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2—555 【介紹】: 北齊宗室,字洪略。高歡從弟。歡起兵信都,除散騎常侍、鎮(zhèn)東將軍。累積戰(zhàn)功,歷冀、晉二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有綏邊之稱。歡死,與慕容紹宗大破梁軍于彭城,俘梁將蕭淵明;敗侯景于渦陽。又敗西魏王思政,克潁川。高洋出撫晉陽,岳以本官兼尚書左仆射,入北齊,封清河郡王。以累積軍功,威名諸王莫及,卒為文宣帝(高洋)所忌,被鴆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5—572 【介紹】: 北齊朔州敕勒部人,字明月。斛律金長子。工騎射,初為侯景部下,后事高歡。稱“射雕手”。高澄為世子時,光為親信都督。北齊時歷位太子太保尚書令。屢敗周師,高湛河清三年,大敗尉遲迥于芒山、高緯武平元年,破宇文桀于宜陽。周人懼憚之,以功拜左丞相。后被祖珽所讒,高緯疑之,被殺。
全北齊文·卷七
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人,左丞相金子。神武擢為都督,遷征虜將軍、衛(wèi)將軍,封永樂縣子,進爵為伯。齊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西伯縣子,除晉州刺史,歷朔州刺史,加特進,乾明初除晉州刺史,皇建初進爵鉅鹿郡公,大寧初除尚書右仆射太子太保,河清中為司空,遷司徒,進太尉,又封冠軍縣公,天統(tǒng)初轉(zhuǎn)大將軍,除太保,襲父金爵咸陽王,別封武德郡公,遷太傅,武平中又封中山郡公,加右丞相、并州刺史,拜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為祖珽所譖誅。周武入鄴,追贈上柱國、崇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9 【介紹】: 北周河?xùn)|解人,本名協(xié),字嵩和。幼聰慧,舉秀才,魏孝明帝正光中起家奉朝請。魏孝武帝時,授左中郎將,隨帝西遷,賜爵清河縣伯。從戰(zhàn)沙苑,以功進侯爵,拜行臺郎中、除河北郡守。宇文泰嘗以俠清慎奉公,為天下最,使別立,令眾牧守中有如俠者,與俠俱立,無敢應(yīng)者,號為獨立君。孝閔帝即位,進爵為公,歷官民部中大夫,工部中大夫,以清嚴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宗室,字敬式。蕭偉子。少聰明,美容儀。在梁封定襄侯,位東揚州刺史。后遷北兗州刺史。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圍建康,臺城失守,祗奔東魏,高澄令魏收等接見之,歷位太子少傅,封清河郡公。北齊文宣帝天保初,授右光祿大夫。梁元帝平侯景,與齊通好,文宣帝欲放祗還梁。值西魏克江陵,遂留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578 【介紹】: 北周代郡武川人。宇文顯和子。明帝時起家中侍上士。武帝時進爵清河郡公,建德中歷熊、并二州刺史。宣政元年平范陽之亂。突厥、稽胡入寇,擊走之。授并州總管。宣帝即位,忌神舉名望而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渤海蓨人,字敬德。高岳子。北齊宗室后裔。性剛直有干才。襲爵,累遷至尚書右仆射。北齊后主為北周所敗,勱被俘,歸北周。楊堅為相,器重之。入隋,上取陳五策。授行軍總管。伐陳下江州,以功拜上開府,洮州刺史。所在有惠政,民人悅附,號稱治理。后坐事免官,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
勱字敬德,渤海蓨人。齊天保中,襲父岳爵清河王,除青州刺史,歷右武衛(wèi)將軍、領(lǐng)軍大將軍、祠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改封樂安王,轉(zhuǎn)侍中、尚書右仆射。出為朔州行臺仆射。齊亡入周,授開府儀同三司。大象中,檢校揚州事。隋受禪,拜楚州刺史,轉(zhuǎn)光州刺史,加上開府,遷洮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6 【介紹】: 隋弘農(nóng)華陰人,字處道。少好學(xué)有大志。初仕北周,平北齊有功,累官車騎大將軍,加上開府。從楊堅定天下。率水軍伐陳,鎮(zhèn)壓荊州、江南叛隋勢力,以功高封越國公,與高颎共掌朝政。素多權(quán)略智詐,親戚故吏布列清顯。朝臣有違忤者,皆陰中除之。晉王楊廣與之深相結(jié)交。素參與廣奪宗陰謀,讒廢太子勇、蜀王秀。文帝病篤,矯詔執(zhí)柳述,殺勇。煬帝立,以平楊諒叛功,拜太子太師,封楚國公。帝外示殊禮,內(nèi)實猜忌。卒謚景武。
全隋文·卷二十五
