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消 → 銷消”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鐵掃帚(鐵掃帚)  拼音:tiě sào zhou
1.植物名。豆科胡枝子屬,多年生灌木。根細(xì)長堅韌,莖有棱,棱上密被白色絨毛,三出復(fù)葉,小葉倒披針形,長一至三公分,先端截形。夏季開蝶形白色花。莢果近圓形,徑約三公厘。全草入藥,利尿解毒,散瘀消腫。又枝葉勁挺可為馬刷,故稱為「鐵掃帚」或「馬帚」。
2.敗家的人。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四折:「是個破敗家私鐵掃帚,沒些兒發(fā)旺夫家處?!?/div>
《漢語大詞典》:解禱(解禱)
消災(zāi)求福的一種祭祀活動。《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以身解於 陽盱 之河” 漢 高誘 注:“為治水解禱,以身為質(zhì)?!?span id="h33gh86" class="book">《北齊書·幼主紀(jì)》:“每災(zāi)異寇盜水旱,亦不貶損,唯諸處設(shè)齋,以此為修德。雅信巫覡,解禱無方?!?span id="83e6tk8" class="book">《新唐書·宇文融傳》:“ 融 奏選事, 説 屢卻之, 融 怒,乃與御史大夫 崔隱甫 等廷劾 説 引術(shù)士解禱及受賕, 説 由是罷宰相。”
《漢語大詞典》:厭劾(厭劾)
謂用迷信的方法消災(zāi)除邪。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問諸淫昏之鬼,求之厭劾之巫。”新唐書·方技傳·葉法善:“ 高宗 時,又有 葉法善 者, 括州 括蒼 人。世為道士,傳陰陽、占繇、符架之術(shù),能厭劾怪鬼?!?/div>
《國語辭典》:放堂  拼音:fàng táng
在佛寺中普遍的布施僧眾?!都t樓夢》第六二回:「各廟中遣人去放堂舍錢,又另有寶琴之禮,不能備述?!?/div>
《漢語大詞典》:翳釀(翳釀)
古代一種去邪消災(zāi)的祭禱活動。戰(zhàn)國策·齊策五:“中人禱祝,君翳釀,通都小縣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
《國語辭典》:捉生替死  拼音:zhuō shēng tì sǐ
捉拿無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請著皇家祿,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無辜。」《西游記》第一二回:「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見,捉生替死卻難逢?!?/div>
《漢語大詞典》:謝殃(謝殃)
消災(zāi)避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四:“二十三日見眾真凡三十人,多論人治身之本、謝殃之法甚多?!?/div>
《國語辭典》:財去身安樂(財去身安樂)  拼音:cái qù shēn ān lè
(諺語)花錢消災(zāi),換得身心安寧喜樂。《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八回:「黃胖姑又哈哈笑了一聲道:『有什么出頭不出頭,你連「財去身安樂」一句話,還不曉得嗎?』」
《國語辭典》: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拼音:chì kǒu shàng tiān,bó shé rù dì
舊時民間祈求化解口舌是非的口頭消災(zāi)語?!端疂G傳》第七回:「只聽得門外老鴉哇哇的叫,眾人有叩齒的,齊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漢語大詞典》:賧佛(賧佛)
傣 族向廟宇奉獻(xiàn)財物以求消災(zāi)賜福的一種祈神儀式。《中國民間故事選·畫神多蘭嘎》:“在緬寺里賧佛的日子,他也來到鑼鼓喧天的緬寺,但他不在那里祈禱,也不在那里滴水。”
《漢語大詞典》:平安醮
舊時為一般祈福消災(zāi)舉行的“打醮”儀式,與因病或因喪事延請僧道誦經(jīng)祈禱的“打醮”有別。紅樓夢第二八回:“昨兒貴妃打發(fā) 夏太監(jiān) 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 清虛觀 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xiàn)供?!?/div>
《漢語大詞典》:燒財神(燒財神)
(1).舊時迷信的人祭財神消災(zāi)求福,稱“燒財神”。參見“ 燒路頭 ”。
(2).指奉承富人。 清 秋瑾 《演說的好處》:“遇著有勢力的,又要去拍馬屁;撞著了有銀錢的,又要去燒財神。”
《漢語大詞典》:燒路頭(燒路頭)
(1).舊時迷信的人稱“財神”為“路頭菩薩”,祭財神消災(zāi)求福,謂之“燒路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七回:“那魔頭雖然兇橫,一見了外國人,便嚇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點香燭賠禮,還要他燒路頭。”自注:“燒路頭,祀財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燒路頭之典,妓院最盛?!?span id="xdj7z2s"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七回:“ 上海 妓院遇了燒路頭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場面’?!?br />(2).比喻送禮求情。 錢鍾書 《圍城》五:“那女人在房里狠聲道:‘打了你耳光,還要教你向我燒路頭!’”
《漢語大詞典》:燒路頭(燒路頭)
(1).舊時迷信的人稱“財神”為“路頭菩薩”,祭財神消災(zāi)求福,謂之“燒路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七回:“那魔頭雖然兇橫,一見了外國人,便嚇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點香燭賠禮,還要他燒路頭。”自注:“燒路頭,祀財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燒路頭之典,妓院最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七回:“ 上海 妓院遇了燒路頭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場面’?!?br />(2).比喻送禮求情。 錢鍾書 《圍城》五:“那女人在房里狠聲道:‘打了你耳光,還要教你向我燒路頭!’”
《漢語大詞典》:弭禳
謂禱神消災(zāi)。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總論》:“至於祈禱雨暘,弭禳災(zāi)變,挽天心而補(bǔ)救農(nóng)功,是又民事之大者也?!?/div>
分類:消災(zāi)
百八消災(zāi)
【佛學(xué)大辭典】
(修法)誦消災(zāi)咒一百八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