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0,分75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諸父敬憚
重生父母
證父攘羊
真民父母
知子莫若父
再生父母
再從父
斫父
召父杜母
鳣父
章父薦屨
晚父
頑父嚚母
韋平父子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分類字錦》:諸父敬憚(諸父敬憚)
魏書盧道將傳:道將涉獵經(jīng)史,風氣謇諤,頗有文才,為一家后來之冠,諸父并敬憚之。
分類:從子
《國語辭典》:重生父母  拼音:chóng shēng fù mǔ
比喻有救命或授恩至深的人?!毒劳ㄑ?。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某一家骨肉皆足下所再造,雖重生父母不及此恩。」《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老爹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再長爹娘!我將何以報你!」
《漢語大詞典》:證父攘羊(證父攘羊)
謂兒子告發(fā)父親偷羊。典出論語·子路:“ 葉公 語 孔子 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唐 劉知幾 史通·序傳:“至若盛矜於己,而厚辱其先,此何異證父攘羊、學子名母?”
《分類字錦》:真民父母
周書崔慎傳:保定初,出為湖州刺史。州界既雜蠻左,恒以劫掠為務。慎乃集諸豪帥,具宣朝旨,仍令首領每月一參,或須言事者,不限時節(jié)。慎每引見,必殷勤勸誡,及賜酒食,一年之間,翕然從化。諸蠻乃相謂曰: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莫不欣悅。自是襁負而至者千有馀戶。
分類:能政
《國語辭典》:知子莫若父  拼音:zhī zǐ mò ruò fù
能了解、深知兒子的,莫過于他的父親?!豆茏?。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埂度龂萘x》第二八回:「此子果然不肖,適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
《國語辭典》:再生父母  拼音:zài shēng fù mǔ
比喻對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多指救命恩人。宋。曾晞顏 賀新郎。富貴人間有詞:「夾路香花迎拜了,見說家家舉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漢語大詞典》:再從父(再從父)
父親的堂兄弟。 明 歸有光 《趙汝淵墓志銘》:“ 同魯 於 汝淵 為再從父。”
《漢語大詞典》:斫父
螳螂的別名。說文·蟲部:“蜋,堂蜋也……一名斫父。” 段玉裁 注:“堂蜋臂有斧能斫,故曰斫父。”
分類:螳螂
《國語辭典》:召父杜母  拼音:shào fù dù mǔ
召父,指西漢召信臣。杜母,指東漢杜詩。二人先后為南陽太守,博得百姓愛戴,故稱為「召父杜母」。見《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后漢書。卷三一。杜詩傳》。后用以稱揚地方長官的政績。
分類:他們
《駢字類編》:鳣父(鳣父)
異苑:會稽石亭埭有大楓樹,其中空朽,每雨水輒滿溢。有估客載生鳣至此,聊放一頭于朽樹中,以為狡獪。村民見之,以魚鳣非樹中之物,咸謂是神。乃依樹起屋,宰牲祭祀,未嘗虛日,因遂名鳣父廟。人有祈請及穢慢,則禍福立至。后估客返,見其如此,即取作臛,于是遂絕跡。
《漢語大詞典》:章父薦屨(章父薦屨)
見“ 章甫薦履 ”。
《國語辭典》:章甫薦履(章甫薦履)  拼音:zhāng fǔ jiàn lǚ
章甫,古代的禮冠。履,鞋子。章甫薦履指把戴在頭上的帽子,墊在鞋子下面。比喻行事顛倒,是非不分?!段倪x。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div>
《漢語大詞典》:晚父
后父;繼父。《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劉知遠還鄉(xiāng)白兔記》:“我 劉知遠 只因好賢學武博藝貪杯,壞盡潑天家計,止被晚父趕出,不容 知遠 還家。”
分類:后父繼父
《漢語大詞典》:頑父嚚母(頑父嚚母)
《書·堯典》:“父頑,母嚚, 象 傲。”后因以“頑父嚚母”指愚頑暴虐的家長。《黃繡球》第二三回:“有了學問,自然有見識,有本領,遇著賢父兄自然不必説,便遇著頑父嚚母,也可以漸漸勸化?!?/div>
《分類字錦》:韋平父子(韋平父子)
漢書平當傳:哀帝即位。徵當為光祿大夫諸吏散騎。復為光祿勛御史大夫。至丞相。賜爵關內(nèi)侯。子晏以明經(jīng)歷位大司徒。封防鄉(xiāng)侯。漢興惟韋平父子至宰相。注。韋謂韋賢也。
見上注。
《漢語大詞典》: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語本史記·項羽本紀:“於是 項王 乃欲東渡 烏江 。 烏江 亭長檥船待…… 項王 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 籍 與 江東 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無一人還,縱 江東 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后以“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為羞見故鄉(xiāng)人之典實。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 程宰 兄弟兩人因是做折了本錢,怕歸來受人笑話,羞慚滲沮,無面目見 江東 父老,不思量還鄉(xiāng)去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