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14
典故
53
詞典
1836
分類詞匯
43
佛典
159
其它
23
共159,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水風火災
火一切處
火大
火天
火天妃
火天真言
火天撥遣印
火王
火光
火光定
火光三昧
火光尊
火生三昧
火生長者
火宅
水風火災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大三災:一火災,二水災,三風災也。(參見:三災)
【佛學常見辭匯】
劫末所起的水災風災火災。
火一切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十一切處之一。觀火周遍一切處之禪定也。
火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四大之一。以溫熱為性,調(diào)熟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物質(zhì),故曰大。(參見:火界)
【佛學常見辭匯】
四大種之一,以溫熱為性,調(diào)熱為用,因周遍于一切物質(zhì),故曰大。
【三藏法數(shù)】
火以燥熱為性。謂身中煖氣,名為火大。若不假風,則不增長。經(jīng)云:煖氣歸火。是也。
【三藏法數(shù)】
火性無我,寄于諸緣,如執(zhí)鏡艾,對日火生。眾生昏迷,但見其相,不知火性融通,遍周法界,隨眾生心,循業(yè)發(fā)現(xiàn)。如一處執(zhí)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zhí),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故名火大。(火性無我者,言火性無體也。)
【三藏法數(shù)】
火以燥熱為性,謂身中暖氣,名為火大。圓覺經(jīng)云:暖氣歸火。是也。
火界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火之自體也。界為持之義。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于他物,故名為界。俱舍論一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褂衷唬骸富鸾?,煖性。」
火天
【佛學大辭典】
(天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院之一眾。大日如來為引攝事火梵志示現(xiàn)火神之形者。其形與梵天王同。大日經(jīng)一曰:「行者于東南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熾焰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圓焰中,持珠及澡瓶?!勾笕战?jīng)疏五曰:「東南隅布,列諸火天眾,住火焰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即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涂身象也。一切深赤色,當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圓中,左手持數(shù)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門之一身,為引攝火祠韋陀梵志,方便開示佛圍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壇,凈修梵行之標幟也?!勾藶槎?。青龍軌下曰:「行者于東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熾焰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慧珠定澡瓶,掌仰定持杖,青羊以為座?!硅べぷo摩儀軌曰:「火天四臂,右手無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仙仗,第二手執(zhí)軍持。」此二軌之文為四臂。數(shù)珠與澡瓶,比大日經(jīng)疏異其左右,然同軌次文曰:「東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依此則與大日經(jīng)疏同。
火天妃
【佛學大辭典】
(天名)秘藏記下曰:「火天妃,白肉色,在盛火炎中,持三角火輪?!?/div>
火天真言
【佛學大辭典】
(真言)阿誐那曳,火之義也。以最初之
(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之故,即歸于金剛之智體,誐是行之義,以諸法本不生之故,雖具足萬行,然無所行,故名無師自覺。同于大空而遍于一切處,故與那字之大空同體。又諸法無行,故于三界不動不出而到薩婆若地,故無乘及乘者,是末句之(曳)字義也。又曳字所以加三昧之聲者,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行諸佛菩薩之道時,皆以如是之慧火,焚燒一切之心垢,而燃正法之光明。是故如實說之,則即為真言,若請召時,增伊系伊系之字,若發(fā)遣時,則增迦車迦車之字。見大日經(jīng)義釋四。
火天撥遣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其說甚多。曰:撥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為撥遣火天之意。或撥水指(無名指)以水撥火之意也。此印最合本軌之說。文云:以禪度(大指)撥戒度(右手無名)即成撥遣。此以水指作撥遣,故以大指撥水指也。如平常之彈指。大疏十六釋請召火天印云:「當側(cè)伸右手,其風指(頭指)第三節(jié)稍屈,又屈空指上節(jié)向掌,直而屈是請召,若先屈而還展是撥遣也?!拐堈偌茹^屈風,撥遣時尤宜撥風也。
火王
【佛學大辭典】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無量壽經(jīng)下曰:「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
火光
【佛學大辭典】
(雜名)火放焰光也。
火光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出火之禪定。西域記三記阿難之入滅曰:「即升虛空,入火光定,身出煙焰,而入寂滅?!?/div>
火光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即第四禪定。與火光定同。本行集經(jīng)四十曰:「如來爾時,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div>
火光尊
【佛學大辭典】
(術語)修護摩時勸請之火天也。大日經(jīng)二曰:「思惟火光尊?!?/div>
火生三昧
【佛學大辭典】
(修法)為不動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經(jīng)上曰:「不動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埂居帧俊复苏嫜孕腥?,亦于諸尊若欲作降伏,即須自身作無動尊,住于火輪中,亦名火生三昧也?!沽x釋七曰:「啰
字門,是毗盧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燒一切世界,使灰燼無馀,今不動尊自此火中生,猶如軍荼利尊自執(zhí)金剛之火中而生。」天神之權化,有自護摩之灰中化生者。見于印度古代之傳說。
火生長者
【佛學大辭典】
(人名)樹提伽長者之別稱。(參見:樹提迦)
火宅
【佛學大辭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華經(jīng)譬喻品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佛學常見辭匯】
法華經(jīng)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意謂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燒著的房子一樣,人們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語佛源】
典出《法華經(jīng)·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廣大,而唯有一門,忽然火起,諸子在宅中游戲,全然不覺。富翁心急,對諸子說: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可以游戲,你們快出來吧!于是,諸子爭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車而去。經(jīng)上用這個譬喻說明如來「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狗鸾桃曰鹫扔鞅娍喑錆M的「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即眾生生死輪回之處)。如《心地觀經(jīng)·序品》謂:「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拱丝?,指眾生八種基本的苦難: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和五陰盛苦。唐·白居易《贈曇禪師》詩:「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鹫嗵刂笩罓坷p的俗世家室。如明·妙葉《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姑耖g亦貶稱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為火宅僧。詩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亂世。如清·魏源《北岳五臺看雪行》詩:「各號清涼奠震旦,欲易火宅為寧坤?!梗ɡ蠲鳈啵?/div>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