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泰 → 夳泰”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典故
韓山斗
 
山斗才名
 
文章泰山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六〈韓愈列傳·贊曰〉~5269~
贊曰:唐興,承五代剖分,王政不綱,文弊質(zhì)窮,?俚混并。天下已定,治荒剔蠹,討究儒術,以興典憲,薰醲涵浸,殆百馀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至貞元、元和間,愈遂以六經(jīng)之文為諸儒倡,障堤末流,反刓以樸,?偽以真。然愈之才,自視司馬遷、揚雄,至班固以下不論也。當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陳言,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要之無抵捂圣人者。其道蓋自比孟軻,以荀況、揚雄為未淳,寧不信然?至進諫陳謀,排難恤孤,矯拂媮末,皇皇于仁義,可謂篤道君子矣。自晉汔隋,老佛顯行,圣道不斷如帶。諸儒倚天下正議,助為怪神。愈獨喟然引圣,爭四海之惑,雖蒙訕笑,跲而復奮,始若未之信,卒大顯于時。昔孟軻拒楊、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馀歲,撥衰反正,功與齊而力倍之,所以過況、雄為不少矣。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典故
輕鴻毛
 
重泰山
 
泰山輕
 
太山重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書上·報任少卿書〉~860~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畜,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勾搜允抗?jié)不可不勉勵也。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于圜墻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正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

例句

漂船擺石萬瓦裂,咫尺性命輕鴻毛。 韓愈 貞女峽

典故
泰山婦人哭


《禮記·檀弓下》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狗蜃釉唬骸负螢椴蝗ヒ玻俊乖唬骸笩o苛政?!狗蜃釉唬骸感∽幼R之,苛政猛于虎也。」

例句

泰山之下,婦人哭聲。 李賀 猛虎行

典故
泰山小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79~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為?。荒獕塾跉懽?,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例句

獨佩一壺游,秋毫泰山小。 杜牧 獨酌

《國語辭典》:泰山  拼音:tài shān
1.山名。起于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于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岳中的東岳。也稱為「岱山」、「岱宗」、「岱岳」、「頂上」、「太山」、「泰岱」。
2.岳父的別稱。語出宋。無名氏《釋常談。卷上。泰山》:「玄宗見鎰官位騰跳,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優(yōu)人黃幡綽奏曰:『此乃泰山之力也。』因此以丈人為泰山。」
《漢語大詞典》:泰山頹(泰山頽)
見“ 泰山其頽 ”。
《國語辭典》:泰山其頹(泰山其頹)  拼音:tài shān qí tuí
哀悼德高望重的人。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弧?/div>
《漢語大詞典》:泰山吟
樂府 楚 調(diào)曲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七·泰山吟題解:“《樂府解題》:‘《泰山吟》,言人死精魄歸於 泰山 ,亦《薤露》、《蒿里》之類也?!?晉 陸機 有《泰山吟》。 南朝 宋 謝靈運 也有《泰山吟》。
《國語辭典》:有眼不識泰山(有眼不識泰山)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禮敬或認不出權貴者?!端疂G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埂队魇烂餮浴>砦?。窮馬周遭際賣?媼》:「有眼不識泰山,望乞恕罪?!?/div>
《國語辭典》:重于泰山(重於泰山)  拼音:zhòng yú tài shān
比喻極有價值,意義深重?!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埂稏|周列國志》第六五回:「子鮮之誓,重于泰山矣。」
《國語辭典》:穩(wěn)如泰山(穩(wěn)如泰山)  拼音:wěn rú tài shān
穩(wěn)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剁R花緣》第三回:「武后恃有高關,又仗武氏弟兄驍勇,自謂穩(wěn)如泰山,十分得意?!挂沧鳌赴踩缣┥健埂ⅰ赴踩籼┥健?。
分類:地位牢固
《國語辭典》:泰山北斗  拼音: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為五岳之首,北斗星為眾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負有聲望的人,為世人所景仰,或指學術高深卓絕,為人景仰?!缎绿茣>硪黄吡?。韓愈傳。贊曰》:「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作「斗山」、「泰斗」、「山斗」。
《漢語大詞典》:泰山府君
指 泰山 神。俗稱 東岳大帝 。 魏 晉 以來,道教傳說人死魂皆歸 泰山 ,以 泰山 神為地下之主。舊時各地有東岳廟祀 泰山 神。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 胡母班 ﹞曾至 泰山 之側,忽于樹間逢一絳衣騶,呼 班 云:‘ 泰山 府君 召?!?/div>
《國語辭典》:泰山鴻毛(泰山鴻毛)  拼音:tài shān hóng máo
比喻輕重差別懸殊。也作「太山鴻毛」。
分類:輕重懸殊
《國語辭典》:泰山磐石  拼音:tài shān pán shí
比喻平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或情況。如:「他的職位穩(wěn)如泰山磐石,不太可能動搖的?!?/div>
《國語辭典》:泰山其頹(泰山其頹)  拼音:tài shān qí tuí
哀悼德高望重的人。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弧?/div>
《國語辭典》:死重泰山  拼音:sǐ zhòng tài shān
比喻死得光榮、有意義。《東周列國志》第一七回:「不畏強御,忠肝瀝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div>
《國語辭典》:鴻毛泰山(鴻毛泰山)  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
比喻二者輕重懸殊,多指生命價值的重大和輕微。語本《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埂杜f唐書。卷一二七。列傳。彭偃》:「君子遇夷險之機,不易其節(jié);小人昧逆順之道,而陷于刑。鴻毛泰山,斯為至論?!?/div>
《國語辭典》:鴻毛(鴻毛)  拼音:hóng máo
鴻雁的羽毛。比喻極輕微?!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梁甫吟〉:「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