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5詞典 1分類詞匯 414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占留
遺聞
留飲
貽訓(xùn)
遺封
遺情
遺臺(tái)
遺曲
滴溜
遺札
貽憂
余愛
斧鑿痕
仙蛻
遺譜
《漢語大詞典》:占留
留下?lián)榧河小?span id="3dt3fzp"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下一》:“ 乾德 三年,始詔諸州支度經(jīng)費(fèi)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div>
《國(guó)語辭典》:遺聞(遺聞)  拼音:yí wén
遺留下來的傳聞。
《漢語大詞典》:留飲(留飲)
(1).留客宴飲;留下宴飲。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賈 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漢 劉向 說苑·奉使:“ 高祖 使 陸賈 賜 尉佗 印為 南越 王。 陸 生至…… 尉佗 乃大悅 陸生 ,與留飲數(shù)月?!?宋 蘇軾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三:“老弟東來殊寂寞,故人留飲慰酸寒?!?br />(2).中醫(yī)痰飲病的一種。因飲邪日久不化,留而不去,故名。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金 元好問 《九月初霖雨中感寒痺作》詩:“留飲工作祟,臂股半風(fēng)淫?!?/div>
《國(guó)語辭典》:貽訓(xùn)(貽訓(xùn))  拼音:yí xùn
傳給后人的格言。《晉書。卷七二。郭璞傳。史臣曰》:「夫語怪徵神,伎成則賤。前修貽訓(xùn),鄙乎茲道。」
《漢語大詞典》:遺封(遺封)
(1).身后的封賜。 三國(guó) 吳 韋昭 《秋風(fēng)》詩:“身逸獲高賞,身沒有遺封?!?宋 沈文通 《內(nèi)東頭供奉官廖浩然可內(nèi)殿崇班》:“今爾考不幸,乃有遺封以爾為請(qǐng)。”
(2).指前人留下的封賜。 明 何景明 《述歸賦》:“ 有申氏 之遺封兮,吾顯祖乃肇家?!?br />(3).前人墳?zāi)埂?span id="b9x1rzr" class="book">《梁書·沈約傳》:“余世德之所君,仰遺封而掩淚?!?明 劉基 《望武夷山作》詩:“緬懷 紫陽子 ,千載誰與同。瓊佩邈煙霧,石函閟遺封?!?清 黃景仁 《英布墓》詩:“ 淮南 尚有遺封在,寂寞誰為弔廢墟?”
《漢語大詞典》:遺情(遺情)
(1).留下情思。 三國(guó) 魏 曹植 《洛神賦》:“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br />(2).無情;無動(dòng)于衷。 晉 陸機(jī) 《贈(zèng)潘尼》詩:“遺情市朝,永志丘園?!?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述祖德》詩之二:“遺情拾塵物,貞觀丘壑美?!?明 張居正 《與司成馬孟河書》:“公遺情纓袚,結(jié)意煙霞,蟬脫於穢,素心獨(dú)往?!?br />(3).指對(duì)世事無動(dòng)于衷,遺棄世情。 明 湯顯祖 《寄袁小修》:“古來英桀不欲委化遺情,而爭(zhēng)長(zhǎng)生久視者,亦各其悲苦所至?!?br />(4).指遺漏未及的情感。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詩中難者,莫過於情詩,然樂府尤盛於 元 ,千萬人口中咀嚼,外無遺景,內(nèi)無遺情,雖有作者,罕得新意?!?/div>
《漢語大詞典》:遺臺(tái)(遺臺(tái))
古代留下的土筑高壇。 金 元好問 《光武臺(tái)》詩:“巋然此遺臺(tái),落日荒煙重?!?元 劉因 《登金荊軻山》詩:“遺臺(tái)古樹空崔嵬,平蕪落日寒煙堆?!?元 黃溍 《晚泊釣臺(tái)下》詩:“四山環(huán)一水,遺臺(tái)故巑岏。”
分類:留下高壇
《漢語大詞典》:遺曲(遺曲)
指前代遺留下來的樂曲。晉書·樂志上:“至 景初 元年,尚書奏,考覽 三代 禮樂遺曲,據(jù)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執(zhí)羽籥?!?span id="rlnp9xb"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十二》:“獨(dú)其餘聲遺曲傳人間,聞?wù)邽橹瘺龈袆?dòng)。” 清 鄭燮 《真州雜詩》之六:“《后庭》遺曲江邊唱,又聽 隋 家《清夜游》?!?/div>
