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2,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項背
相援
相殺
茅茹
競爭
相樛
連雞
饋歲
相陵
相用
盤互
相譏
相賊
相圖
師兄
《漢語大詞典》:項背(項背)
(1).頸項和背脊。 清 王韜 《變法中》:“ 中國 人才之眾也,土地之廣也,甲兵之強也,財力之富也,法度之美也,非西國之所能望其項背也?!?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六章第一節(jié):“ 龍伯 大人之腳趾,遂終為 僬僥國 小丈夫之項背所能望也。謂余不信,請徵諸佛學。”
(2).謂相互比較。 清 陳宏緒 《與黃俞邰書》:“僅 寧都 溫伯荒 兄差堪與 俞邰 項背,然亦 孔明 所謂未及髯( 關羽 )之逸倫絶羣也?!眳⒁姟?望其項背 ”。
《國語辭典》:望其項背(望其項背)  拼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望見對方的頸項和背脊。意謂程度與之接近。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xù)集》:「至杜公神通廣大,壓古軼今,岑、高諸人無敢望其項背?!挂沧鳌竿浼绫场?、「望其肩項」。
《漢語大詞典》:相援
(1).相互引進。 宋 蘇軾 《與李方叔書》:“古之君子,貴賤相因,先后相援,固多矣?!?br />(2).救助。《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寡人相援不早,以致如此,罪在寡人?!?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卿果死,定不相援?!?/div>
《漢語大詞典》:相殺(相殺)
(1).相互殘害、殺傷。《素問·脈要精微論》:“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漢書·蒯通傳:“昨暮夜,犬得肉,爭鬭相殺,請火治之?!?魯迅 《偽自由書·“以夷制夷”》:“現(xiàn)在已經(jīng)各用了特長的大刀,在 灤 東相殺起來?!?br />(2).相互制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三:“﹝藥﹞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div>
《國語辭典》:茅茹  拼音:máo rú
茅,白茅。茅茹比喻互相引薦?!兑捉?jīng)。泰卦》:「拔茅茹以其匯?!谷龂?。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國語辭典》:競爭(競爭)  拼音:jìng zhēng
為某種目的而相互爭取。如:「競爭市場」、「運動比賽最要講究的是公平競爭的精神。」
《漢語大詞典》:相樛
亦作“ 相摎 ”。亦作“ 相繆 ”。 相互纏結;糾纏在一起。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六:“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唐 韓愈 《別知賦》:“山磝磝其相軋,樹蓊蓊其相摎?!?宋 蘇軾 《卻鼠刀銘》:“文如連環(huán),上下相繆?!?宋 朱熹 《下山》詩:“緑樹枝相樛,白澗石齒齒。”
《漢語大詞典》:連雞(連雞,連鷄)
亦作“ 連鷄 ”。
(1).縛在一起的雞。喻群雄相互牽掣,不能一致行動。戰(zhàn)國策·秦策一:“諸侯不可一,猶連鷄之不能俱上於棲之明矣。” 鮑彪 注:“連謂繩繫之?!?span id="3sox3m1" class="book">《后漢書·呂布傳》:“﹝ 陳珪 ﹞曰:‘ 暹 奉 與 術 ,卒合之師耳。謀無素定,不能相維。子 登 策之,比于連雞,埶不俱棲,立可離也?!?唐 陸龜蒙 《寒泉子對秦惠王》:“ 齊相 , 晉文 之伯也,始若膠附,終若冰拆,豈連雞不能俱止于棲而已哉!”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 江 湘 千里,曾無空壘,東南羣帥,惟知奔命,雖犬牙相錯,而連雞不飛?!?br />(2).指聯(lián)盟。《隋書·高祖紀上》:“ 青 土連率,跨據(jù)東 秦 ,藉負海之饒,倚連山之險,望三輔而將逐鹿,指六國而愿連雞?!?span id="tbt10ou" class="book">《舊五代史·梁書·劉鄩傳》:“昨者,比欲西取 太原 ,斷其歸路,然后東收 鎮(zhèn) 冀 ,解彼連鷄,止於旬時,再清 河朔 ?!?/div>
《漢語大詞典》:饋歲(饋歲,餽歲)
歲末相互饋贈。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彼中以魚曝乾,歲底至京,與黃羊雉兔,同為饋歲之珍?!?span id="uhnj3la" class="book">《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烏魯木齊 惠都護 遣弁賷書來饋歲?!?br />餽歲:歲末相互饋贈。餽,通“ 饋 ”。 晉 周處 《風土記》:“ 蜀 之風俗,晚歲相與餽問,謂之餽歲?!?宋 蘇軾 《歲晚思歸寄子由》詩序:“歲晚相與餽問,為餽歲?!币槐咀鳌?饋歲 ”。
《漢語大詞典》:相陵
亦作“ 相凌 ”。 謂相互侵擾。禮記·樂記:“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天下有道:“天子失道,諸侯不朝……四方背叛,力政相凌?!?/div>
分類:相互侵擾
《漢語大詞典》:相用
相互為用。 宋 王安石 《讀墨》詩:“ 孔 墨 必相用,自古寧有此?”
分類:相互
《國語辭典》:盤互(盤互)  拼音:pán hù
相互交結?!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內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論,兄弟據(jù)重,宗族盤互?!埂稘h書。卷八五。谷永傳》:「百官盤互,親疏相錯。」
《國語辭典》:盤據(jù)(盤據(jù))  拼音:pán jù
盤結據(jù)守。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王維》:「或說維詠終南山詩,譏時也。詩曰:『太一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谎詣菅姹P據(jù)朝野也?!挂沧鳌副P踞」。
《漢語大詞典》:相譏(相譏)
相互嘲諷。莊子·在宥:“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div>
《漢語大詞典》:相賊(相賊)
相互侵犯、妨害。 漢 王充 論衡·詰術:“宅不宜其姓,姓與宅相賊,則疾病死亡,犯罪遇禍。”
《漢語大詞典》:相圖(相圖)
相互圖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我意本謂 吳 蜀 脣齒之國,不當相圖, 晉 之所以能取 蜀 ,有吞 吳 之意,此為恨耳。” 清 陳夢雷 《絕交書》:“海賊雖已連和,彼此未忘瑕釁,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圖,以分兵勢。”
分類:相互圖謀
《國語辭典》:師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業(yè)于同師門的人。《西游記》第一九回:「又與行者拜了,以先進者為兄,遂稱行者為師兄?!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复稳眨瑏淼朗康缴駱酚^尋他的師兄去了。」也稱為「師哥」。
2.老師的兒子若年紀比自己大,稱為「師兄」。也稱為「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