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輪臺(輪臺)  拼音:lún tái
1.縣名。位于新疆庫車縣東。參見「輪臺縣」條。
2.古地名。漢西域之地。本為輪臺國,被李廣利所滅。漢武帝為牽制匈奴,在此屯田。唐置縣,并置府。即今新疆輪臺縣。
《漢語大詞典》:輪臺詔(輪臺詔)
漢武帝 一生,致力開拓 西域 ,國力大損。至晚年深悔之,遂棄 輪臺 之地,并下詔罪己,謂之“輪臺詔”。事見漢書·西域傳贊。 宋 楊萬里 《讀罪己詔》詩:“莫讀《輪臺詔》,令人淚點垂。”
《國語辭典》:無鹽(無鹽)  拼音:wú yán
戰(zhàn)國時齊無鹽人鐘離春。參見「鐘離春」條。
《國語辭典》:縣城(縣城)  拼音:xiàn chéng
一縣行政機關的所在城市。如:「縣城不僅是地方行政中心,更是縣境內(nèi)人文薈萃的地方?!埂段拿餍∈贰返谄呋兀骸甘菬o論府城縣城,有一個城門,便設立一個捐局?!?/div>
《漢語大詞典》:蕭關(蕭關)
(1).古關名。故址在今 寧夏 固原 東南,為自 關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漢書·武帝紀:“﹝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蕭關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傳》:‘入 朝郍 蕭關 ’, 蕭關 在 安定 朝郍縣 也?!?唐 盧照鄰 《上之回》詩:“ 回中 道路險, 蕭關 烽候多?!?br />(2).指 北宋 崇寧 四年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蕭關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縣名。 唐 神龍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間收復,置 武州 治此,旋廢。
(4).古縣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僑置于 潘原縣 (今 甘肅省 平?jīng)鍪?東),仍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顯德 中廢。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魚臭。《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手薦鸞刀,漫之膻腥?!?/div>
《國語辭典》:北庭  拼音:běi tíng
1.漢時稱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稱北方夷狄之地?!逗鬂h書。卷四○。班彪列傳下》:「會南匈奴,掩破北庭。」
2.唐時稱西域為「北庭」,設北庭都護府。見《讀史方輿紀要。卷五。歷代州域形勢五。唐上》。
《漢語大詞典》:郡治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縣。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 滇池縣 ,郡治,故 滇國 也?!?br />(2).郡守的治所。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上元 吳縣 放燈,﹝知縣 王子溶 ﹞召太守為客,郡治乃寂無一人?!?/div>
《漢語大詞典》:朱方
(1). 春秋 時 吳 地名。治所在今 江蘇省 丹徒縣 東南。左傳·昭公四年:“秋七月, 楚子 以諸侯伐 吳 ……使 屈申 圍 朱方 ?!?杜預 注:“ 朱方 , 吳 邑?!?span id="xqyfbul" class="book">《史記·吳太伯世家》:“ 王餘祭 三年, 齊 相 慶封 有罪,自 齊 來犇 吳 。 吳 予 慶封 朱方 之縣,以為奉邑。” 裴駰 集解引吳地記:“ 朱方 , 秦 改曰 丹徒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陵王墓下作》詩:“曉月發(fā) 云陽 ,落日次 朱方 。”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三章并序》:“ 南條 北固 , 朱方 舊里?!?清 張一鳴 《登金山》詩:“ 白下 朱方 頻戰(zhàn)伐, 吳 頭 楚 尾總云煙。”
(2).指南方。 唐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詩:“譴深辭紫禁,恩在副朱方。” 明 劉基 《梅頌》詩:“朱方之秀梅實碩兮,含章而貞受命獨兮?!?/div>
《漢語大詞典》:富平
(1).富平侯的略稱。漢書·張湯傳贊:“ 漢 興以來,侯者百數(shù),保國持寵,未若 富平 者也?!?span id="98uopri" class="book">《后漢書·張曹鄭傳贊》:“ 富平 之緒,承家載世?!眳⒁姟?富平侯 ”。
