺銀本,參考清咸豐三年(1853年)由南海伍崇曜匯刻的《粵雅堂叢書》。(許俊雅撰)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松江人,原名野,字日林,又字詹吉。性情狂怪。見禽蟲草木,能描寫逼真。又善畫馬,有唐曹將軍風。亦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