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96 【介紹】: 西漢山陽昌邑人,字仲。常漁鉅野澤中。秦末,聚眾起兵。楚漢戰(zhàn)爭時,將兵三萬余人歸漢,拜為魏相國,略定梁地。助漢攻楚,屢斷楚糧道。后率兵從劉邦擊滅項羽于垓下。封梁王。陳豨反,高祖自往擊之,至邯鄲,征梁兵,越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梁將扈輒勸越反,不從。梁太仆告發(fā)之,帝使使捕之,廢為庶人。徙蜀,高祖聽呂后言,誅之,夷越三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93 【介紹】: 西漢泗水沛人。初為沛主吏掾。從劉邦入關(guān),獨收秦相府律令圖書藏之,以是漢知天下關(guān)塞險要,郡縣戶口。劉邦王漢中,以何為丞相。又薦韓信為大將。楚漢相拒,留守關(guān)中,轉(zhuǎn)輸士卒糧餉,使軍中給食不乏。劉邦稱帝,論何功第一,封酂侯。后定律令制度,協(xié)助高祖消滅陳豨、韓信、黥布等,封相國。高祖死后,事惠帝,病危時薦曹參繼相。卒謚文終。有《九章律》,今佚。
全漢文·卷十四
何,沛人。秦時為縣主吏掾郡卒史。高帝起兵,以為沛丞。及王漢中,以為丞相。漢五年即皇帝位,封酂侯。十一年拜相國?;莸鄱曜洌u曰文終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6 【介紹】: 唐蒲州永樂人,本名釗。楊貴妃堂兄。早年從軍,遷至金吾衛(wèi)兵曹參軍。玄宗天寶初,楊貴妃得寵,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乃引國忠為僚佐,遣入京,玄宗授監(jiān)察御史。后兼領(lǐng)十五使,專判度支事,出入禁中,日加寵幸。以事陷王鉷,代為御史大夫,權(quán)京兆尹,賜名國忠。薦鮮于仲通為益州長史,率精兵八萬討南詔,全軍陷沒。又使司馬李宓再討,再敗,宓戰(zhàn)死。二役喪師二十萬眾,國忠皆隱其敗,以捷書上聞。天寶十一載,李林甫卒,代為右相,兼領(lǐng)四十余使,又專判度支、吏部三銓,淫縱不法,權(quán)傾內(nèi)外。十四載,安祿山以誅國忠為名叛亂,國忠隨玄宗西奔,至馬嵬驛,兵變被殺。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六
國忠。太真妃從祖兄。本名釗。元宗為改今名。因諸女弟得召。擢金吾兵曹參軍閑廄判官。累遷京兆尹兼兵部侍郎。自請領(lǐng)劍南節(jié)度。俄加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訪處置使。拜御史大夫。領(lǐng)吏部。代李林甫為右相。兼文部尚書集賢院大學(xué)士監(jiān)修國史崇元館大學(xué)士太清太微宮使。封魏國公。徙封衛(wèi)。冊拜司空。安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元宗幸蜀。國忠從。至馬嵬。兵士爭刃之。梟首以徇。
《漢語大詞典》:六井
又稱 錢塘 六井。即:相國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龜井、小方井。 唐 李泌 做 杭州 刺史時,因居民飲水苦惡,引 西湖 水而成。井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內(nèi),多已湮沒。新唐書·白居易傳:“﹝ 居易 ﹞為 杭州 刺史,始筑堤捍 錢塘湖 ,鐘洩其水,溉田千頃;復(fù)浚 李泌 六井,民賴其汲。”宋史·蘇軾傳:“﹝ 軾 ﹞后造堰牐,以為湖水畜洩之限,江潮不復(fù)入市。以餘力復(fù)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參閱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卷十三。
《漢語大詞典》:郢書(郢書)
郢 人夜書 燕 相國書,火不明,謂持燭者云:“舉燭”,因誤將“舉燭”書入。后因以“郢書”指訛誤的書信。 清 黃遵憲 《雜感》詩:“ 燕 相説 郢 書, 越 人戴章甫,多歧道益亡,舉燭乃筆誤。”參見“ 郢書燕説 ”。
分類:相國國書
《國語辭典》:郢書燕說(郢書燕說)  拼音:yǐng shū yān shuō
郢人在給燕相的信中誤寫「舉燭」二字,而燕相則解釋尚明、任賢之義。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后比喻穿鑿附會,扭曲原意。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濼陽消夏錄四》:「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書燕說,固未為無益?!挂沧鳌秆嗾f」。
分類:曲解原意
《漢語大詞典》:足谷翁(足穀翁)
