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27
詞典
4
分類詞匯
321
佛典
1
其它
1
共321,分22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紀綱
綱紀
規(guī)矩
權衡
紀律
分數(shù)
度量
法則
表儀
綱目
憲度
程度
衡石
法式
弊法
《國語辭典》:
紀綱(紀綱)
拼音:
jì gāng
1.典章法度?!蹲髠?。哀公六年》:「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br />2.謀略。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七出:「容貌兒善良,修持得梵王;胸襟兒紀綱,扶持得帝王?!?br />3.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衛(wèi)于晉三千人,實紀綱之仆。」后遂以紀綱借指仆人?!读凝S志異。卷一。長清僧》:「夫人遣紀綱至,多所饋遺?!?/div>
分類:
法度
統(tǒng)領
治理
謀略
州郡
紀綱
仆隸
管理
錄事
人物
參軍
綱領
仆人
《國語辭典》:
綱紀(綱紀)
拼音:
gāng jì
1.國家社會的秩序與規(guī)律?!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綱紀有序,……人之所設也?!埂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國之綱紀,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br />2.治理?!对娊?jīng)。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br />3.職官名。掌理文書事務的主簿?!段倪x。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綱紀,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br />4.管家仆。
分類:
綱紀
法度
治理
大綱
管理
綱要
要領
公府
一家
綱常
家事
州郡
事務
郡主
主簿
仆人
《國語辭典》:
規(guī)矩(規(guī)矩)
拼音:
guī jǔ
1.畫圓畫方的工具。唐。柳宗元〈梓人傳〉:「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家不居礱斷之器?!?br />2.法度、禮法?!都t樓夢》第七回:「倘或親友知道了,豈不笑話咱們這樣的人家,連個王法規(guī)矩都沒有?!?br />3.行為端正老實。如:「他向來規(guī)矩,做事靠得住?!?br />4.照例?!都t樓夢》第三八回:「老祖宗只管邁大步走,不相干的,這竹子橋規(guī)矩是咯吱咯喳的?!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規(guī)矩待他,他還心上不高興?!?br />5.調教。如:「我若不嚴格點,那能夠規(guī)矩出個好學生?」
分類:
規(guī)矩
禮法
老老實實
摹擬
標準
法度
校正
恪守
圓形
成規(guī)
本分
方形
工具
《國語辭典》:
權衡(權衡)
拼音:
quán héng
1.秤量東西輕重的工具?!逗鬂h書。卷二五。魯恭傳》:「相讓則道不明,若規(guī)矩權衡之不可枉也?!顾?。
蘇軾
〈
徐州蓮華漏銘
〉:「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計者,必付之于度量與權衡?!?br />2.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镕裁》:「權衡損益,斟酌濃淡?!固?。劉禹錫〈
祭韓吏部文
〉:「權衡低昂,瞻我所在?!?br />3.權勢力量?!稌x書。卷五五。潘岳傳》:「雖居高位,饗重祿,執(zhí)權衡,握機秘?!?br />4.星座名。權星與衡星的合稱。見《史記。卷二七。天官書》。
分類:
權衡
法度
稱量
評量
樞要
權力
南北
標準
比較
輕重
二方
器具
秤錘
秤桿
太平天國
《國語辭典》:
紀律(紀律)
拼音:
jì lǜ
綱紀規(guī)章?!蹲髠??;腹辍罚骸赴俟儆谑呛踅鋺?,而不敢易紀律?!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原來太史慈所招軍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諳紀律?!?/div>
分類:
紀律
紀綱
規(guī)矩
機關
軍紀
法度
團體
規(guī)律
政黨
等為
維護
集體
利益
保證
正常
要求
成員
必須
遵守
《國語辭典》:
分數(shù)(分數(shù))
拼音:
fēn shù
1.成績。
2.不足單位的數(shù)。如2/3引申為:分子除以分母,商數(shù)未算清者。
3.部分,一定的比例數(shù)。
分類:
分數(shù)
數(shù)學名詞
數(shù)量
評定
數(shù)學
規(guī)定
法度
比例
定人
天命
成績
人數(shù)
分部
規(guī)范
部署
程度
天數(shù)
勝負
任職
職務
軍隊
數(shù)目
組織
編制
《漢語大詞典》:
度量
(1).估計;思量。
《
管子·形勢解
》
:“善視其馬,節(jié)其飲食,度量馬力,審其足走,故能取遠道而馬不罷?!?span id="vuovmgo" class="book">《
漢書·晁錯傳
》:“愚臣不自度量,竊為陛下惜之?!?明
馮夢龍
《掛枝兒·帳》
評注引
《訴落山坡羊》
:“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還是誰家的理短,誰家的理長?!?br />(2).猶度支。指規(guī)劃計算(財政收支)。
《
尸子·治天下
》
:“治天下有四術……四曰度量。度量通則財足矣?!?br />(3).測量。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歸心
》
:“夫遙大之物,寧可度量?”