《國(guó)語辭典》:滴溜  拼音:dī liū
1.盤旋、旋轉(zhuǎn)的樣子。引申為盤算。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老漢挑起擔(dān)兒,恰待要走,則見那相公滴溜的撥回馬來?!挂沧鳌傅瘟鳌?、「滴流流」。
2.引申為懸空、甩離。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二折:「慨君王圣怒難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3.圓、圓滑的樣子。元。喬吉《兩世絪緣》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兒不覓錢,他每都錯(cuò)怨天?!?br />4.用手提著?!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兀骸傅诙涨逶纾业瘟镏@貓往市上來,打那里經(jīng)過,正一大些人圍著講說哩!」也作「提溜」。
《漢語大詞典》:遺札(遺札)
遺書,死者留下的書札。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贈(zèng)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況奉遺札,託為斯;且慚且陋,不敢辭讓。” 宋 宋祁 《張文定公行狀》:“富家子與壻分財(cái)不協(xié),詣府廷辯,壻曰:‘彼先子有治命,壻七子三?!虺鲞z札,子不能舉其契?!?span id="pn77xvn"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五回:“次日 荷生 因禿頭來求,差健弁齎著 癡珠 遺札南回。”
寄信。 清 顧炎武 《酬陳生芳績(jī)》詩:“百里相思路阻紆,每承遺札訊何如?”
《漢語大詞典》:貽憂(貽憂)
留下憂患;使受憂患。 唐 李華 《慶王府司馬徐府君碑》:“執(zhí)親之喪,哀毀逾禮,迨啟手足,不貽憂於墳?zāi)?,孝也。?明 許自昌《水滸記·敗露》:“痛失火池魚罹咎,苦亡猿林木貽憂?!?span id="bxvjfnl" class="book">《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 允礽 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行之義,咎戾多端,難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廢斥,勿致貽憂邦國(guó),痛毒蒼生?!?/div>
分類:留下憂患
《漢語大詞典》:余愛(餘愛)
(1).未全部施與的仁愛。 漢 劉向 新序·義勇:“不然。吾聞仁者無餘愛,忠臣無餘祿?!?br />(2).前人留下的恩德。 南唐 劉崇遠(yuǎn) 金華子雜編卷上:“ 崔魏公 鎮(zhèn) 淮海 九載……民康物阜,軍府晏然。 元祐 末,故老猶存,喜論其餘愛?!?/div>
《國(guó)語辭典》:斧鑿痕(斧鑿痕)  拼音:fǔ zuò hén
比喻詩文繪畫過于刻意經(jīng)營(yíng),以致顯得造作而不自然。唐。韓愈調(diào)張籍〉詩:「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div>
《漢語大詞典》:仙蛻
(1).道教稱人升仙后留下的遺體。實(shí)即干尸。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至于仙蛻,余在 武夷 ,見其二齒、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蔣一葵 《長(zhǎng)安客話·白云觀》:“ 白云觀 ,亦 元 時(shí)舊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師 于觀內(nèi)搆 處順堂 ,置幽宮以藏仙蛻。”
(2).引申謂仙人的遺物。
《漢語大詞典》:遺譜(遺譜)
指前代留下的樂譜、茶譜、棋譜等。 元 耶律楚材 《冬夜彈琴頗有所得亂道拙語三十韻以遺猶子蘭》:“倉(cāng)忙兵火際,遺譜不及録?!?元 陳樵 《三泉》詩:“ 江夏 茶經(jīng)有遺譜, 南磳 水樂變新聲?!?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二》:“ 弈秋 、 杜夫子 、 王抗 、 江虨 、 王積薪 ,滑能之技,不知云何?即其遺譜,亦無復(fù)傳者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