素字處道,弘農(nóng)華陰人,齊尚書令愔族孫。仕周,為宇文護中外記室,轉(zhuǎn)禮曹,加大都督,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清河縣子。授司城大夫,加上開府,改封成安縣公。宣帝即位,襲父敷爵臨貞縣公。大象中,為汴州刺史,拜大將軍,遷徐州總管,進位柱國,封清河郡公。隋受禪,加上柱國,拜御史大夫,免。尋拜信州總管,遷荊州總管,進封鄖國公,改封越國公。尋拜納言,轉(zhuǎn)內(nèi)史令,進尚書右仆射。仁壽初,遷左仆射。煬帝即位,遷尚書令,拜太子太師。大業(yè)二年,拜司徒,改封楚公。卒,贈光祿大夫、太尉,謚曰景武。有《集》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初貝州武城人。仕隋為文林郎。以不滿隋政日紊,隨李淵起兵,署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郡公。高祖武德時,累擢尚書左丞。太宗貞觀初,任陜州刺史,入為大理、司農(nóng)二卿,坐事出為秦州刺史。卒謚忠。精天文歷算,博仁均撰《戊寅歷》,善為多所裁正。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弱冠州舉及第,仕隋為文林郎。文帝仁壽中,遷樓煩司戶書佐。曾密勸唐高祖舉事,兵起,署為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高祖武德二年(619),拜尚書左丞,五年為大理卿,轉(zhuǎn)司農(nóng)卿。太宗貞觀初,為陜州刺史,徙秦州刺史。卒,贈刑部尚書,謚曰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會要》卷三八、六三、八四。善為長于天文歷算,預(yù)修《武德律令》。與王績有酬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20—698 【介紹】: 唐清河?xùn)|武城人,字嗣宗。屈突通婿。高宗初,為婺州司功,曾佐刺史崔義玄鎮(zhèn)壓陳碩真起事。龍朔二年,除隴州長史。乾封元年,遷歸州刺史,尋改荊州大都府司馬。咸亨元年,授蔚州刺史。又歷循、袁、文三州刺史。武周天授二年,遷茂州都督府長史。后又任巴、黃、利三州刺史,累封清河縣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3—706 【介紹】: 唐齊州全節(jié)人,字安成。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xué)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周長安中累遷春官郎中,知制誥,再遷鳳閣舍人,監(jiān)修國史。后坐附張易之兄弟,貶袁州刺史。尋召拜國子司業(yè)。為文章華婉典麗,朝廷大手筆多委之。卒謚文。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3—706 字安成,齊州全節(jié)(今山東章丘西)人。高宗上元三年(676),中辭殫文律科,累補宮門丞,兼直崇文館學(xué)士。中宗為太子時,融為侍讀,東朝表疏,多出其手。武后圣歷中,自魏州司功參軍遷著作佐郎,歷右史、著作郎,進鳳閣舍人。久視元年(700),出為婺州長史,尋召為春官(禮部)郎中,知制誥事。長安二年(702),再遷鳳閣舍人,改司禮少卿。中宗神龍元年(705),因阿附張易之貶袁州刺史。尋召拜國子司業(yè),兼修國史。二年,以預(yù)修《則天實錄》成,封清河縣子。因撰武后哀冊文,用思精苦,絕筆而卒,追贈衛(wèi)州刺史,謚曰文。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融為文典麗,朝廷大手筆多由其草擬。與蘇味道、李嶠、杜審言齊名,合稱為“文章四友”。以《詠寶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等詩為人稱許?!?a target='_blank'>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新唐書·藝文志四》載其編有《珠英學(xué)士集》5卷,著有《寶圖贊》1卷、文集6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詩2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見崔庸。
唐詩匯評
崔融(653-706),字安成,齊州全節(jié)(今山東濟南東北)人。高宗儀鳳元年(676)舉詞殫文律科,補宮門丞,兼崇文館學(xué)士。武后朝,歷著作佐郎、右史、著作郎、鳳閣舍人等職,諂附張易之。易之伏誅,融左授袁州刺史。尋召拜國子司業(yè)。兼修史。受詔撰《則天哀冊文》,用思精苦,發(fā)病卒。融為文典麗,朝廷大手筆多出其手。與李嶠、杜審言、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有《崔融集》六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jié)人。為文以華婉典麗稱,神龍二年卒,年五十四。補詩二首。(按唐有兩崔融。《全唐詩》卷六十八之崔融,武后時人也。卷八百八十七《補遺》六之崔融,則唐末乾寧時吳郡人。今茲所補,蓋即武后時崔融之作。)
全唐文·卷二百十七
融字安成。齊州全節(jié)人。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兼直崇文館學(xué)士。累拜國子司業(yè)。神龍二年。預(yù)修武后實錄成。封清河縣子。因撰武后哀冊文。用思精苦。絕筆而卒。年五十四。追贈衛(wèi)州刺史。謚曰文。

作品評論

新唐書本傳
融為文華婉,當時未有輩者。朝廷大筆,多手敕委之。其《洛出寶圖頌》尤工。撰《武后哀冊》最高麗,絕筆而死,時謂思苦神竭云。
《載酒園詩話又編》
崔與蘇味道、李嶠齊名,似為秀出;又合杜審言為“文章四友”,則氣力亦似差遜。
石洲詩話