(2). 西漢 末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的稱號。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別號諸賊 銅馬 、 大肜 …… 富平 、 獲索 等,各領部曲,眾合數(shù)百萬人,所在寇掠?!?李賢 注:“諸賊或以山川土地為名,或以軍容彊盛為號…… 富平 賊帥 徐少 , 獲索 賊帥 古師郎 等。”
(3).古縣名。 西漢 置。治所在今 寧夏 吳忠 西南。 東漢 廢。
(4).古縣名。 東漢 置。治所在今 甘肅 慶陽 西南。為 北地 郡治所。 東漢 末廢。
《漢語大詞典》:富平侯
漢 張安世 封富平侯,傳子 延壽 , 延壽 傳 勃 , 勃 傳 臨 , 臨 傳 放 ,五世襲爵。見《漢書·張安世傳》。后因譽稱朝廷重臣。 唐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詩:“蒼生 謝安石 ,天子富平侯?!?唐 李商隱 《富平少侯》:“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div>
《漢語大詞典》:瓜州
(1).古地名。即今 甘肅省 敦煌市 。左傳·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離 于 瓜州 。”一說,在今 秦嶺 南北兩坡。參閱 顧頡剛 《史林雜識·瓜州》
(2).古州名。(1) 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 (今 甘肅省 敦煌市 西)。(2)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晉昌 (今 甘肅省 安西縣 東南)。
(3).見“ 瓜洲 ”。
《國語辭典》:瓜洲  拼音:guā zhōu
鄉(xiāng)鎮(zhèn)名。在江蘇省江都縣南,長江北岸,當運河口,與鎮(zhèn)江斜對面。地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語大詞典》:華容(華容)
(1).華麗的姿容。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華容灼爚,發(fā)采揚明,何其麗也。”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詩之十七:“點注桃花舒小紅,與兒洗面作華容?!?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諸生》:“ 吳 門諸生某……漏已二下,獨籠燭行僻衖中,相去一矢地外有紅衣女子行其前,約畧甚美,心儀之,盍追及一睹華容?!?br />(2).古縣名。 西漢 置。治所在今 湖北省 潛江市 西南。 南朝 梁 廢。 東漢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 在 赤壁 戰(zhàn)敗后北歸,取道于此。 明 許時泉 《赤壁游》:“東風燒盡北船兵, 江 上奔馳縱路橫,不是 華容 天與便,暮云 銅雀 鎖愁聲?!?/div>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zhū shí
1.山名。在云南省昭通縣境。以出產(chǎn)白銀聞名。
2.銀子。以朱提山盛產(chǎn)白銀而得名?!毒劳ㄑ?。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誼高矜厄且憐貧,三百朱提賤似塵。」清。宣鼎《麻瘋女邱麗玉》:「容即代籌朱提五百金,作為旅費?!?/div>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shú shí
地名。漢朝時置縣,故城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山區(qū)盛產(chǎn)銀。
《漢語大詞典》:朱提銀(朱提銀)
古代的一種優(yōu)質白銀。因產(chǎn)于今 云南 昭通縣 境內(nèi)之 朱提山 ,故稱。漢書·食貨志下:“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是為銀貨二品。”
《國語辭典》:敦煌  拼音:dūn huáng
地名。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中國古代的絲綢經(jīng)此西運,是絲路上的重要據(jù)點。也稱為「燉煌」。
《漢語大詞典》:移治
調換治所,改變管轄區(qū)。 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許移治者,是許其棄地;令擇利者,是令其退師。”
分類:調換治所
《漢語大詞典》:倚郭
亦作“ 倚廓 ”。 宋 元 時州、路治所所在之縣。宋史·地理志六:“ 大觀 元年,以 宜州 河池縣 置 庭州 ,倚郭縣曰 懷德 。”《元典章·戶部十二·和買》:“ 廣平路 元貞 元年差務發(fā)內(nèi)帶染絹疋所用物料,其倚廓 永年縣 與在城録事司不同?!?/div>
分類:治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