唐 相國 韋宙 善于經(jīng)營,積谷如山,皇帝因稱其為“足穀翁”。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 唐 相國 韋公宙 ,善治生…… 咸通 初,除 廣州 節(jié)度使, 懿宗 以 番禺 珠翠之地,垂 貪泉 之戒。京兆從容奏對曰:‘ 江陵 荘積穀尚有七千堆,固無所貪?!?懿皇 曰:‘此可謂之“足穀翁”也?!焙笥靡灾父晃獭?清 岳鴻振 《鬻女謠》:“君不見城中足穀翁,銖錙較算何其工?!?清 吳振棫 《廠述》詩之四:“請看足穀翁,飢飯飽即眠。”
《漢語大詞典》:相璽(相璽)
相國的官印。史記·楚世家:“ 懷王 大悅,乃置相璽於 張儀 。”參見“ 相印 ”。
分類:相國官印
《國語辭典》:相印  拼音:xiāng yìn
1.互為印證。如:「書本知識要能與實際生活相印?!?br />2.彼此投合。如:「心心相印」。
《國語辭典》:相印  拼音:xiàng yìn
宰相的官印?!妒酚洝>砹?。蘇秦傳》:「且使我有雒陽負(fù)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唐。韓愈 桃林夜賀晉公詩:「手把命圭兼相印,一時重疊賞元功。」
《國語辭典》:活捉王魁  拼音:huó zhuō wáng kuí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王魁負(fù)桂英而娶韓相國之女,桂英憤而自縊海神廟,鬼魂至相府活捉王魁的故事。
《國語辭典》:言笑嘻怡  拼音:yán xiào xī yí
形容神情十分愉快。唐。劉禹錫〈代諸郎中祭王相國文〉:「曉下黃閤,車騎威遲。夕歸華堂,言笑嘻怡?!?/div>
《國語辭典》:推賢任人(推賢任人)  拼音:tuī xián rèn rén
推薦賢士,任用人才。唐。嚴(yán)郢〈駁太常擬故相國江陵尹謚議〉:「公踐臺衡,專以推賢任人為務(wù)?!?/div>
《國語辭典》:意切言盡(意切言盡)  拼音:yì qiè yán jìn
態(tài)度懇切,言辭詳盡。唐。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序〉:「自修遺表,初述感恩陳力之大義,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闕,意切言盡,神識不昏?!挂沧鳌敢馇修o盡」。
《漢語大詞典》:懷銀紆紫(懷銀紆紫)
指顯貴。銀,銀??;紫,紫綬。 漢 制,相國、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綬;秩二千石皆銀印。 漢 王充 論衡·命祿:“懷銀紆紫,未必 稷 契 之才。積金累玉,未必 陶朱 之智?!?/div>
《漢語大詞典》:假相國(假相國)
代理相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 以 尉文 封 廉頗 為 信平君 ,為假相國?!?/div>
分類:代理相國
《漢語大詞典》:金印紫綬(金印紫綬)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 魏 晉 以后,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span id="vsvokml"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jì)論》:“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币嘧鳌?金章紫綬 ”。晉書·輿服志:“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焙笥靡源父吖亠@爵。 唐 李白 《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選高班,每每東頭近圣顏?!?明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惟愿取黃卷青燈,及早換金章紫綬?!币嗍》Q“ 金紫 ”。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何可入踐常伯,超補(bǔ)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span id="twbnqzv" class="book">《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圣恩橫加,猥賜金紫?!?span id="cijvekw" class="book">《南史·江淹傳》:“卿年三十五,已為中書侍郎,才學(xué)如此,何憂不至尚書金紫?!?/div>
大相國寺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在河南開封縣治東北。齊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國。唐睿宗改為相國。宋至道二年重建。題寺額曰大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又遼使入覲訖。翌日詣寺燒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繼重修。明末為河水淤沒。清順治時重建。乾隆時重修。賜額古汴名藍(lán)。