崔司勛票疾,有似俠客一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7—723 【介紹】: 唐許州鄢陵人,字泰之。十二歲游昭文館,對策高第,補雅州參軍。武周末,累遷職方郎中。預(yù)平二張,擁立中宗復(fù)位,拜太仆少卿。中宗神龍中,武三思弄權(quán),出為洺、德、梓、開四州刺史,復(fù)貶資州司馬。玄宗初,起為濟州刺史,旋入朝,累歷戶部侍郎、尚書左丞、黃門侍郎、戶部尚書,官至工部尚書,封清河郡公。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67—723 以字行。清河?xùn)|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一說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學(xué)精而博。12歲游昭文館,對策高第,調(diào)補雅州參軍事。歷太子通事舍人、太子司儀郎、右史,以職方郎中預(yù)平二張,擁立中宗復(fù)位,拜太仆少卿,封安平縣男兼衛(wèi)王長史。武三思擅權(quán),出為洺州刺史,轉(zhuǎn)德州、梓州、開州刺史,降為資州司馬。玄宗即位,起為濟州刺史,旋拜國子司業(yè),歷禮部侍郎、尚書左丞、黃門侍郎,拜戶部尚書,封清河郡公。官終工部尚書。開元十一年(723)卒,贈荊州大都督。事跡見《千唐志齋藏志·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守工部尚書贈荊州大都督清河郡開國公上柱國崔公(泰之)墓志銘并序》、《舊唐書·崔知溫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7—763 【介紹】: 唐河南人,字次律。房融子。初以蔭補弘文生。玄宗開元中為校書郎。舉堪任縣令科,授盧氏令。有治名。玄宗幸蜀,琯馳至普安郡謁帝,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肅宗立,詔加持節(jié)招討西京兼防御蒲潼兩關(guān)兵馬節(jié)度等使,會諸軍收復(fù)長安?,g自將中軍,用春秋車戰(zhàn)法,大敗于咸陽,帝宥之。所昵樂工董廷蘭納賄,帝因震怒,罷為太子少師。終刑部尚書。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7—763 字次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中清廉守節(jié)政術(shù)可稱堪縣令科。歷仕監(jiān)察御史,建德、宋城諸縣令。玄宗天寶初,累遷主客員外郎、郎中,五載(746)擢給事中,后又歷宜春、瑯邪、鄴郡、扶風諸郡太守,十四載征拜左庶子,遷憲部侍郎。安史亂時,隨玄宗入蜀,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元載(756)奉使冊立肅宗,十月任兵馬元帥,戰(zhàn)敗于陳濤斜(今陜西咸陽東,其道斜出而得名。杜甫有《悲陳陶》詩)。二載貶太子少師,封清河郡公。上元元年(760)出為晉州刺史,尋改漢州刺史。代宗廣德元年(763)卒于閬州僧舍,贈太尉。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李華《房公德銘》。房琯與杜甫、王維、綦毋潛、賈至、嚴武等人友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琯字次律。河南人。以門蔭補宏文生。授秘書省校書郎。天寶中累遷憲部侍郎。元宗狩蜀。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奉使靈武。冊立肅宗。尋抗疏自請將兵。詔加持節(jié)招討西京兼防御蒲潼兩關(guān)兵馬節(jié)度等使。遇賊于陳濤斜。敗績。罷為太子少師。還京師。加金紫光祿大夫。封清河郡公。寶應(yīng)二年拜特進刑部尚書。廣德元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滎陽(今屬河南)人,利州刺史崔玄籍四子,約中宗、玄宗時人。曾任水部郎中、杭州刺史、趙州長史等職,封清河男。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乾道臨安志》卷三?!度圃娡饩帯反鏆堅?首。
全唐詩補逸
崔恂,鄭州人。為趙州長史。詩一首。(《全唐詩》無崔恂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貝州武城人。為殿中侍御史,時僧惠范倚太平公主脅人子女,隱甫劾之,反為所擠,貶邛州司馬。玄宗時擢汾州長史,遷洛陽令,累拜河南尹、進御史大夫。為政整肅,有威名。后遷刑部尚書,封清河郡公。卒謚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50 【介紹】: 唐齊州全節(jié)人。崔融子。武后大足元年,登拔萃科。玄宗開元二年,復(fù)登良材異等科。累遷司封員外郎、考功郎中、中書舍人。二十七年,擢禮部侍郎,三知貢舉。轉(zhuǎn)大理卿,奉使諸道黜陟官吏。天寶初,為河南太守、河南道采訪使,入為尚書右丞、遷左丞。七載,為禮部尚書、東都留守,封清河公。卒謚成。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齊州全節(jié)(今山東章丘西)人。崔融之子。武后大足元年(701)中拔萃科,玄宗開元二年(714)又中良材異等科。開元中,累遷司封員外郎、考功郎中、中書舍人。開元二十七年任禮部侍郎,三知貢舉。天寶初任滑州刺史,轉(zhuǎn)河南郡太守,遷尚書右丞。四載(745)轉(zhuǎn)尚書左丞,七載遷禮部尚書、東都留守。卒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成。事跡散見新、舊《唐書·崔融傳》、《唐語林》卷八、《唐詩紀事》卷一四?!?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
翹。清河武城人。官禮部尚書東都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