《參同契》
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明
葉憲祖
《夭桃紈扇》
第八折:“恩如海,難度量,把風塵提挈云霄上?!?/div>
分類:
度量
估計
測量
度支
思量
規(guī)劃
計算
財政
收支
《國語辭典》:
法則(法則)
拼音:
fǎ zé
1.可做標準的準則、規(guī)則?!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杆哉f沒有文章者,是沒有文章的法則?!?br />2.效法、奉以為法?!蹲髠?。定公四年》:「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br />3.制度、法度。也作「法則」。
4.表示欲得其結果所必要的運算方法;一說通常語言述說的公式。
分類:
法則
制度
規(guī)律
效法
法術
準則
榜樣
法度
表率
規(guī)則
《國語辭典》:
表儀(表儀)
拼音:
biǎo yí
表率儀范。漢。賈誼《新書。卷八。官人》:「知足以為源泉,行足以為表儀?!?/div>
分類:
表率
法度
儀范
《國語辭典》:
綱目(綱目)
拼音:
gāng mù
1.事物的大綱與細目?!赌鲜?。卷七二。文學傳。鐘嶸傳》:「時齊明帝躬親細務,綱目亦密。于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莫不爭自啟聞,取決詔敕?!?br />2.泛指書的大綱與細目,常條列于編首,以備查索。
分類:
綱目
大綱
法網(wǎng)
著作
細目
法度
《漢語大詞典》:
憲度(憲度)
法度。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
:“憲度著明,易則也;垂統(tǒng)理順,易繼也?!?宋
司馬光
《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
:“ 宣德門 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明
唐順之
《李封君七十壽序》
:“所居雖以憲度從事,而溫厚博大,未嘗作威福?!?章炳麟
《與簡竹居書》
:“夫不察古今憲度不同,利害相反,欲以一必見相齊,蓋多類此?!?/div>
分類:
法度
《國語辭典》:
程度
拼音:
chéng dù
1.道德、知識、能力等的水準。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
:「因復求舉,亦無幸焉,乃復自疑,以為所試與得之者,不同其程度,乃得觀之,余亦無甚愧焉?!?br />2.達到事物變化的狀況。如:「天氣還沒有冷到下雪的程度?!?/div>
分類:
程度
法度
文化
程限
標準
教育
進度
知識
狀況
能力
水平
《國語辭典》:
衡石
拼音:
héng shí
1.秤和秤錘?!盾髯?。君道》:「不待衡石稱縣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嘖?!?br />2.比喻法度、準則。南朝梁。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
:「唱言窮軒輊,立法無衡石,一至于此?!?br />3.比喻權柄、相位?!杜f唐書。卷八四。裴行儉傳》:「二公十數(shù)年當居衡石,愿記識此輩?!顾?。
蘇軾
祭司馬君實文
:「二圣見公,曰予得師。付以衡石,惟公所為?!?/div>
分類:
國柄
法度
準則
稱重
重量
大才
器物
《國語辭典》:
法式
拼音:
fǎ shì
1.法度、模式?!盾髯?。禮論》:「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式也,儒者是矣?!埂妒酚洝>砹G厥蓟时炯o》:「治道運行,諸產(chǎn)得宜,皆有法式。」
2.楷模。如:「其人格足為千秋之法式?!埂独m(xù)漢書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br />3.標準的格式。如:「建筑法式」?!端问?。卷一六三。職官三》:「凡造度、量、權、衡,則頒其法式?!?br />4.法國樣式。如:「她做了許多法式甜點。」
分類:
法式
法度
制度
《漢語大詞典》:
弊法
指不合時宜的法度。 唐
元結
《時議下篇》
:“若天子能追行已言之令,必行將來之法,且免天下無端雜徭,且除天下隨時弊法……然后推仁信威令,與之不惑,此帝王常道?!?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視時勢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甚易也?!?宋
陸九淵
《荊國王文公祠堂記》
:“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
分類:
不合時宜
法度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